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狄亚与希斯克利夫复仇行为之比较

美狄亚与希斯克利夫复仇行为之比较

摘要:美狄亚、希斯克利夫是外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形象,虽然他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身份地位也不同,但同样遭遇爱情被背叛的下场,选择的复仇方式同中有异,在某种程度上各自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关键词:美狄亚希斯克利夫复仇Abstract: Medea, Heathcliff is the famous characters, although they live in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status, but was betrayed love encountered the same fate, with the choice of revenge in a different way, To some extent has given us some of their inspiration.Key words:Medea Heathcliff Revenge美狄亚,是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度盛极而衰时期,民主倾向最强烈的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美狄亚》里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里的男主角。

两个人物形象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身份背景不同,却都遭遇被心爱人背叛的下场,选择的复仇方式同中有异,各自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一.社会背景古希腊文化与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化,因时代不同,内涵上有较大差异.古希腊时期,人们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喜欢冒险,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正是工业革命时期,注重强调贵族血统,重视金钱和门第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美狄亚》是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名剧,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制的国家,在罗马征服它以前,强权还没有成为统治国家的唯一手段,在政治上,他们主张民主;在精神上,他们崇拜英雄和力量;在文化上,他们认为只有写神话中的英雄或是有所为的人物,才能收到最大的悲剧效果,从公元前五世纪起,希腊戏剧就开始在西方繁荣了。

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作品都极具代表性,主题都是歌颂英雄,颂扬民主制。

但由于他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没有意识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社会制度本身才是最具悲剧性的,因此他们更不可能表现这种最深刻、最普遍的悲剧现象。

欧里庇得斯是在古希腊戏剧中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女人、同情女人遭遇的戏剧家。

他的戏剧《美狄亚》表面上看是美狄亚女性在抗争男性,本质上是在对整个男权社会的反抗。

《呼啸山庄》的故事约发生在1753—1803年,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世俗的等级观念到处横行,身份第一,金钱至上,人们的精神受到强烈的压制,人性被摧残扭曲。

两者相较, 希斯克利夫生活的时代,出身低下,没有教养的下层人士是被人鄙视的,希斯克利夫的社会地位注定了他的爱情是失败的,是当时社会所不能接纳的,所以凯瑟琳屈服于世俗社会,背叛了他们的爱情。

而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嗣后,整日生活在冰冷的仇恨和痛苦的思念中,直到再也承受不住,选择了不吃不喝自我折磨地死去。

相对而言,美狄亚要幸运的多,她为了个人的爱情而复仇是那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雅典国王埃勾斯承诺帮助美狄亚暗示了美狄亚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的激烈行为虽然残忍却是值得同情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面对如此情况也只能那样做,她能够在杀死公主和国王及两个儿子后,从容地乘龙车逃到异乡生活。

这就是两个时代背景,文化背景造成的两个复仇者不同的结局。

二、复仇过程美狄亚,本是科尔喀斯公主,对伊阿宋一见钟情,为了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她不惜杀死兄长,背叛了父亲,背叛了自己的家乡,帮助伊阿宋窃取了金羊毛而且还为他处死了杀父篡位的仇人。

然后随着伊阿宋来到希腊结婚。

他们在科任托斯过了几年幸福生活,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但这时候伊阿宋为了权利和地位却抛弃了她另娶科任托斯公主。

科任托斯的国王克瑞翁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决定驱除美狄亚和她的儿子出境。

伊阿宋的背叛和无情无义使美狄亚由爱生恨,采取了仇杀的方法。

她设下陷阱,用毒药毒死了公主,国王也因此而死。

为了“让他的心每天都痛如刀割”,美狄亚亲手杀死了两个儿子,最后乘着龙车逃离了科任托斯。

希斯克利夫,本是一弃儿,后被呼啸山庄的主人肖恩所收养.他自幼与肖恩的女儿凯瑟琳情投意合,而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却在其父去世后把他贬为下贱的奴仆.后来,当希斯克利夫得知凯瑟琳打算背叛他们的爱情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得加·林敦时,便愤然离开了呼啸山庄。

三年后,发了财的希斯克利夫怀着复仇之心归来,开始实施他对辛德雷和埃得加·林敦等人的报复计划.他经常出入画眉山庄,诱使埃得加·林敦的妹妹伊莎贝拉跟随他私奔,从精神上折磨埃得加·林敦,凯瑟琳在身心俱疲下死去,留下了一个女儿凯蒂. 希斯克利夫悲痛欲绝,但这只是让他更加变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人,一股破坏一切、摧毁一切的复仇的力量,他利用了辛德雷嗜酒爱赌的弱点,通过赌博夺走了他的财产.等到辛德雷死后, 呼啸山庄就落入了希斯克利夫的手中. 伊莎贝拉在英国南方去世后, 希斯克利夫强行领回了自己的儿子,为的是在第二代身上继续发泄他的仇恨.他统治着呼啸山庄,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将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教育成一个粗鲁愚昧无礼的人,为了骗取画眉山庄及其财产,他以自己的儿子快死为借口,骗取了小凯瑟琳的同情并以欺骗手段让他们成亲,以此攫取了画眉山庄的继承权.除此之外,他对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甚至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林敦,都极尽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之能事,直到他为了追求与凯瑟琳的超人世的爱而自绝人世。

就社会地位而言,美狄亚其实优于希斯克利夫,在科尔喀斯,男权没有统辖一切,女子仍有一定的地位与权利。

美狄亚不仅是公主,还是地狱女神赫卡忒神庙的女祭司,精通法术,是一位神奇的女子;而希斯克利夫,作为被恩肖捡回的弃儿,在家中毫无地位可言,尤其是恩肖死后,更是受到辛德雷百般羞辱,成了下等的奴仆。

就复仇能力而言,美狄亚精通法术,聪慧过人,狡猾机智,擅于赢得众人的同情心和怜憫心,有能力复仇,让背叛者伊阿宋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希斯克利夫,三年前虽然无报仇能力,但三年后,他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毅力成了一个有钱人,有能力进行报复行为了,让凯瑟琳受到身心煎熬。

就社会接受心理来看,美狄亚的复仇是反抗男权社会,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

这在当时,是可以被社会所认可的,而且美狄亚还得到了雅典国王埃勾斯的帮助,众人也同情她的遭遇,仆人甚至还催促她逃离,“快上船逃走吧!你的情敌和她的老父亲都已经死去了!”而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虽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抗争,然而他采取的那些报复手段,正是当年他的压迫者用来对付他的方式,因而削弱了他反抗的性质,不被众人所认同,他被称作“可怕的恶魔”,小凯瑟琳甚至当面对他说:“没有人爱你的——当你死去时,没有人会为你哭泣。

”从复仇心理来看,当年美狄亚为了爱情背叛了父兄,背叛了国家,如今丈夫却背叛了她,国王甚至要驱除她出境,面对这这一无情的命运,美狄亚由爱生恨,报复就成了她唯一的念头,使伊阿宋痛不欲生就成了她唯一的目标。

在美狄亚所处的时代,儿子对于父亲的意义,是作为父亲的生命、权力、荣耀、地位和财产的体现而存在,尤其是作为父亲生命血缘的一种延续而存在。

因此,在毒死伊阿宋的新婚妻子科任托斯公主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使伊阿宋在失去公主所代表的权力和地位之后,成为了一个无子的人,让他生不如死。

三年前,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因辛德雷的强制干预、林敦的介入和凯瑟琳的背叛而夭折,而这,造成了后来希斯克利夫一系列疯狂的报复行为。

他没有采取直接的报复手段,而是选择从精神上折磨凯瑟琳等人,恨意虽然没有使得他对凯瑟琳的爱意减少,但面对即将死去的凯瑟琳,他仍是不肯原谅,“你现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经多么残酷——残酷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瞧不起我呢……你爱过我——那么你有什么权利离开我呢?有什么权利——回答我——对林敦存在的那种可怜的幻想?因为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把我们分开,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我没有弄碎你的心,你的心—是你弄碎的,而在弄碎它的时候,你把我的心也弄碎了。

”凯瑟琳死后,他的复仇更加激进疯狂,同美狄亚一样,他也把复仇之手伸向了下一代,在精神上百般折磨他们,直到他再也忍受不了思念凯瑟琳的痛苦,放弃了复仇,不吃不喝自绝而亡.诸多因素导致了美狄亚与希斯克利夫选择的复仇方式同中有异,两者的复仇虽都是由爱生恨,同样报复在下一代身上,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美狄亚,遭到背叛后,耍尽心计计划报仇,毒死了国王和公主,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然后从容地乘龙车逃走,让伊阿宋独自活了下来,痛不欲生.她的复仇欲“获得了最充分的满足”,并对伊阿宋说:“我总算看到你的心被我绞痛,你再也不能对我冷笑了,我多么愉快呀!”而希斯克利夫他从复仇中得不到半点实质的满足和愉快,他的复仇行动是失败的,凯瑟琳死后,他沉浸在思念的痛苦中;他剥夺哈里顿受教育的权利,却发现小凯瑟琳在教他读书识字,并且他们开始相爱,希斯克利夫自己不得不承认:“对于我那些暴虐的所作所为,这不是一个滑稽的结局呢?”所以,他最后放弃了复仇,为了和凯瑟琳永远在一起,他选择了死亡。

三、启示美狄亚生活的时代,富于想象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尊严,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美狄亚从一开始就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遭背叛,她就对背叛者伊阿宋进行了强烈的报复,反抗着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她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悲剧,而是“表现文明冲突的社会悲剧”。

美狄亚悲剧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男性的个人价值实现被置于最高的地位,男性利益的实现常以牺牲女性个人利益为代价的。

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其完全独立的个人价值,长期被贬为男性的附属物。

因此,女性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其独立的个人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希斯克利夫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贫穷对立和上下人对立是社会流行的趋势,宣扬家族地位、金钱崇拜是当时社会的主流。

希斯克利夫的最初背景——弃儿身份就意味着悲剧,尽管他被养育在一个高贵而富有的家庭里,但他受不到丝毫的尊重,他改变不了自己的低贱的血统。

凯瑟琳,作为一名有钱人家的小姐,即使一直爱着希斯克利夫,也不可能与一个粗鲁的穷小子结婚,在社会世俗—金钱、地位面前,凯瑟琳屈服了,她选择了背叛。

爱与恨,背叛与被背叛,这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希斯克利夫的悲剧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以金钱地位至上的时代,仅靠个人的努力就想获得爱情,并被社会所承认,无异于白日做梦。

参考文献:[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