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主持人形象分析

当代主持人形象分析

2006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参加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作经济形式报告。

其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仅靠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而且要靠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国民素质和道德力量。

在众多舆论监督媒介中,电视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所传播的信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就十分重要了。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意义节目主持人是传媒的代表,是沟通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桥梁,又是媒体和观众的代言人,影响范围是很广的。

所以,他们的形象既影响信息的发送效果,也影响受众的接受效果。

因此,主持人形象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以说,主持人的形象塑造应是其职业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主持人形象与电视台形象息息相关在电视台的众多节目中,不少栏目都需要节目主持人。

并且主持人的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栏目,可以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因而可以创造出最大的文化生产力,获得显著的精神效应和物质效应。

而那些名牌栏目,则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凤凰卫视就十分重视对节目主持人的发掘和培养。

谈到凤凰卫视的成功时,中文台台长王纪言说,凤凰台最有才能的不是台长,而是主持人。

在研究节目主持人问题的时候,英国BBC的同仁曾经反对下大力包装主持人,但总裁刘长乐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在采取了相对措施的同时,下令大力气包装节目主持人,使窦文涛、吴小莉、陈鲁豫等主持人形象深入人心,金牌节目也随之诞生。

可见,形象的塑造工作十分重要,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更是能直接影响节目的效果。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与受众认可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新的传播方式开始走向了它的发展时期。

各个电视台都推出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节目。

仅中央电视台就不断推出了《艺术人生》、《对话》、《面对面》、《开心辞典》、《幸运52》、《非常6+1》、《新闻会客厅》、《小崔说事》等风格各异的栏目。

与此同时也培育出了一个个富有标志性的节目主持人。

如王志、沈冰、李咏、王小丫等等。

他们形象鲜明,个性凸现。

也正是因为形象被观众认可,他们才能脱颖而出,活跃于荧幕,地位不断提高。

2002年“红河”杯首届电视主持人形象设计大赛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而产生的。

大赛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云南红河实业有限公司冠名赞助。

比赛意在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和包装为切入点,通过选拔成功的主持人外在形象构造方案,反映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风采,展现出具有中华民族及时代特色的当代主持人风范。

这次比赛不仅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行为举止和化妆服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而且还提高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全面素质和整体形象的塑造水平。

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电视事业的发展,向人们展示出中华民族礼仪和文明的崇高形象。

二、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关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提出,发展文学艺术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文艺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倡兼收并蓄,尊重客观规律,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大胆探索和创造。

所以,在形象塑造上也要以此为根本出发点,打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一)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底蕴对主持人自身的内在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提升。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台及媒体的代言人,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是成功主持节目的重要因素,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典故,轶闻趣事等都可以成为主持过程中语言的精彩点缀。

信手拈来皆成妙趣。

听众如痴如醉,自然就使言谈产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深入浅出的神奇魅力。

如果对丰富多彩的世界缺少认识,主持节目时也会使语言交流变得单调,枯燥和呆板。

[FS:PAGE] (二)文雅的行为举止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的仪态是关键。

除了口头表达外,还必须借助另一种辅助性“语言”,那就是面部表情,手势,体态举止等态势语言。

主持人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眼波流转,神色变化,都反映着内心活动,都能传递信息。

正确得体的态势语言不但能增强说话者的威信,赢得更多的观众,而且能对有声语言起到辅助、补充、加强的渲染作用。

可以说,优雅得体的体态与举止是主持人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体现,带给受众的也是美的享受。

比如《鲁豫有约》这个谈话类节目。

人们爱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鲁豫轻松自如的主持风格和她优雅的行为举止。

节目录制现场会摆放一个沙发。

由于它有舒适的靠背和柔软的底座,常容易使人在舒服之中忘形。

而鲁豫则没有,她利用沙发宽大的扶手让手臂以一侧扶手作支撑,可以灵活的变动身体方向和姿势,与不同方位的交谈者交谈。

坐的方法采用侧坐,将一条腿叠在另一条腿上,看起来很舒服很亲近。

可见,形象的体现是在各个方面,主持人面对的是亿万观众,镜头的敏锐提醒着任何小小的细节也不能疏忽。

(三)准确生动的语言主持人的语言要准确流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只有口齿伶俐,表达清楚,尤其较长篇幅的串场词更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样才能让观众有信服之感。

如果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那么观众怎么可能明白要表达的意思呢?那就更不可能一同溶入节目的氛围中去了。

严重的情况下也给观众一种观念,那就是既然主持人的专业素质都这样,节目就更不可信了。

所以说,准备表达是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准确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追求语言的生动。

在语言表达上,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富有感染力。

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主要是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

主持人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目光、手势、形态等与观众进行交流,其中尤以语言为重,所以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生动,这样才能富有感染力,才能吸引和打动观众。

语言要平实自然,让观众听起来是主持人的肺腑之言。

在此基础上,根据当时氛围下的语言表达需要,可以适当运用夸张、含蓄等语言表达方式,同时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技能,比如分寸、节奏、语气、重音、停连等等,只有做到了这些,主持人才能对语言驾驭自如,使语言表达在生动的基础上富有自己的特色。

也就是要言语有心,言语用心,把话说好、说准、说顺、说巧、说妙。

(四)和谐的整体形象世界上没有丑陋的主持人形象,只有设计失败的主持人形象。

就如“穿戴方式远比时装本身更重要”一样,对于主持人拥有的各种内外在的条件因素,更强调的是如何将这些因素完美和谐的搭配,也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上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1.外形塑造服从节目内容需求节目主持人应该明确自己是电视台形象的体现,而不是纯粹的个体性行为,因而不可能在节目的制作和主持过程中随心所欲,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并非是个人化的。

1987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出现了一个新面孔,端庄秀丽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声音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人们不禁发问:这位落落大方的播音员是何方人士?她就是新闻主持人李瑞英。

十几年转瞬即逝,日臻成熟的李瑞英谈起自己播音生涯感触最深:作为新闻主持人,首先要摆正位置,即新闻是主体,自己是辅助。

因而,新闻主持人在形象上的变化是一种微调,服饰是内容的体现。

十几年来,李瑞英始终如一地坚持不留长发,不戴多余配饰,始终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到《新闻联播》中去,决不喧宾夺主。

2.外形塑造与节目内容和谐杜绝个人化的同时,又要强调主持人个性的确立。

成功的主持人形象塑造还要讲究特色,要敢于放弃花巧,舍得改变传统,而追求最基本的特质。

本质的东西才有独特的个性,也就是常说的风格。

《半边天》节目主持人张越,并非凭容貌取胜,她靠的是知识、反应和待人以诚的笑容。

主持节目实实在在,不说套话,亲切自然,没有咄咄逼人的明星意识和气势,给人的印象是放松、不矫情。

在镜头前,仍然保持随和、豪放的本色。

说她是一个有个性的本色主持也是不矛盾的。

[FS:PAGE]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的继母是枯燥乏味的,主持人的个性是融合在电视节目共性要求之中的,同时,个性又是通过共性的表现而凸现出来的。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应按“美的规律”去塑造据资料统计,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对其节目的收视率和被观众接受程度有相当的影响。

电视台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精心策划,认真制作的节目,很可能由于一个主持人的形象问题,而失去了观众。

主持人的形象是令观众赏心悦目呢还是引起反感,这本身就会使电视观众产生认同感或者排斥感。

对美的追求人人都有,但到底什么样才是适合自己的美。

对于主持人来说,就要符合电视美学以及栏目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特点去塑造。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定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就是在电视的某一栏目或节目中,以个人身份出面,代表着某个电视媒介机构或某一电视节目制作群体,运用有声语言及伴随语言来组织、串联节目的内容,并掌控着节目的过程与节奏,同时直接、平等地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人物。

在我国,电视节目中正式采用“主持人”这一称谓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的,是我国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人们在痛苦磨难之后的一个新的转变时刻。

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事业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产物。

他们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向受众传达最新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新闻的同时自身也受到关注。

由于在媒体前的频繁出现,他们便成为了公众的、社会性的人物。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美的感悟2002年“红河”杯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大赛给参赛者和从事电视行业的人们很多感触,他们意识到,美丽不仅靠技巧塑造,更重要的是靠对美的感悟和不断深入的认识。

当时作为嘉宾的赵忠祥也很有感触地说:“美本身也是由遗憾构成的”。

其实,遗憾本身就是欠缺对和谐的理解。

正如他回忆时说,18岁时,在天安门广场现场直播国庆盛典的他穿着一身与其年龄、气质极不协调的中山装出现在屏幕上。

当时自认为这身中山装威严庄重的赵忠祥戏说,总比穿着棉服参加中央电视台招聘时的感觉精神、帅气多了。

1979年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访美,作为随行记者的他用台里特批的120元置装费订做了一身西装,买了两条领带和一双皮鞋,外加从广播合唱团管服装的大姐那里软磨硬缠借来的一身西服,携陪伴自己走过10年的中山装,在美国潇洒风光了一个月,知足美气的感觉至今难忘。

作为那个时代的赵忠祥是幸福自豪的,他遗憾只是没赶上现在的好年月。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电视美学的运用比如说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代表的是新闻的真实性。

任何多于、夸张的修饰都会影响新闻节目的公正和可信度。

新闻播音员的形象应该以职业风格为基础。

文艺类节目的定位多与欢乐、喜庆、热闹等因素有关,因此主持人多为服装艳丽、感情丰富、语调抑扬顿挫,语言也多活泼、跳跃、幽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