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表剂 含适应证[专业相关]

解表剂 含适应证[专业相关]

梗 、贝母)等。 (多去桂枝)
行业内部
20
4、小便不利或浮肿。如急性肾炎、前列
腺肥大等。常加防己、泽泻、茯苓等利水
消肿药。
5、身痛。如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肌肉痛 等。加附子、威灵仙、当归等。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行业内部
干妈贵姓
21

分述·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伤寒论》)
行业内部
行业内部
4
概述
体外
体内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热)
肌表 (口鼻)
行业内部
正气



5
概述·分类
解 表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 表证+正虚——扶正解表
行业内部
6

概述·使用注意
表 剂
1.当掌握好适应证,以外有表证为准,并应辨 别表证的性质及有无兼证。 2.若表邪已解,或表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 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失血及热病 后期津液亏损者,均当禁用解表剂; 3.不宜久煎; 4.出汗以全身微汗为佳; 5.宜温服,服后避风寒增衣被,以助汗祛邪。
水饮(邪)
干姜、细辛 半夏
五 味 子
麻黄、桂枝
行业内部
甘草
27
小青龙汤的配伍特点
一是散中有收(指肌表)。即以麻桂解散
在表之邪,又配白芍益营敛阴,使散不伤正;
二是开中有合(指肺)。即以干姜、细辛、
麻黄、半夏温散在肺之寒饮,配五味子敛肺止 咳,使开不伤正(即肺气),合不留邪(即寒 饮)。
行业内部
28

10

分述·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行业内部
11

辛温解表·麻黄汤
表 剂
组成: 麻黄三两(9g) 杏仁七十个(6g)
桂枝二两(6g) 炙甘草一两(3g)
行业内部
12

辛温解表·麻黄汤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重证)
即“太阳伤寒证”。本证以感寒为主,而寒主凝滞收 引,致肌腠、卫阳、营阴郁滞而见恶寒、头身痛、无 汗、脉紧等闭实症状,故曰“表实证”。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寒饮上壅于肺)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喘咳,痰多色白清稀,胸痞,
无汗,脉浮紧
甚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
头面四肢浮肿,苔白滑
外寒为主,内饮为次。治当解表化饮
行业内部
25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药物: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小青龙汤的运用


使用要点:治痰喘证方 外寒内饮证 外
感风寒表实证症状 + 痰多色白清稀,或头面四
肢浮肿,苔白滑。(因麻桂兼有化饮平喘之功, 故临床应用时,凡有咳喘,痰多清稀,舌淡 苔白滑者,无论有无表证皆可应用。)
使用注意:
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行业内部
29
小青龙汤的运用
随证加减:
▪ 外寒轻者,去桂枝,麻黄改为炙麻黄; ▪ 兼尿少肢肿,肢厥畏寒者,加附子、茯苓、
22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组成:
麻黄三两(9g)白芍三两(9g)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6g)炙甘草三两(6g)桂枝三两(9g) 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9g)
行业内部
23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即 风寒束表,寒饮伏肺(表里同病)
行业内部
24
猪苓、泽泻。因脾肾阳虚、水饮迫肺所致。
▪ 体虚且咳喘常因风寒外袭引发者,常加黄芪 ▪ 咳喘甚者,加杏仁、苏子、葶苈子以增降逆
平喘。
行业内部
30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行业内部
13
辛温解表·麻黄汤
解 表

主证病机分析:
风(

以 寒

邪 为

主 )
卫阳被遏 肌腠闭塞
营阴郁滞
肺气郁闭 而上逆
恶寒发热,无汗 苔薄白,脉浮 头痛身疼,脉紧
咳喘
肌( 腠治 营当 卫解 肺表 气平 郁喘 滞)
行业内部
14
药物:
辛温解表·麻黄汤
麻黄
善入卫表,宣卫解表以散风寒 (君) 又可入肺,宣散肺气以平喘
行业内部
7

分述
表 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行业内部
8
第一节 辛温解表
体外
肌表 (口鼻)
体内
风寒(湿)邪
正气
Hale Waihona Puke 宣肺降行业内部
9

分述·辛温解表
表 剂
适应证:外感风寒(湿)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
肢体酸疼,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或浮缓等。
配伍规律:辛温解表药+通经活络药
+宣降肺气药
行业内部
入卫表,可助麻黄解肌发表 桂枝 又善入脉络,畅营血而止痛
与麻黄
相须配伍,则发汗散邪之力倍增。(臣)
杏仁——肃降肺气,合麻黄则宣降肺气
而利于平喘(佐)
甘草——既减缓麻桂相合之峻烈,又能调和
麻杏之宣降(。佐使)
行业内部
15
麻黄汤的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配伍,
既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又透营分之郁以 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使本方成 为辛温解表之峻剂;二为麻杏合用,宣降 相因,则平喘之效甚著。
行业内部
1

概述
表 剂
定定义 义
适 应证
分类
使用注意
行业内部
2

概述·定义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邪外出等作用, 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为解表剂。
(属八法中之“汗”法)
行业内部
3

概述·适应证


1、表证。 2、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见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 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
麻黄兼利水消肿,桂枝兼化气行水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臣)
半夏——辛苦温燥,燥湿化痰以助平喘
白芍—甘酸益阴敛阴,防过汗、温燥伤阴 五味子——酸敛肺气而止咳喘,

且防辛散解表而耗伤肺气;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辛散酸收药性 佐使
行业内部
26
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肌表
风寒(邪)
麻黄、桂枝
芍药
行业内部
16
辛温解表·麻黄汤
卫遏
风寒(邪)
营滞
肺 失 麻黄
宣 杏仁
肺气闭郁 降
麻黄、桂枝
甘草
肌表闭塞
行业内部
缓峻汗;调宣降
17
麻黄汤的运用
使用要点:辛温发汗之峻剂
外感风寒
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使用注意:
非表实无汗者禁用;
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行业内部
18
麻黄汤的运用
随证加减:
•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者,去桂枝,
加苏子、半夏;
•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荑; • 夹湿邪兼骨节酸痛者,加苍术、薏苡
仁;
• 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
行业内部
19
麻黄汤的现代运用
常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下列病证:
1、表证。如感冒、流感等。 2、咳喘。如急支、支哮等。(多去桂枝)咳痰 者,加半夏、苏子、前胡、葶苈子等。 3、鼻塞及发音失常。 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 炎(加苍耳子、辛荑、白芷等);失音(加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