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用方剂100首(歌诀与趣记)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用方剂100首(歌诀与趣记)

《伤寒论》
【君】麻黄去节,(9g)石膏碎,绵裹,(18g)
【臣】杏仁去皮尖,(9g)
【佐使】甘草炙,(6g)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歌诀】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歌诀】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速记】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
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淡豆豉、生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0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歌诀】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速记】大人忙担冬瓜。
大黄、桃仁、芒硝、丹皮、冬瓜仁
润下
08麻子仁丸
《伤寒论》
【君】麻子仁(50g)
【臣】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25g)芍药(25g)
【佐】枳实炙,(25g)大黄去皮,(50g)厚朴炙,去皮,(25g)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速记】大嫂炒姜汁。
大枣、白芍、炙甘草、生姜、桂枝
03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君】紫苏叶( 12g)
【臣】香附子炒香,去毛, ( 12g)
【佐】陈皮不去白,(6g)
【佐使】甘草炙,(3g)
【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速记】干妈姓石。
炙甘草、麻黄、杏仁、石膏
泻下剂
寒下
06大承气汤
《伤寒论》
【君】大黄酒洗,(12g)
【臣】芒硝(9g)
【佐】厚朴去皮,炙,(24g)枳实炙,(12g)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口舌干燥,脉滑实。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歌诀】小柴胡汤和解功,人参半夏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痫此方宗。
【速记】生芹菜炒大虾仁。
生姜、黄芩、柴胡、炙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12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君】柴胡(15g)
【臣】黄芩(9g)大黄(6g)枳实炙,(9g)
【佐】柴胡(15g)芍药(9g)半夏洗,(9s)生姜切,(15g)
【使】大枣挚,(4枚)
11小柴胡汤
《伤寒论》
【君】柴胡( 24g)
【臣】黄芩(9g)
【佐】人参(9g)半夏洗,(9g)生姜切,(9g)大枣擘,(4枚)
【使】甘草炙,(9g)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2.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歌诀】香苏散内陈皮草,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速记】扶苏劈草。
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辛凉解表
04银翘散
《温病条辨》
【君】银花(30g)连翘(30g)
【臣】薄荷( 18g)牛蒡子(18g)芥穗(12g)淡豆豉(15g)
【佐】苦桔梗六钱(18g)竹叶(12g)
【佐使】生甘草(15g)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歌诀】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生姜枣,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速记】秦大将只要半壶枣酱。
黄芩、大黄、生姜、枳实、芍药、
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歌诀】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速记】小黄识谱。
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07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君】大黄(12g)牡丹皮(3g)
【臣】芒硝(9g)桃仁(9g)
【佐】冬瓜仁(30g)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歌诀】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齐,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速记】智者[骑]马,从容西归。
枳壳、泽泻、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逐水
10十枣汤
《伤寒论》
【君】大戟
【臣】芫花熬甘遂各等分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歌诀】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速记】布什妈要大[白]杏。
厚朴、枳实、麻子仁、白芍、大黄、
[蜂蜜]、杏仁
09济川煎
《景岳全书》
【君】肉苁蓉酒洗去咸,(6~9g)
【臣】当归(9~ 15g)牛膝(6g)
【佐】泽泻(4.5g)升麻(1.5~3g)枳壳(3g)
脾胃病科常用方剂
剂名
组成配伍
功用主治
歌诀与速记
解表剂
辛温解表
01麻黄汤
《伤寒论》
【君】麻黄去节,(9g)
【臣】桂枝去皮,(6g)
【佐】杏仁去皮尖,(6g)
【使】甘草炙,(3g)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歌诀】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歌诀】十枣非君非汤剂,甘遂芫花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速记】甘愿早起。
甘遂、芫花、大枣、大戟
和解剂
和解少阳
【速记】干妈贵姓。
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02桂枝汤
《伤寒论》
【君】桂枝去皮,(9g)
【臣】芍药(9g)
【佐】生姜切’(9g)大枣擘,(3g)
【佐使】甘草炙,(6g)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歌诀】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