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社区管理承担着城市社会服务的责任,提供多种形式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深入和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才才能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城市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本文简要分析探讨了目前社区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宜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市社区;现状;服务管理;对策
城市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人所构成社会生活共同体。

其有着人口密度和规模大、人际组成复杂、生活方式各异,经济活动集中等特点。

城市因其天然优势为居民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城市社区飞速发展起来。

同时,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辐射与扩散不断推动临近社区发展,形成各异的城市社区生活网络。

因此城市社区管理只有通过创新,自身变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建立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

一、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我国社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就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区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在大多数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着,社区管理主体单一,政府组织通过一层层行政命令控制着社区所有公共资源,主要表现为行政主导、行政干预过多。

在社区建设中,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应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福利、保障以及社区文化、自治、环境、安全等方面,把政府职责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还残留着传统体制的政社不分,政府职能和社会组织职能混淆不清,导致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缓慢,社会组织很难成长。

尤其是城市基层政府组织在体制改革方面没有任何积极性,只是做做过场而已。

(二)社区成员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社区自治中有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政府职能转不够,仍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

这样一来,社区自治组织成了政府办事的腿,又无暇顾及社区自治事务,本质工作职责难以落实开展。

二是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公共热情不高,也就影响到了推进社区自治工作。

对于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来说,他们所参与的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由政府设计特定的任务。

由于参与渠道受到阻碍,社区成员也就无法参与到社区管理中,造成其社区归属感很弱。

(三)社区服务内容贫乏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服务主体单一、服务内容贫乏。

一个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应该是服务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基层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区专业服务组织,还要有社区志愿者组织、中介组织及其他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会更加强烈,对其服务功能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

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门类较为齐全的服务。

但由于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受到资源限制,整体实力不强,很难有效的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二、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责的转变,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是必需的,也是解决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面临问题的客观需要。

在现有社会体制基础上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吸收社会力量,构建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多元治理
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中,政府应转变职能,做到政社分开理顺与社区的关系,有效协调政府行政和社区民主自治。

明确街道、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不推给社区。

城市基层政府组织从行政职能中将涉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性服务工作剥离出来,按照权责合一、费事合一的原则移交给社区,淡化社区管理的行政成份。

同时社区自治组也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真正的承担起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责任。

最后还要扶持鼓励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完善城市社区自治,促进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委会应重视对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的引导上,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

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坚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居民的参与会直接影响到社区管理的建设,首先要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疏通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做到社区事务的民主协商。

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引入社区中介组织,将更加有利于沟通,整合各方利益,促进居民的积极性。

(三)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使服务主体多元化是完善当前社区服务首要任务,特别是社区志愿者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

给予非政府组织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如资金、场地、项目、税收等方面优惠或补贴,如此才增加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在社区服务中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同时应着重放在引导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帮助社区困难群体等公益性活动。

(四)加强社区文化和管理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服务事业发展
应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社区先进文化,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时应放眼未来,不能为短期效益,更不能把社区文化活动作为应付检查的玩偶。

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居民参与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

有效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资源,加大力度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最后注重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选聘,实现社会公开招考,扩大对社区工作者的选择范围。

也可以推行居民直选,把社区内优秀人才选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社区文化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薛新弟.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8.
[2] 王翀.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
[3] 李麟. 我国社区管理创新路径探讨[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
[4] 许淑萍,孟范利.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问题研究[J]. 北方经贸,2012,02:24+26.
[5] 罗光华.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
[6]赵作伟.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现状及思考[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9,03:15-16.
[7] 吴燕民.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