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小细胞性
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
血涂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
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
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增高
3.慢性病性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
小细胞性,血清铁、
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可有溶血、脾脏肿大,
尿液颜色加深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的难治性贫血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
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低增生。
但有病态造血现象
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前者可
测及外周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后者可测及骨髓未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
4.急性白血病(AL):特别是白细胞减少和低增生性AL,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
周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
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幼)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5.恶性组织细胞病:常有非感染性高热,进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出血
较重,全血细胞减少。
多部位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反应缺铁最敏感的指标是:血清铁蛋白
缺铁首先表现为骨髓幼红细胞外铁消失
缺铁性贫血治疗目标是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即有正常的铁储备
首选脾切除治疗的溶血性贫血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出血倾向最明显的急性白血病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