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 作业题

发展经济学 作业题

南省委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发展经济学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经济发展是:( D)A.经济增长 B.财富的增加 C.经济运行 D、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2、发展经济学是(C):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科学3、经济增长是指( A):A、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B.前期的GNP比后期增加 C.包含物价上涨的财富增加 D.后期的资本要素比前期增加4、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 ):A.原始社会阶段 B.后工业社会阶段 C.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 D.游牧社会阶段5、人力资本主要是由( A ):A.受教育期间所支付的费用和因受教育放弃的收入等投资形成的价值 B.受教育期间放弃收入形成的价值 C.学前生活费用形成的价值 D,上一代人遗传形成的价值6、一个国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大部分劳动力就业于(A):A.中小企业 B,大中企业 C.大企业D.跨国公司7、罗斯托认为.资本要素在(A):A.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非常重要 B.经济发展的后期非常重要 C、经济发展全过程都很重要 D.后工业社会非常重要8、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认为(C):A.技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B.劳动力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c.资本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 D.信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9、可持续发展是指(B):A.当代人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B.当代人不以下一代人朝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C、上代人以当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D.资本不断增加的发展10、城市化因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C):A.给草原、森林、耕地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B.人们更愿意多生育孩子,比农村增加了更多的人口 C.减轻了大面积生态、环境的压力,井相对抑制了人口的增长 D.人们更愿意使用成本较低的森林、煤炭和其它生物植被资源作为能源消黄来源11、技术革命(B):A.不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D.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C、推动产业结构完善 D.抑制消费结构变化1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 D):A.产品贡献 B.市场贡献C.要素贡献 D.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13、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是指(B):A.落后的第三产业与现代工业并存 B.传统的农业经济与现代的工业经济并存 C、落后的城市工业经济与现代的农业经济并存 D.现代的手工业与落后的机器工业并存14、关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结构的选择( A):A.要大量引进适用的中间技术 B.要大量引进尖端技术 C、主要靠技术创新D.主要靠自力更生15、工业化指( D):A.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B.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c.科技现代化 D.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16、平衡增长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指(A):A.各产业部门均衡投资、齐头并进、平衡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B.先投资主导部门,由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C.先投资基础产业部门,再投资加工产业部门的工业化战略 D.先投资加工工业,再投资基础设施的工业化战略17、二元结构理论是(D):A.西方经济学家在19世纪提出来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来的 C、苏联经济学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提出来的 D.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来的18、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霍夫曼比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A):A.不断下降 B,不断上升 C,趋于稳定 D.保持不变19、从空间上讲,经济发展是( C ):A.人口在地理上分散的过程B.人口在地理上先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C、人口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 D.人口既不集中也不分散的过程20、从工业的投入产出看(B):A.农村效益高 B.城市效益高c.农村相对成本小 D.城市相对成本大21、发展极理论是强调资源配置应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产业部门,井由此带动其他经济部门成长的发展理论。

它的提出者是( C):A.熊彼特 B.弗农 C.佩鲁 D.托达罗22、产业在地区间的梯度转移的动因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贸易的市场机制,核心的是(C):A.土地的价格变动 B.劳动力的价格变动 C、土地和劳动力的价格变动 D.资源价格变动23、进口替代工业化是指(C):A.建立工业体系,出口制造产品B、发展农业,出口农业产品 C.建立工业体系,生产替代从国外进口的产品 D.建立出口型工业,进口农业产品24、关税是指(A ):A.对进口产品所征的税收 D.对国内产品所征的税收巳对在国内工作的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D.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增值税25、汇率是(C ):A.单位黄金与货币价格的比率 B.利息率c.一国货币单位与另一国货币单位的兑换率 D.接到汇款的时间长短26、外商直接投资是指( D ):A.借钱给发展中国家 B.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 D.直接到另一国家投资办企业一、单项选择27、就经济体制而言,如果决策主要是在组织的低层次作出,这种经济体制属于(A ):A.分权制 D.立宪制 C.集权制 D.议会制28、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

下面不属于正式约束的是( D ):A.宪法 B.特殊的细则 C.个别契约D.道德观点29、内源发展沦,是强调内源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 B ):A.以发展规律为中心 D.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C.以发展内容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为中心 D.以发展的实践性为中心30、针对“政府缺陷”的市场化改革,其基本内容是(A ):A.建立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 B.使政府能够以程序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式参与调控市场运行 C、使市场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或基本性的作用 D.努力避免政府行为对市场本身正常运行机制的损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经济发展是( AB ):A、工业化过程 B、城市化过程 C.农村化过程 D.手工业发展过程2、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ABCD ):A.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结构 B、二元结构 C、农轻重结构D.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3、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 ABD ):A、古典经济学 B、新古典经济学 C.新兴古典经济学 D、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8、工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过程所包含的阶段有( ABCD ):A.同农业关系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资料发展阶段 B.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c.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D.工业结构向集约化发展的阶段19、从经济学上讲,吸引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机制有(AC ):A.收人水平差距 B.文化娱乐差距 C、就业机会多少 D.能改变社会身份20、不同的分工形成不同的生产行业,而不同生产行业之间的产品要进行交换,需要有交易成本,主要包括(ABC ):A.信息搜寻费用 B.协商谈判费用 C、交通运输费用 D.产品的生产费用21、发展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C ):A.技术的创新与扩散 B.技术的引进和创新c.资本的集中与输出 D.资本的引进和聚集22、佩鲁提出的发展极至少需要三个形成条件,它们是( ABC ):A.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B.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C.需要适当的周围环境 D.需要外部经济23、主张发达国家和发屉中国家之间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 ACD ):A,斯密 B.普雷维什 C.李嘉图 D.俄林24、和进口替代战略相比较,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能够发挥的效应包括( ABCD ):A.资源配置优化效应 B.刨汇效应C、就业和收入效应 D.激励效应25、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关税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ABD ):A.保护国内幼稚工业的作用 B.限制非必需品的进口,节约外汇C、以限制进口的方式来扩大出口 D。

引导外资对国内替代工业的投资26、发展中国家高估汇率的原因分别是( ABCD ):A.通货膨胀B.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容易使汇率估值过高C、为了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D.固定汇率制度27、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ABD ):A.非正式约束 B.正式约束 C.制度理念 D.制度实施机制28、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和诱因是( ABCD ):A.规模经济 B.外部性 C.克服对风险的厌恶 D.克服市场失败和促进不完全市场的发展29、将财产所有权在法律上加以确认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少可以起到的作用有(BCD ):A.有利于实现公平,促进法律体制改革 B.有利于吸引投资者以财产作价投资 C.有利于建立较为完善的财产交易市场 D.有利于财产安全、处理财产纠纷30、发展中国家政府往往对经济干预过度,要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主要针对( ABC ):A.“政府负效应”问题 H.“政府无能”问题 C.“政府缺陷”问题 D.“政府效率”问题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从历史和现实经济增长过程来看,资本与劳动之比存在着提高的趋势,即确实存在资本深化的趋势。

√2、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x3、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

x4、人口密度不断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

√5、人们到城市后,都愿意多生育子女。

x6、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7、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技术的推动作用大于资本推动的作用。

x8、资本来自于消费。

x9、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机会成奉的提高是抑制家庭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原因。

√10、空间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生活和生产形式,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方式,才是减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最好形式。

√1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相当数量的资本积累来自于农业。

√12、工业化与技术变革无关。

x13、就当代而论,现代化农业是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的农业,以石抽农业为标志。

√14、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具有相当大的不经济性。

√15、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措施是关税保护进口配额、汇率高估和外汇管制。

x16、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易受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影响,产生示范效应,消费早熟,更易使其最低食物需求曲线斜率降低。

x17、平衡增长论过分夸大了资本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8、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来看,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是标准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19、聚集经济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

x20、在农村中发展工业要比在城市中发展工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好。

x21、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时如果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丧失,它的发展就会相应停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