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工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规划原理》历年试题

河北工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规划原理》历年试题

4.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6.Logit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2,建成区面积lOOkm2,现有道路总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km/km2。

9.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10.Webster延误公式的适用范围为饱和度取值在。

11.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网为对象、以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型。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交通规划2.期望线3.交通分布预测、4.交通方式划分5.系统最优原理(SO)四、简答题(共3题,1、3题6分,2题8分,共20分)1.汉森模型的特征2.聚类分析的优缺点5.交通流分配的作用五、计算题(共4题,1题6分,2题1 O分,3题1 4分,共30分)1.写出下列路网简图的邻接目录表2.假设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并用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页脚内容2D O123合计(万次)人口(万人)/(基年/规划年)1188.0/14.0 24518.0/28.0 3177.0/12.0合计1940218033.0/54.03.如图所示OD之间的交通量为q=3000辆,有两条路径A与B,路径A行驶时间与流量的关系为t a=10+0.01q a,路径B行驶时间与流量的关系为t b=15+0.009q b,试采用迭代加权法在路径A和B上分配该OD量,假设迭代次数N=4。

页脚内容3河北工程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交通规划原理(A卷)考试班级:交通工程2005考试时间:2008.5.13 标准制订人:飞哥一、选择题(共7 题,每空2分,共14分)1.D2.D3.B4.D5.A6.C7.A二、填空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6分)1.实际行驶时间(耗时),自由行驶(畅行)时间2. 就业数,住户人数3. 204. 道路网的连接度5. 发生交通量,吸引交通量6. 独立7. 发生,吸引8. 3.59. 随机10.00.6711. 交通流,交通控制与诱导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以下为答题要点:1.交通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2.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3.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的第二步,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4.交通方式划分:出行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服务等条件发生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页脚内容4页脚内容页脚内容6X=80/33*54=130.909 [万次/日] 1’(4)调整计算因为37.333+99.523+40.5=177.35738.66+90.476+46.5=175.643iiijoo=≠=∑∑故需调整。

根据总量控制法公式:O1‘= 31.5*130.909/130.643=31.564 [万次/日]O2‘= 70*130.909/130.643=70.143 [万次/日]O3‘= 29.143*130.909/130.643=29.202 [万次/日]D1‘= 33.250*130.909/131.472=33.108 [万次/日]D2‘= 62.222*130.909/131.472=61.956 [万次/日]D3‘= 36*130.909/131.472=35.846 [万次/日] 3’,结果错一个扣0.5’3.解:(无计算步骤,只列表结果正确给10分)初始状态:q a=q b=0,此时t a=10,t b=15 1’第一次迭代:N=1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3000,B 路径附加交通量F B=0 2’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1A=(1-)X0+F=(1-1)x 0+1 x 3000=3000,t a=10+0.01 x 3000=40 1’X1B=(1-)X0+F=(1-1)x 0+1 x0=0,t b=15+0.009 x0=15 1’第二次迭代:N=2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0,B 路径附加交通量F B=3000 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2A=(1-)X1A+F A=(1-1/2)x 3000+1/2 x 0=1500,t a=10+0.01 x 1500=25 1’X2A=(1-)X1B+F B=(1-1/2)x 0+1/2 x 3000=1500,t b=15+0.009 x1500=28.5 1’第三次迭代:N=3页脚内容7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3000,B 路径附加交通量F B=0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3A=(1-)X2A+F A=(1-1/3)x 1500+1/3 x 3000=2000,t a=10+0.01 x2000=30 1’X3A=(1-)X2B+F B=(1-1/3)x 1500+1/3 x 0=1000,t b=15+0.009 x1000=241’第四次迭代:N=4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0,B 路径附加交通量F B=3000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4A=(1-)X3A+F A=(1-1/4)x 2000+1/4 x 0=1500,t a=10+0.01 x 1500=251’X4A=(1-)X3B+F B=(1-1/4)x 1000+1/4 x 3000=1500,t b=15+0.009x1000=28.5 1’页脚内容8附件一: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格式模板页脚内容10A 无秩序B 区别性差C 易形成畸形交叉D 不能较好的满足地形4.双约束重力模型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 A iji ijj ji qO qD ==∑∑ B ij iijj jiq O qD =≠∑∑Cijiijj jiqO qD ≠=∑∑ D 全不是5. 在原单位法按不同出行目的分类预测时,上学出行交通量最好采用( )A 就业人口B 常住人口C 流动人口D 从业人口 6. Logit 模型的 IIA 特性是Logit 模型的( )点之一 A 弱 B 优 C 无法确定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出行2. 土地利用模型3. 道路网可达性4. 交通需求预测5. 径路四、简答题(共3题,1题6分,2题10分,3题5分,共21分)1.交通小区划分原则2.重力模型的优缺点3.理想路段阻抗函数的性质五、计算题(共3题,1题6分,2题14分,3题10分,共30分)1.假设小区3、4、5的交通出行吸引量分别为300、250、200,根据下表所示的小区间交通阻抗,计算小区1和2的可达性,设=1.2。

小区 3 4 5 1 12 15 18 2 2016252.试用Fratar方法求下表将来的出行分布交通量,设定收敛条件=3%。

现状OD表123合计(万次)117.07.0 4.028.027.038.0 6.051.03 4.0 5.017.026.0合计28.050.027.0105.0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123合计(万次)138.6291.9336.0合计39.390.336.9166.53. 在图所示的交通网络中,交通节点1、3、7、9 分别为A、B、C、D 4个交通区的作用点,路段上数字为该路段的交通阻抗,4个交通区的出行OD 矩阵如表,试采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分配该OD表。

D ODO页脚内容11DOA B C DA B C D500200500500页脚内容12页脚内容13页脚内容/2=页脚内容15页脚内容16由于1Oi F 和1Dj F 的误差均在 3% 之内,因此不需要继续迭代计算,得到最终O D 表3.解:(无计算步骤,只在图上表示结果正确给5分)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各起终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4’,错一个扣0.5’)A —B :1-2-3,d =4.20+4.20=8.4 A —D :1-4-5-6-9,d =4.2+1.96+1.96+4.2=12.32 B —A :3-2-1,d=4.2+4.2=8.4B —C :3-6-5-4-7,d=4.2+1.96+1.96+4.2=12.32 C —B :7-4-5-6-3,d=4.2+1.96+.19.6+4.2=12.32D —A :9-6-5-4-1,d=4.2+1.96+1.96+4.2=12.32根据全有全无分配法原则,所有交通量均分配在起终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上,故:各路段分配到的交通量如下: (3’,错一个扣0.5’) 1-2-3:2001-4-5-6-9:500 3-2-1:200 3-6-5-4-7:500 7-4-5-6-3:500 9-6-5-4-1:500最终分配结果见图:可以不已图形表示,结果正确即可 (3’,错一个扣0.5’)O/D1 23合计122.05210.9395.06438.058211.175 72.7778 9.356 93.3093 5.285 7.967 21.935 35.187合计38.51291.68436.358164.454图1四、选择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1. 一般来说,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人均出行数()A. 增加B.减少C. 不确定2. 非直线系数一般应小于()A.1.5 B 1.4 C.1.3 D1.23. Logit 模型的IIA 特性是否属于Logit 模型的弱点之一()A 否B是 C 不确定4. 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比,()估计选择概率大的径路,()推算选择概率小的径路A过大、过大B过大、过小C过小、过小D过小、过大5. 适合于拥挤交通网络的最佳交通流分配方法是:()A全由全无B多路径C容量限制6.交通分布预测的重力模型没有完整的OD表是否能确定模型参数()A 不能B能C无法确定7.在原单位法按不同出行目的分类预测时,上班出行量最好采用()A 就业人口B 常住人口C 流动人口D 从业人口8.已知两条路径的固定效益及其方差、协方差如下,则采用logit模型选择路径1的概率为()A 0.159B 0.881C 0.841D 0.119五、计算题(共3题,1题6分,2题10分,2题15分,共31分)(1)1221,(2)1012UMVNU⎡-⎤⎡⎤⎡⎤⎡⎤⎢⎥⎢⎥⎢⎥⎢⎥-⎣⎦⎣⎦⎣⎦⎣⎦页脚内容181.给出下列交通网络图的邻接矩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