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doc 20页)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doc 20页)

2002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03-04-10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一、概况
截止2002年四季度,全国有89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

这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 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7个城市,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7个百分点。

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89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期有效数。

2002年,89个城市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力累计858.6万人次,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677.8万人次,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约为0.79。

(见表1)
表1.供求总体情况
2002年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从全年总体状况看
2002年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为0.79。

分季度看,其求人倍率从2001年一季度的0.65升至2002年四季度的0.89。

综合2001、2002两年的数据,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总体状况趋于缓和。

(见图1)
分产业需求
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

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则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分行业需求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占据主体,与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个百分点,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

分用人单位需求
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

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

分职业(大类)类别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0.85和0.7。

分求职人员类别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是求职主体。

与2001年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增长了8.8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

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分性别,从对劳动力的需求看,72.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略高于女性。

分年龄,16-34岁的劳动者即是需求主体又是主要的求职群体。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要明显缓和于其他年龄组,尤其2002年一季度以来基本呈现逐季缓和的态势;而45岁以上年龄组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则相对紧张。

分文化程度,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高中文化程度。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以外,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

分技术等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基本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术等级的要求相匹配。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处于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的状况,相对而言,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求职者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要低于其他求职者,求人倍率相对较高的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二、分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
从需求总量看,2002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27.3%和70.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已经形成。

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则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见表2)
分季度看,第一、二、三产业的需求结构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需求一直保持在70%左右;第一产业则保持在3%以下;第二产业各季度的变动稍大,需求所占比重2002年略有上升(见图2)。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
(%)
与上年相比需求变化(%)
第一
产业
128395 1.9%+0.1
从行业需求看,2002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2.4%、21.7%和19.8%,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的73.9%。

与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2个百分点,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增长了2.3个百分点(见表3)。

分季度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比重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02年四季度与2001年一季度相比,三大行业合计需求比重增长12.2个百分点,其中,社会服务业增长幅度较大,增长了近7个百分点。

(见图3)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06
737
1.6%-1.1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
团体
566
00
0.8%+0.2
其他行业
260
463
3.8%-6.9
合计
677
7898
100%/
三、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1.9%,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7.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仅占12.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见表4)。

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见图4)。

表4. 按经济类型分组的需求人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