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健林的小目标

王健林的小目标

王健林的小目标(换个角度看头条1)
在近期《鲁豫大咖一日行》的节目中,王健林因一句话爆红网络——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王健林接受采访的原话是,“很多年轻人,有自己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很快,这句话爆红网络,不少网友感叹:“做人就要脚踏实地,就像王健林说的,先定一个小目标。

”还有网友说道:“小目标还是要有滴,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嗯,今天周一,你的目标定好了吗?”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一些反响。

目前,这是网上最流行的段子。

这个段子在给广大老百姓带来欢乐和谈资的同时,也给王健林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些老实说,都是永远不会错的老生常谈;但是由于王健林说话不谨慎,成了这几天网络上一个流行段子。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谁不想做世界首富呢,其实,更普遍的现象,不是不想是不敢想。

王健林的这句话,之所以会成为网红,笔者认为,跟一个亿这个数字是有关系的。

鼓励年轻人要有目标的话多了,很多名人都说过这个话,为什么没有这么大的反应呢?显然,这里面大有“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其实,王健林是是很清楚社会现状的,现在很多人表现出来的是没有目标,没有追求。

他们贪玩、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让很多管理者很头疼。

笔者曾今跟许多这样的人有过深入的沟通,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心中非常想要,却见不到行动。

打个比方,就像手脚被捆住了一样。

真正的原因是,对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太多的恐惧。

这些其实跟很多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

这种情况更多的集中在90后和00后,甚至85后。

这些人从小生活的环境,更多的来至留守儿童家庭或者类留守儿童家庭。

为什么还有类留守儿童一说呢?他们虽然生活在父母身边,但父母早出晚归,同样很少得到父母的爱。

这是跟整个社会价值倾向有关系的。

80年代后期,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让更多的父母认为,挣到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才是多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

甚至还有些父母,自己也没长大,也贪玩。

同样不知道,怎么去承担父母的责任。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有很多的无助和无奈。

每天生活在对未来的期望和恐惧中,太多的想法,根本无法专注的工作和生活。

从诚信危机到信任危机,最终到信仰危机。

从小就受伤的孩子,自我认可度也是很低的。

当他们还不知道怎么爱自己的时候,就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

承担起生活的压力。

在一个个未能实现的计划目标下,承受着否定和自我否定的压力。

这时候,可能更有效的办法,比树立目标更有效的方法是接纳。

“存在即是合理”,从接纳自己开始,接纳环境开始。

把那些好高骛远的想法放下,踏踏实实地从每一个当下做起。

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每个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