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口语选修课的教学探索华 瑶(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摘要】本文对于如何上好英语口语选修课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使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相结合,去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化背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平衡英语的准确度和流畅度,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英语思维;流畅;准确【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09-112一、引言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英语教育的不断深入,加之中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
最大化的提升大学生普遍的口语水平,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外语教师教学的重点。
大学口语选修课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
如何上好口语选修课,是口语选修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背景目前很多大学的英语口语选修课都是由外教来上的。
外教的优势在于拥有地道的语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
由于中外教学方式的差异,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但是,因为学生的口语水平不是很高,他们的劣势在于,很多外教并不懂中文和中国的文化,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学生一些输出的语言和了解学生在这些语言输出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不能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解决学生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开设口语选修课的国内教师应该发掘和把握自身的双语优势,更好地整合资源,找到学生的水平、需求和教师教学方式更好的契合点。
笔者在2008年度开设了大学英语口语选修课,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国内教师的自身的双语优势加之他们探索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状况的深入了解,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口语选修课的质量。
本文总结了几种能提高口语选修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方法。
三、几种有助于提高口语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一)英语口语选修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目前,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英语问题是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在英语语言的输出方面受母语的影响非常大。
他们的单词量可能很大,但是每每却不能正确地运用在恰当的情境里,组织的语句又有明显的中文痕迹。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对英语语言文化没有了解,接触真实语言环境的机会比较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展示英语国家各个方面场景的图片以及一些其他的资料,向学生介绍英语的背景文化,以及在一定的场景下,可以使用的语言结构,词语的选择,习惯用语和俚语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和它们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其次,教师要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设置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
在介绍文化之后,老师可以模拟相似的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复述、对话及表演等活动,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下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摆脱汉语模式的影响。
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教师应该使用最新的音频、视频、文字材料,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语言形式。
学生应该了解传统的语言文化背景,同时也应该了解最新的语言文化。
语言是在人们的应用中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的,有些过去常用的词、句子和表达方式的用法,在现在的英语国家已经很少用了,如果学生再花很大的力气学着说这样的语言,就会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教师应该关注英语语言的新变化和用法,注意更新自己的教学材料,提供给学生更新更地道的语言材料。
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英语运用,养成时时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一些中英文语言形式结构差异比较大的语句,498 英语教学研究教师不仅仅需要解释它们的意思、分析结构和应用的语境,更需要将它们设为学生练习的重点。
比如,对“掌握计算机的技术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这句话来说,英文却会先说“重要”,再说“对学生来说”,最后再说“计算机技术”:It 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master computer skills.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反复对比练习,学生就能逐渐地了解到英语语言的说话习惯和方式,并在练习中使之成为本能的自然的语言输出形式,逐步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二)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学习结合起来,参与和指导学生合作式和独立式的口语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环境。
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多让学生听一些地道的语言。
口语课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输出的过程,而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的过程。
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就没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不能更好地输出。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
在课堂活动的设置中,教师首要考虑的就是活动是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是课堂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
学生会愿意对和自己相关的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更愿意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再次,教师要参与到每个组的活动中来,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了解每个人具体运用语言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及时地纠正,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今的大学生急于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又苦于除了教室之外,没有合适的练习口语的对象和环境。
对于这种情况,除了课堂活动,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课下布置一些合作式的口语任务,如表演话剧、辩论等,并与课堂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上课时进行成果的展示和并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评价。
这样,学生既需要课下花时间去商量、去分工,努力练习和完善自己需要做的语言任务,也需要集体合作配合,将整个任务搬到课堂上来展示。
这使得学生的口语练习不再没有方向,不知如何练习,而更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经过笔者对本校一些英语课堂的观察以及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一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较差,时常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给的合作式语言练习任务。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小组,并且开展一些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拓展游戏,让他们彼此熟悉和学会互相配合。
其次,在开始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任务,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再次,教师对每位学生各自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或者和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
最后,在进入课堂展示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整体的合作效果进行分析,分别指出小组和个人完成任务时的优缺点,并帮助他们制定改进的方案,使学生能够整体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对口语比较差的同学的独立口语练习的部分予以关注,及时解答学生对语言应用方面的困惑和疑问。
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下学习结合起来,并对学生合作式和独立式的口语练习进行全面的指导,才能真正的解决学生的口语问题,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平衡口语的流畅程度和准确程度,逐渐使二者达到统一和提高。
流畅度是指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学生输出语言的速度和数量。
准确度是指学生在指定的语境下能够正确地应用语言,发出标准的语音,表达完整的意思。
在口语练习的时候,学生可能经常出现由于只顾及到语言的流畅,从而导致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或注意了准确,又无法流畅的问题。
不同学生的口语水平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口语练习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对于没有多少英语口语基础的学生,教师既需要对他们进行口语基本功的训练,如发音、词汇及语句的反复练习等,也需要增加可理解性英语语言的输入,让他们更加熟悉语言的应用形式。
在这里,教师应该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语言的准确度,尤其是正确的发音。
能够拥有准确和地道语音的学生,会在英语口语交流中更有自信,更愿意开口说话。
同时,教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多多开口说话,通过小组对话或者个人演讲等方式增加他们说英语的机会。
这时,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多说去获得一种语感,为流畅地表达做准备,所以最好不要频繁地纠正学生的每一个错误,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是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出现较多的类似错误进行集体订正和说明。
同时,重要的是,教师还应该给予499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2009年) 这些没有多少英语口语基础的学生最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等。
当学生的口语有了一定基础的时候,在进行课堂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评估的标准。
如果教师认为学生语言准确度急需提高的话,那么在活动和任务中可以对学生的流畅程度不做硬性要求。
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口语流畅能力需要提升的话,就不要对准确度做太高的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让他们讲故事、表演情景剧等形式来进一步锻炼他们在情景中流畅表达的能力,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考察他们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指出他们主要的表达错误和反复出现的错误。
这样,学生可以在逐渐和反复的练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
四、结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一种普遍需求,大学英语口语选修课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互动,传递英语文化,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准确度和流畅度的平台。
教师应该对课程进行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口语教学与时代接轨,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1]Kagan,S.Cooperative learning:Resources for teachers[M].SanJuan Capistrano,CA:Resources for Teachers, 1989.[2]林莉兰.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与研究[J].外语界,No.5,2008.[3]马建桂,赵翠华,王檬檬.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培训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2No.5Oct.,2007.[4]朱晓申.英语合作学习策略于网络自主学习方法交互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7.12.20.【作者简介】华瑶(1982年———)女,河北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应用语言学。
(上接第497页)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中。
教学情境的设置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应用多媒体全方位建立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完善教学评估 传统教学中,教学效果主要靠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观察,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
因此,我们要加强PBL教学模式的研究,逐步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
PBL教学模式通过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之中,使各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
笔者认为,应用PBL教学模式对讲授心脏外科学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1]纪晓慧.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3):104.[2]Hoffman K,Hosokawa M,Blake R Jr,et al.P roblemy f xU y f M S f M[]M,6()665[3]T,S,W,T ff flem-based lear ning on students'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2006(26):430-438.[4]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104-105.[5]陶磊.病例讨论在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92.[6]张伟辉,薄红,刘连新,等.加强普通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7(2):68-69.[7]Hiroaki katsuragi,Adding pro 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s toa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curriculum:a pilot study in a dentalscho ol[J].O dontol ogy,2005(93):80-85.[8]Chegwidden,A problem-based learning pathway formedical students:improving the proces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J].Annals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 2006(35):642-646.[9]陈洪,农晓琳.医学中英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广西医科大学学报,6,(3)5【作者简介】许尚栋(年———),男,浙江省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研究方向成人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