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开车一年总结空分装置开车已经过去了一年,在这一年中,空分人员在分厂领导的带领下,克服了流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操作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实现了空分装置的顺利开车,并通过新装置的安装、开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总结,主要是把从原始开车到目前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并将目前仍未解决的问题及设计缺陷进行梳理,以对空分装置的设计优化、施工安装、原始开车的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一设计方面导致的问题1 润滑油温度高。
2011年5月14日润滑油站油冷却器降温效果差,当润滑油箱回油温度到57度时,投用油冷却器后发现冷却后的油温高达48度,导致空压机不能加负荷,影响厂家做防喘振线的调试主要原因:空分油冷却器为板翅式换热器,因油冷却器设计换热量不够,同时循环水压差太小(仅有0.05MPA),造成循环水流速低,两台油冷却器不能同时投入运行。
后采取临时措施,例如向油冷却器外翅片喷水临时降温,将回水直接就地部分排放的措施保持运行。
停车后卸下油冷却器里面的油换向阀的阀头,保持两台油冷却器同时投入运行最终解决:联系厂家,增加了板翅式换热器翅片的数量。
2机组联轴节密封气冒气孔往外带油。
油站油雾风机设计偏小,未能保证油箱微负压状态最终解决:将油站3.5kw的风机换成5.5kw后问题得到解决。
3 分子筛冷吹污氮气温度升高设计时污氮气出口与蒸汽加热器出口太近,导致部分冷吹时的气体进入蒸汽加热器使冷吹气的温度升高。
建议管道设计时将污氮气冷吹管线与蒸汽加热器出口离开一定的距离。
4氧泵密封气冻堵液氧泵对密封气的露点要求必需达到-65℃以下,但设计的密封气为仪表空气,在停车时仪表空气露点为-40℃,建议设计时设计为氮气做密封气5事故氮泵没有配套空温式气化器热电停车后,蒸汽与脱盐水中断,液氮无法气化,导致事故氮气不能供应,目前空分新增了2台空温式气化器6 事故氮泵没有备用泵并且没有配备应急电源目前将空分事故氮泵经过技改增加了备用电源,并将液氮充车泵经过技改,做为备用事故泵,保证了事故氮气的供应7预冷系统没有进行闭式循环设计,或设立独立的供水装置空分预冷系统对水质要求高,特别是当硬度太大或循环水加药过多时造成,冷冻水经过氨冷器、冷水机组后水温降低,造成低温结晶,堵塞换热器列管。
建议在初始设计时采用脱盐水闭式循环。
或对空分预冷系统设计独立的供水装置、或水冷塔补水采用一次水来彻底解决该问题。
8空分氮压机进出口管道振动大空分2台氮压机为活塞式氮压机,氮压机的出口管道未设计缓冲罐,入口管道的缓冲罐与氮压机进口之间距离太长,弯头达到7个之多。
造成气流脉冲振动现象,安全阀、缓冲罐、阀门均被震坏震裂过。
建议在设计时简化设计,多设计直管道。
9 蒸汽加热器后的冷凝液回收管线产生气液夹带,对冷凝液回热电管网产生液击,建议在加热器后设计汽液分离罐,保证送至热电的0.5MPa蒸汽冷凝液为全液。
10 液氮泵无法尽快隔离检修因高压液氮泵长期运行,填料发生磨损,造成液氮泄漏量偏大,泵体活塞杆结霜严重,后隔离液氮泵,对填料进行紧固。
在隔离液氮泵的过程中,泵出口到外送阀之间的液体不能及时排放,只能通过止回阀缓慢泄压,影响检修速度,因液氮泵出口压力高,低温的特点,建议在设计时设计排液倒淋。
2、设备、安装方面导致的问题1空分汽轮机顶轴油泵油管路漏油,保温棉着火。
汽轮机在初次运行时,出现的汽轮机顶轴油管路接头漏油,导致油漏至保温棉,造成保温棉受热着火。
处理:将汽轮机顶轴油泵油管道的接头安装位置更换到远离保温棉的位置,即使出现漏油也不会造成保温棉着火。
同时安排人员对接头漏油部位进行处理,更换保温棉,准备消防灭火器材。
2空压机油封环装反2011年6月2日,空分空压机开车后发现油气平衡管DN200排气管处有油成线状连续流出,将情况汇报后,经过厂家、设备人员查看后将现场空压机排油孔丝堵打开,发现排出大量油,分析后结论为该排油腔内油满后油渗入油气混合排放口,造成漏油经过厂家、设备人员讨论后,决定从排油丝堵处接排油管向外排油,可防止油不进入空压机气缸,同时继续开车,吹扫空压机出口管道内的油 6月4日,升速至2000转时空压机出口止回阀处出现滴油经过分析后认为是在空压机排油丝堵没打开以前漏人的油,继续升速开车,计划吹扫完增压机段间管道后再停车处理,在从2000转升4400转过程中发现空压机放空消音器处排出大量油烟,决定停车,后将止回阀卸掉后,油进入到外送管道消音器内,外送管道消音器往后没有油,计划将止回阀处盲住,开车后用热空气吹扫管道内的油。
止回阀后至管道消音器内用洗洁精、四氯化碳清洗。
6月5日启动汽轮机组,吹空压机出口至止回阀前管道内的油,吹扫至6月9日分析气中油含量,仍然含有油,决定停车处理,后拆开后轴承座端盖后发现漏油的根本原因是油封环装反,密封不严,导致漏油。
3 汽轮机汽封处甩油5月7日冲转汽轮机后发现汽轮机前后汽封处漏油,后对汽轮机进行技改,在汽轮机两端迷宫密封环增加仪表气作为密封气后,漏油现象消除。
2011年6月2日空压机末级内置式换热器气测排污有大量水排出,初步判断为循环水漏人气侧。
后经过查找原因为换热器底部的垫片没有压紧,导致循环水漏人,紧固垫片后漏水现象消除。
4 蒸汽加热器泄露导致膨胀机冰堵2011.8.5日21:52~21:53膨胀机VXA4409AA, VIX4409BA振动瞬间超过32µm跳车,因时间短暂,DCS趋势图每5秒采集一个点,因此趋势中无法反映振动情况,从报警联锁值中查得跳车VXA4409AA达到34.83µm。
当时膨胀机转速18200rpm/min,进口压力2.4MPA,出口压力2.94MPa,因从趋势无法判断跳车原因,或存在误报警,经过工艺人员讨论后决定重新启动膨胀机查看振动情况是否异常,22:20分启动膨胀机后发现转速升至5300rpm后不再上升,观测振动值在14µm左右(正常为7~8µm),22:22分决定停止膨胀机运行,初步判断可能是膨胀机入口滤网堵塞,但不能确定,于是决定对膨胀机加温,反吹入口过滤网。
吹扫完毕后,再次启动膨胀机,看转速是否仍然不能提高,启动后发现膨胀机能够运行正常,振动值也正常,于是初步判断是入口滤网堵塞造成。
准备联系分析分析分子筛后露点含量,由于从晚上约11点开始下雨,为保证分析露点的准确性,只能等雨停止后再分析,但膨胀机于4:28分又突然因振动高跳车。
查看膨胀机进出口压差为0.11MPA,决定对膨胀机加温,查找露点不合格原因,不再启动。
后经过分析露点详细排查,发现增压机2段冷却器泄漏,导致露点不合格。
并推断振动突然增大的原因为有冰可以突然撞击膨胀机叶轮导致跳车。
5 液氧安全阀起跳2011.12.29日,空分装置A#氧泵运行,出口压力一直维持在5.12MPa,B#液氧泵进口阀、出口阀、回流阀均位于全开位置,处于冷备随时启动状态。
此时A、B两台氧泵出口安全阀处的压力均为5.12MPa。
12:17分,中控突然发现氧泵出口压力下降,中控室从监控画面发现B#液氧泵安全阀处喷出大量低温液氧,于是立即将A#氧泵回流阀打开,降低氧泵压力并停A#氧泵的运行。
后到现场查看发现冷箱板冻裂。
原因分析:安全阀的效验压力为5.5MPa起跳,本次起跳压力为5.12MPa,可能是在低温下安全阀的弹簧受低温影响应力发生变化导致起跳压力降低。
防范措施:将安全阀出口接管引至冷箱基础外排放,防止安全阀起跳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冻坏。
3、工艺操作、开车检查、等其他方面的因素1 2011年6月2日,空压机加负荷后发现空压机级间温度高升高,换热器基本不能换热空压机级间温度高,主要原因为对循环水差压重视程度不够,循环水进回水仅有0.03MPa的压差,空压机换热器顶部离厂房一楼循环水地面高度差8米多,0.03MPA的压差不能将循环水压到厂房二楼,造成换热器内水不流动造成停车。
在以后的空压机循环水投入过程中,工艺人员一定要询问循环水进回水压差,若循环水进回水压差小于0.08MPA则不能开车,同时在投入循环水后将换热器高点排气、出口排污阀打开,充分排气。
2 6月29日,排气压力高跳车,主要原因为3.8管网压力突然升高,汽轮机抽气量突然变小,3.8Mpa汽轮机中抽汽突然无法外送,导致真空度低联锁跳车。
在以后的操作中,建议调度密切关注3.8MPa蒸汽的压力波动,及时通知空分,同时对3.8MPa管网的压力应该缓慢调节,防止调节中压力波动过大,导致空分外管网压力过高,汽轮机抽气速关止回阀突然关闭造成空分真空度降低联锁停车。
因此在以后的操作中,特别需注意3.8MPA 管网压力的波动,特别是当甲醇合成汽压缩机及氨压缩机突然跳车后3.8MPA如何稳压需合理调度。
3 7月9日,因循环水泵跳车导致机组轴承温度、油温度升高。
冷水机组跳车,处理较及时。
未发生停车事故4 7月10日,夜班,1#冷冻水泵A不打量,过滤网堵塞。
白天停车过程中,两台主油泵突然跳车,导致事故油泵启动。
去现场后现场启动不了,原因为电气故障。
5 2011.8.3汽轮机速关低联锁跳车,事故原因为电仪信号故障6 因热电堵煤空分多次停车,空分降负荷导致停车。
7 汽轮机真空缓慢下降中控人员发现真空度缓慢下降,现场检查抽气器蒸汽压力正常,抽气器工作正常,大气安全阀水溢流正常,检查循环冷却水上水,发现北侧上水温度高于南侧上水温度近20℃可能原因:北侧换热气发生气堵,冷却水流动小处理:首先启动一组抽气器(最好启动主抽气器),其次关北侧回水总阀,开旁通倒淋排汽约1~2分钟,有持续水流出,开回水总阀,关旁通倒淋阀,上水温度正常,真空度升高至正常后可停另一组抽气器。
8增压机进口阀HV4711突然打开,当出分子筛的空气向增压机导气时,开HV4711,中控开到30度左右时,发现有5度开度,继续开大后HV4711突然打开,开至十几度。
造成增压机工况波动很大根本原因在于HV4711阀门开关不正常,出现突开突关的情况应急建议:当开调节阀时,如当时未开到位,中控人员应立即将该阀开度调小到合适开度。
9第二道蒸汽隔离阀打不开高压蒸汽管线打靶吹扫时,第二道电动隔离阀打不开主要原因为电动隔离阀开关力矩过大,经过厂家人员修改力矩,同时对阀门全开进行限位,可以解除阀门无法打开的故障。
应急处理:现场手动打开,电动遥控关使阀杆转动、立即停 止,然后再遥控按“开”。
10 成功处理一起部分设备晃电事故。
2012.3.9日,19:27分,空分1#氧泵突然跳车(后查明是电气原因),空分二班主控当班人员及时发现,在备用泵不具备自联锁启动的情况下,立即采取措施启动2#备用的氧泵,在氧气压力由5.02MPa降至4.0MPa后止稳回升。
在关键时刻,由于中控人员及时发现,果断处理,避免像其它兄弟单位因氧泵跳车处理不及时引起气化跳车的停车事故,保证了我公司长期稳定运行另空分人员在巡检中发现氮压机油排污阀松动、氮压机出口进出口螺栓脱落等因发现及时,均避免了给公司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