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一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一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一
试揭开宁乡炭河里古城主人之谜
喻立新
湖南宁乡炭河里古城遗址发现于1963年,2001年至200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该处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

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黄材炭河里古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从而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但炭河里遗址发掘已过去多年,炭河里古文化研究进展不大,它的主人依然是一个谜团。

炭河里遗址位于湘江下游支流——沩水上游的黄材盆地,隶属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栗山村,黄材盆地地处雪峰山脉东北麓,是沩水上游一个面积近千万平方米的山间盆地,中央地势平坦,
三面高山
环抱。


水主源黄
材河自西
向东从盆
地中间流
过,炭河
里遗址即
坐落在盆
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全图
地西部的黄材河北岸。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全图》显示,夏代时长江中游一带生活着一个原始部族集团——三苗。

其范围大致包括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南北、洞庭彭蠡之间的辽阔地域,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部、安徽省西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韩非子》云:‚三苗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有彭蠡之水‛。

关于三苗的起源,《国语·楚语下》说“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说的是“三苗”复兴了“九黎”的事业和历史传统。

韦昭注《国语》此句云:“三苗,九黎之后也”,即三苗是九黎的后裔。

《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

《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

所以,三苗就是中华民族“三始祖‛之一——蚩尤的后人。

有的学者认为三苗在商代时就开始神秘消失了。

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全图》上标有三苗。

但在《商时期
全图》上不见三苗之踪迹,笔者赫然发现图上标注有“宁乡”和“清江”。

应该是由于在长江以南的湖南宁乡炭河里及江西清江(现樟树市)吴城周边,发现了许多商代青铜器,认为这些青铜器是商人铸造,所以,商王朝势力取代了三苗。

三苗在商代时,是否不存在了?应该存在!试想:如果宁乡商代青铜器是三苗人铸造的,三苗在商代时期就当然存在!至于江西吴城遗址,只能证明那里也曾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并不能证明三苗不存在了。

四川广汉三星堆也发现了许多商代青铜器,但事实上那是古蜀国铸造的。

据历史典籍记载,三苗起源于尧舜之时,当时是中华大地上唯一能与中原华厦集团分庭抗礼的部落联盟,但长期受华厦集团的打压,于是被迫向南退缩,向西发展。

商代前三苗势力应是退出了长江以北。

留在长江以北的三苗人发展成为了‚荆蛮‛,商王朝对其进行了征伐。

据《竹书纪年》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说的是,商人的军队在攻占‚有洛‛(今河南洛河一带地区)之后,曾乘胜南下征伐‚荆蛮‛,一度迫使‚荆蛮‛归顺。

又《吕氏春秋〃孟冬纪〃》载:‚汤见祝网者臵四面……汤收其三面,……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

’四十国归。

‛‚汉南‛指汉水之南。

商初,汉水之南生活着包括‚荆蛮‛在内众多氏族部落和方国,由于成汤‚征伐‛与‚招抚‛结合,都归附于商朝。

但没有证据证明商王朝势力越过长江。

商王朝在长江之北设立一个军事据点——盘龙城,其防御对象只有就是长江之南的三苗。

三苗部落聚居中心就在宁乡黄材。

《名义考》云:“三苗建国
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杨也”。

“三苗”方国都邑建在长沙近边的黄材与史载相吻合——《名义考》成书于明代,当时的宁乡黄材属长沙府。

又据《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氏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

其国近南岳。

”——宁乡黄材距南岳仅一百五十多公里。

湘中地区至今还存在的一种神秘古朴的民间原始文明文化形态,称之为‚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产生的地区是古梅山峒蛮居住地,史称‚梅山‛。

《宋史•梅山峒》云:‚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

即包括今天的长沙、湘潭、益阳、常德、怀化、娄底、邵阳等市25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宁乡黄材即在其中。

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子艾论证,梅山是中华民族三祖之一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

所以三苗部落聚居中心设在黄材并不奇怪。

三苗不晚于商末周初由部落联盟变成了三苗方国,黄材炭河里古城当然是其都邑。

2001年至2005年对黄材炭河里考古发掘,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始建于商末周初(2970+或-50年)。

在炭河里遗
址外2公里范围内
出土了许多商周
青铜器,总数达
300多件。

多数精
品和有铭文的铜
器都出土于此,如
‚大禾‛人面纹方
鼎、‚父乙‛窝纹罍、‚癸‛卣、‚戈‛卣、巨型瓿、寨子山兽面纹瓿、三亩地‚云纹铙‛等。

黄材地理位臵偏僻,在这里同时出现年代相近的城和大批青铜重器,让人难以否认两者间地密切关系,所以三苗方国应当是这些青铜器的主人。

闻名中外的四羊方尊出土在黄材月山铺,它的主人当然是三苗。

因为蚩尤是三苗始祖,姓“姜”,而“姜,从羊”,所以,三苗人用以羊为图饰的四羊方尊等礼器,祭天拜地敬祖宗。

距黄材不到20公里的老粮仓镇与枫木桥乡交界处有一座‚师古寨‛的山,山的西北面为老粮仓,东南面为枫木桥。

1959年、1993年先后在此共发现了15件商代大铜铙。

关于铙的用途,专家认为“可用于军旅,类似铜鼓,击鼓山顶,足以号召部队,指挥军阵,而且也可用祭祀宴享”(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

相传师古寨是几千前祭祀祖先之地。

宁乡口音中“师”与“思”同音,“师古寨”实际上是“思古寨”,其意是:专门思念古人(祖先)的地方。

谁在此思古祭祖呢?根据出土的大铜铙系商代铸造,应该是商代或稍后西周时期的人们在此思古祭祖,当时当地生活的是三苗人。

三苗所尊奉的始祖是蚩尤,蚩尤姓“姜”,而‚姜,从羊‛,所以‚师古寨‛又名‚羊角寨‛,《民国〃宁乡县志》云:‚羊角寨即师古寨‛。

三苗人为什么选择此山思古祭祖?因为当时该山及其附近生长着许多枫树(后来有人伐枫树用枫木架了一座桥,那一带现在就叫“枫木桥”),而枫树,是三苗人的主要崇拜神物之一,属于植物图腾崇拜,现在的苗族依然如此。

在黔东南神话《苗族史诗》(亦称《苗族古歌》)中,苗族先民们将自己与枫树有血缘关系的思想表达出来了,其对枫树的描
会是非常的细腻、深情。

他们认为,人是由蝴蝶妈妈生的,而蝴蝶妈妈又是枫树生的。

为什么枫树是苗族先民的植物图腾呢?这可能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

综上所述,宁乡黄材炭河里古城的主人就是商周时期的三苗方国,三苗也是宁乡商周青铜器的主人。

本文仅仅证明三苗方国是宁乡商周青铜器的使用者,并不能证明三苗方国是宁乡商周青铜器的铸造者。

欲知宁乡商周青铜器何人何地铸造,请关注拙文《试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

本文得到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熊传薪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此深深感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