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第二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北京安达信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OO九年七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工程概况 (1)1.3 工程内容 (1)二施工前期工作 (3)2.1 技术准备 (3)2.2 现场准备 (3)2.3 材料、机具准备 (3)三劳动力及材料准备 (4)3.1 主要项目工程量 (4)3.2 劳动力计划 (4)3.3 主要施工工具计划 (4)3.4 主要材料计划 (4)四施工部署 (6)4.1 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6)4.2 施工现场条件 (6)4.3 施工组织 (6)4.4 施工部署原则 (6)4.5 组织协调 (7)五主要施工工艺 (8)5.1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 (8)5.2 面层M10砂浆加固 (10)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1)6.1 质量目标 (11)6.2 质量保证管理机构 (11)6.3 质量保证措施 (12)七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6)7.1 工期目标 (16)7.2 缩短工期的施工措施 (16)7.3 保证工期措施 (16)八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8)8.1 成立工地文明施工委员会 (18)8.2 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措施 (18)九安全保证措施 (20)9.1 安全管理方针 (20)9.2 安全生产目标 (20)9.3 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20)9.4 安全管理制度 (20)9.5 安全管理措施 (21)9.6 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21)9.7 现场消防保卫措施 (22)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石景山第二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图》,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5)(5)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6)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7)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98)(8)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2004)(9)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11)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 46-88)(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1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15)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1.2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石景山第二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工程地址: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
原建筑物于1991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3478m2;主体四层砖混结构。
本工程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内外墙采用抹水泥砂浆和粘贴碳纤维的加固方法,顶板采用粘贴碳纤维的加固方法。
1.3 工程内容本公司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需加固的砖墙内外两侧采用抹M10的水泥砂浆。
➢在抹完水泥砂浆的砖墙外,粘贴碳纤维,型号为200g/m2。
或300g/m2➢预制板底粘贴碳纤维加固,碳纤维为200g/m2二施工前期工作2.1 技术准备➢进场后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对原结构的各种控制线进行复测和校正工作,并对结构加固改造构件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配备本工程所需的各项质量标准、规范、工艺标准、图集等书籍,并组织各施工组进行岗前技术培训。
➢组织加固各组进行图纸自审,了解设计要求和应达到的技术条件,提出问题,在设计交底中解决。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甲方、会同监理共同解决。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以及施工难点重点细部作法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对各班组认真作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合理安排工期工序,以及劳动力和材料进场时间。
➢做好各种施工所用的物资材料的提料和加工工作,避免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的现象发生。
2.2 现场准备➢施工设备、各种机具按计划需用量运至操作地点。
➢安排公司工人及工长组成施工组,并明确分工。
➢与业主、总包协调解决施工中用水、用电问题。
➢与业主、总包协调材料码放和下料场地。
2.3 材料、机具准备➢编制材料、机具供应计划并及时上报公司,由物资部门负责配备。
准备进场,进场后技术组进行验收。
➢对常用机具应做到全面检修,易损零件做到配件齐全,进场后材料要有专人看管,设备要有专人维护。
三劳动力及材料准备3.1 主要项目工程量表3-1 主要项目工程量表3.2 劳动力计划表3-2 劳动力计划表注:上表中的人数需根据现场工程量及甲方要求的工期确定,原则为确保阶段性工期和总工期满足甲方要求。
3.3 主要施工工具计划表3-3 主要施工工具计划3.4 主要材料计划根据现场实际工程量,提前将主要材料备好运至现场,以确保加固工程的顺利进行。
表3-4 主要材料计划注:上表中的数量需根据现场工程量和产品包装确定。
四施工部署4.1 施工现场管理目标按照公司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北京市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规定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和工人操作面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北京市市级文明安全样板工地。
4.2 施工现场条件该工程位于石景山区,校外是大街,属于城市主要道路,交通便利。
本工程总包方可以提供现场仓库,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存放在现场仓库,需派专人保管和清洁。
4.3 施工组织图4-1 现场组织机构图4.4 施工部署原则➢满足合同要求的原则。
➢采用流水作业,保证施工管理程序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各施工阶段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
➢满足周围环境的要求(做到环保、不扰民)。
➢节约工程成本的原则。
4.5 组织协调4.5.1 施工前认真审图,发现图纸出现差错或不完整,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执行设计的图纸修改指令。
接受设计单位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和指导,保证设计意图正确实施。
4.5.2 参加业主召开的各项会议,接受业主对工程实施中的有关指令、意见和建议,确保工程和服务的质量。
配合业主完成需要我方协助完成的各项事宜。
4.5.3 接受质量监督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执行监督单位对工程施工的各种指令,及时反馈情况,加强工作联系与配合,确保质量监督工作顺序实施。
4.5.4 制订考察制度,根据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程序文件要求,对材料供货商进行考察,货比三家之后,经过综合评定,最终选定合格供货商。
五主要施工工艺5.1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1所示。
图5-1 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流程5.1.1 表面处理1)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由于本工程为预制楼板,该部分基材条件较好,视现场情况进行局部处理;2)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如果混凝土质量好,没有裂缝等现象,该部分工作也可省去;3)被粘贴的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应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4)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5.1.2 找平处理1)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2)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不应有棱角;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理成为光滑的圆弧,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3)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1.3 粘贴碳纤维布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2)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3)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4)粘结剂的固化,一般在正温下即可。
对于粘贴好的碳纤维布在24小时内,严禁扰动。
5.1.4 现场成品保护措施现场已施工完的成品应进行固化期保护,注意防尘、防水及预防人为破坏。
施工现场应派专人值班,防止人为破坏的发生,责任应落实到个人。
5.1.5 施工后品质检测1.目视检测检测标准:不能有间隙、缺脂区、波纹产生处理方法:间隙、缺脂区加补树脂;波纹磨平再重新贴附。
2.金属锤测试测试位置:施工区域全检检测标准;完工后三天,以金属锤轻敲,以检视碳纤维补强面是否有空鼓或含浸不良之现象处理方法:空鼓或含浸不良之区域以切割器拆除,再重新贴附(注意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若含浸不良面积达施作面积的1/5以上需全部拆去,重新粘贴。
5.2 面层M10砂浆加固5.2.1 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基层修补---钻孔冲刷---浇水湿润墙面---抹水泥砂浆---养护---进行下一道工序5.2.2 施工工艺1.清理基层去掉全部装饰、装修层,直至完全露出加固结构层,对于直接外露的混凝土构件,应该用角磨机或其他工具研磨,使之完全露出结构新面。
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也可以用高压水枪对施工面进行清洗,以免因灰尘存在降低砂浆的粘结力。
2.基层修补原墙面碱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1:3水泥砂浆抹面,已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
3.钻孔冲刷在墙面钻孔时,应按设计要求先划线碳纤维钉的位置,并用电钻打孔。
碳纤维钉孔直径宜为锚筋直径的2--2.5倍,其深度为150,碳纤维钉入孔后,应采用植筋胶填实。
4.抹M10砂浆➢抹砂浆前,必须提前24小时对加固构件进行浇水湿润,以减少砂浆在固化过程的水分流失,有利于砂浆的充分固化,使之达到设计强度值。
湿润用水水质达到混凝土或砂浆的用水要求。
➢抹砂浆时,应在墙面刷水泥浆一道,再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应超过15mm5.养护在聚砂浆涂抹完毕后12小时内,进行喷水养护,保证表面湿润即可。
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覆盖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质量检验砂浆涂抹质量检验评定可参照抹灰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6.1 质量目标认真贯彻公司的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从公司到项目经理部全面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坚决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6.2 质量保证管理机构6.2.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详见图6-1。
6.2.2 质量保证管理系统详见图6-2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框图。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完成。
图6-1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图6-2 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框图6.3 质量保证措施6.3.1 质量关键控制程序内容:详见图6-3。
图6-3 质量关键控制程序内容6.3.2 质量检查程序:详见图6-4。
6.3.3 预检、隐检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报送程序:详见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