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月考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a:40 Mg:24 Cu:64 Fe:561 2 3 4 5 6 7 8 9 1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在下列表中。
1.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蜡烛制取炭黑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C.自制汽水D.鸡蛋壳加入食醋中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加热液体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桔子D.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4.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5.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A.NO B.NO2C.N2 D.N2O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B.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7.2011年2月20日某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
经检测,该市自来水厂的水源受到某化工厂排放的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如苯酚就属于酚类化合物,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化学式为C6H6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酚属于有机物B.苯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6:1 C.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6% 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g8.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长久未通风的地窖时要做灯火实验B.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C.用食醋浸泡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D.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9.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明显变化;把Z金属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Y>X>ZB.X>Z>YC.Y>Z>XD. Z>Y>X10.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序号X Y①水食盐②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③稀硫酸镁粉④硫酸铜溶液铁粉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1) 3个铝离子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A.氧气B.氮气C.生石灰D.熟石灰E.明矾F.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 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2) 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3) 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4) 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__________。
13. 无土栽培的植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料和水分。
栽培番茄的某种营养液中含有Ca(NO3)2、KNO3、NH4H2PO4三种物质。
⑴上述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写一种即可)。
⑵NH4H2PO4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原因是。
14.用一种试剂及相关操作就可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该试剂的化学式(试剂是溶液的,仅需写出溶质的化学式):(1)CaCl2(CaO)____ ____ (2) NaOH(Na2CO3)_______ _15. 井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如果想知道某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_检验。
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
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A2B2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
某耐火材料是由Mg, O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7.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工厂常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
(3)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以减轻病痛。
18.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什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19.右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 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得分评卷人20. 为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H2SO4、HCl和Ca(OH)2进行实验(试剂用量均为适量)。
请问他们的方案是否可行,简述原因。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21. 雯雯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雯雯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 ___。
雯雯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雯雯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 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雯雯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明明同学认为雯雯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明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_______ __。
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雯雯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性20℃时溶解度21.6g,溶解时放热20℃时溶解度9.8g,溶解时放热加热不分解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____,否则为_____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雯雯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_____ __ _ _ _。
(4)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2CO3+H2O+CO2↑。
现取NaHCO3 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多少?得分评卷人参考答案化学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B2.D3.B4.C5.A6.C7.D8.D9.C 10.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1)3Al3+(2)3Fe+(OH)312. (1) A (2)F (3)C (4)E13. ⑴KNO3(NH4H2PO4) ;⑵NH4H2PO4会与碱性肥料反应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
14. (1) HCl (2) Ca(OH)215. 肥皂水加热煮沸(或蒸馏)16. ②H2O2 Cl-或OH-MgO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17.(3分)(1)Fe2O3+6HCl=2FeCl3+3H2O (1分)(2)Fe+CuSO4=FeSO4+Cu (1分)(3)Mg(OH)2+2HCl=MgCl2+2H2O (1分)18. (3分)发生装置选择A,收集装置选择C。
选择A是因为反应物均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选择C是因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
19. (3分)(1)单质(2)2H2+O2点燃2H2O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0. (3分)甲同学选的H2SO4除杂不可行,因为除去Na2CO3后会引入新杂质Na2SO4。
乙同学选的HCl可行,因为HCl与Na2CO3反应生成NaCl,不会引入新杂质。
丙同学选的Ca(OH)2也不行,因为Na2CO3也可与Ca(OH)2反应生成新杂质NaOH。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计算5分,共12分)21. CO2(1)此粉未不是快速发酵粉稀盐酸(2)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氢钠碳酸钠(3)把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上,观察颜色,与比色卡对比,读数⑷解:设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x。
2NaHCO3△2CO3+H2O+CO2↑168106 (1分)16.8g x (1分)168/106=16.8g/x(1分)x = 10.6g (1分)16.8-10.6 = 6.2g (1分)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