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医疗大楼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医疗大楼

城市建筑|设计作品|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Works of Design
作者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济南 · 250001)收稿日期:2011-03-28
绿色医院的设计理念
1.布局尊重可持续发展原则
医院规划采用集中式布局,既能节约用地,又可缩短医疗流程,加强各医疗功能部分之间的联系,方便医患;建筑垂直发展,降低了建筑密度,提高了绿化率,提升了环境质量;绿化具有调温、调湿、防风、防尘、降噪、供氧、修身养性及美化环境等诸多生态效益。

2.适宜的朝向和组合形式
建筑形体选取合理的朝向和组合形式,有利于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医疗大楼
■ 杨曙光 张亦敏 ■ Yang Shuguang Zhang Yimin
Healthcare Building of Chanche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Foshan, China
主要业务用房的通风、采光及主导风向的有效利用,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3.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便捷有序的院区流线医院功能分区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各功能之间的联系是否顺畅,进而影响整个医院的效率。

院区流线设计既要体现便捷和高效,也应体现医患、洁污、动静等不同流线之间的有序分隔,避免相互干扰。

4.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
新建医疗建筑应融入原有建筑环境和文脉,与已有建筑有机整合,从而完善医疗功能,缩短医疗流程,实现1+1>2的效果。

在院区规划中体现各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好医疗区中门诊、医
技、病房各部分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关系。

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环保
外围护结构设计采用节能建材、立体绿化、双层幕墙、电子遮阳、室外环境计算机感应设备、陶板节能外墙等新技术,针对不同的朝向、不同的功能需要,以节能技术为手段,为医患创造出舒适、健康的医疗环境。

6.健康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室内物理环境以自然通风、采光为主,减少人工环境控制;适度装修,减少室内污染。

体现人性化特点,创造病人的温馨家园。

充分进行建筑室内外绿化,包括屋顶、内院、建筑周边、室外阳台等;充分利用大厅、候诊厅、走廊等公共空间,合理选
1 禅城区中心医院整体鸟瞰
择植物品种进行绿化。

既改善室内环境,又有利于调节病人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康复。

绿色医院的设计实践
1.项目概况
禅城区中心医院,现有床位400床,本次项目主要是新建7万m2的医疗大楼,同时结合医疗大楼的建设,进行全院医疗功能的整合。

新建医疗大楼功能包括门诊、医技及病房床位近700床。

院区基地东侧为住宅区,北侧、西侧及南侧均为城市干道。

北侧为三友中路,宜布置院区供应入口及污物出口;西侧为江湾路;南临三友南路,且面向城市绿地——石湾文化广场,环境优美,适合设置院区主入口。

2.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有机整合、强化联系——采用集中式布局,降低建筑密度,提高联系效率和环境质量。

将门诊医技部分布置在院区中心,以步行广场、医疗街和连廊等立体交通与院区原有建筑相连,包括原病房楼和原门诊楼,实现了院内医疗功能区的整合,缩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

后勤供应部可通过连廊及医疗街与各部门相联系,简洁而紧密。

立体分布、各行其道——在流线设计中,以简
捷、互不干扰为出发点,使各条流线既有联系,又
避免干扰。

在院区东侧、西侧各增设一条道路,使
院内医疗区形成新的环形车行道路系统,串联各功
能单元,实现医疗区人车分流。

在前区入口广场设
置环岛,对车流进行引导,分流清晰、快捷;院区
中部医疗核心区均为人行步道系统。

新建医疗大楼
与老门诊楼、北侧老病房楼及二期老年康复楼均为
两层立体连接,联系更加紧密。

禅意空间、动静有序——在院区设3处集中绿
地和广场,即入口广场、步行水景广场和休闲水景
绿化广场。

入口广场面对南向道路及广场,开敞舒
展,便于布置院区主入口及探视入口,满足大量人
流、车流的疏散要求,以交通为主。

步行水景广场
通过新建医疗大楼、原门诊楼和病房楼的空间围合,
加上新楼与旧门诊楼之间4层高的绿化采光屋面,
围合成一处半开敞的特色空间,包括绿化、水景、小
品、硬地,充分满足病员休憩、步行交通等多种需
要。

休闲水景绿化广场由北侧新建综合楼与二期老
年病房楼和老病房楼三者围合而成,形成安静、舒
适的病员休闲广场。

入口广场和休闲水景绿化广场
通过步行水景广场加以联系,形成由动到静、由外
到内的转换,最终达到空间流动、欲扬先抑、小中
见大的禅意空间效果。

承前启后、统筹考虑在新征地北侧规划二期老
年康复楼,作为医疗区的预留发展用房,通过地面
及地下将其与医疗大楼联系。

3.单体建筑设计理念
融合提升、和谐共存——新建医疗大楼充分体
现对环境的尊重,将20层主楼靠近用地的西南侧,
拉开与院内原有建筑的距离。

同时大楼高层部分直
接落地,在广场的衬托下更加挺拔、醒目,为城市
景观作出贡献。

通过医疗大楼与老门诊之间4层高
的绿化采光屋面,以及北侧与老病房之间的连廊,
最终形成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医疗建筑综合体,提升
了医院的环境质量。

医患分离、互不干扰——在门诊医技部分的设
计中,采用一街一廊的结构布局,体现“医患分离”
的理念。

一街指医疗大楼医疗街,对外,通过医疗
街与急诊楼、老病房楼紧密联系;对内,通过医疗
街串联起各功能模块;结构清晰,标识明确。

医疗
街东接共享大厅,通风、采光良好,视野开阔。


疗街上设置了各种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垂直交通、
城市建筑|设计作品|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Works of Design
4 带有屋顶采光的室内广场
分层收费、咖啡茶座、超市、卫生间等设施,方便
患者,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廊指医疗大楼医护
走廊,医护走廊是医护人员的专用通道,将医疗单
元与医护人员专用房间分隔。

医护走廊上设置了医护人员专用电梯、医护人员休息区、卫生间等设施。

在标准护理单元的设计中,采用了医患分流的模式。

普通病房区、医护办公区、VIP高级病房区,分区明确,由各自独立交通进入,清晰合理,互不干扰。

护士站处于核心,护理路线短捷、顺畅。

生态建筑、绿色医院——本设计以绿色医院、生态建筑为设计目标,力求为医患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环境,同时节约运行成本。

在建筑外围设计中,新建医疗大楼和老门诊楼之间设置步行水景广场,以绿化、流水为主,与入口广场及院内休闲广场相呼应,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

在门诊医技部分的设计中,4个相邻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设置了3个内庭院。

绿化丰富的内庭院不但解决了通风、采光的问题,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

楼梯间、电梯厅、候诊区、收费厅等人员较为集中、停驻时间较长的空间,均有直接面向室外的区域,通风、采光良好,面对庭院绿化,景观宜人。

同时,在五层的室外平台以及五层的屋面,设置了2处室外绿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医疗大楼
建设地点:佛山市禅城区石湾三友南路
业 主: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用地面积:2.88hm2
建筑面积:70 000m2
建筑层数:20层
门诊人数:3 000人/日
手术室数量:16间
病床数量:700床
病房数量:270间
项目负责人:杨曙光
建筑专业:张亦敏
结构专业:黄茹
设备专业:桑海龙
设计时间:2010年
建成时间:预计2012年竣工
图纸版权: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化。

特别是五层的室外平台,与医疗街相通,屋面
通过绿化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空间,有充足的南向
阳光,面向石湾文化广场良好的景观,为院区增添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病房部分的设计中,每层设
计了2处错台式布置的空中花园,为患者恢复提供
了良好的休养环境。

在护理单元内,病房以南向布
置为主,面对城市广场,走廊贯通,通风良好,日
照充足。

生于斯、长于斯——外墙选用陶土板幕墙,材
料环保,耐久性好,是新型绿色建材。

陶土是原始
的天然材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又经过了现代设
计,是传统原料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也是对其
地域性和传统文化渊源的尊重,与佛山陶瓷城的文
化内涵相呼应,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在院内其他
建筑的改造中,以新建筑的表现手法为基调,延续
原有建筑的形体特征,力求和谐统一而不失原有建
筑特色,形成具有内力的整体效果,从周边环境中
脱颖而出,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禅城区中心医院医疗大楼项目是我们按绿色医
院的设计理念进行的设计实践,项目已开始施工,
实际效果还有待检验。

设计中感到新的节能建筑技
术和新型建材还有待完善,但我们坚信绿色建筑的
方向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2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