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进展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增殖性皮肤病,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药物的疗效不高,不良反应大,近年来,生物制剂在银屑病的治疗上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本文针对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物制剂;银屑病;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42-0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增殖性皮肤病,常需终生治疗。
传统的治疗药物疗效不容乐观,而且不良反应大。
近年来,人们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为深入和准确的认识,开发和应用了许多生物制剂,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系统治疗开创了新纪元。
1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银屑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增生,角化不全和颗粒层缺失,所以长期以来对银屑病的研究都集中在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和增殖上,但随着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显著进展,证实了银屑病是一种由t 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也明确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中心地位。
2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分类
生物制剂通过模拟或干扰体内某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来发挥治疗作用。
目前银屑病的生物学治疗主要针对其病因进行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减少活化t淋巴细胞数量的生物制剂这类生物制剂的作用是直接杀伤活化的t淋巴细胞,从而减少了皮损中产生th1细胞因子的cd45ro+t细胞的数量,能明显缓解银屑病的症状,且缓解期较长。
主要药物有阿法西普(alefacept)和地尼白介素2(denileukin diftitox)。
2.1.1阿法西普(alefacept)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制剂,是一种融合蛋白,能够和人igg的fc部分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相结合,阻断lfa-3/cd2的相互作用,引起表达高水平cd2生物t细胞凋亡。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中、重度银屑病的成年患者,以0.15mg/kg的剂量治疗12周后pasi评分减少达53%,且疗效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停药后没有银屑病急性发作或反弹,不良反应有嗜睡,恶心,寒战和咳嗽,但发生率较小,临床耐受性较好,没有增加银屑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
2.1.2地尼白介素2(denileukin difritox)是由il-2受体结合区和白喉毒素片断组成的融合蛋白,该药主要作用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的il-2r,药物与il-2r结合后使白喉毒素分子部分进入到表达il-2r的细胞中,导致细胞凋亡。
该药不良反应包括寒战,虚弱,头痛,瘙痒和肌痛,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2.2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迁移的生物制剂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中提到,初始t淋巴细胞的激活要依赖于二个信号,其中第二个信号是协同刺激,没有第二信号的配合,就无法激活的t淋巴细胞,也就阻止了银屑病的发生。
依法利珠单抗(efalizumab)就利用了这一特点,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依法利珠单抗(efalizumab)是一种针对cd11a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和lfa-1的cd11a部分结合,阻断t细胞表面的lfa-l与抗原呈递细胞、血管内皮和角质形成细胞表面cd54的相互作用,减少t细胞向皮损内的迁移、抑制皮损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依法利珠单抗治疗银屑病的效果显著,临床试验证明依法利珠治疗12周,59%的患者(n=369)pasi减少了50%。
治疗24周后,pasi减少50%和75%的患者比例继续增高。
治疗60周后,58%的患者(n=228)pasi减少75%,其中29%的患者pasi减少90%,接近完全消退水平。
但有报道发现依法利珠单抗增加了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患病风险性,共有4例相关报道,其中3例死亡,美国fda于2009年停止了依法利珠的生产应用。
2.3促使免疫偏向的生物制剂奥普瑞白介素(oprelvekin)是一种重组人il-11,可以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从而减少tnf-a、il-1b、il-12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抑制il-12诱导的干扰素γ产生,阻断th1型反应,控制银屑病的病情。
2.4阻断炎症细胞因子活性的生物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阻断的是
tnf-α的作用,主要药物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主要用于治疗中、
重度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
依那西普是由人p75tnf受体的细胞外配体结合部分和人igg1的
fc端组成的融合蛋白。
每周1次皮下注射50mg依那西普,12周时49%的患者pasi改善了75%,延长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更好。
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英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的作用相似,主要是和可溶性tnf-α相结合,中和了tnf-α的活性,缓解银屑病的症状。
英利昔单抗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阿达木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剂量越大越明显,还有头痛,恶心,甘油三脂升高,咳嗽,鼻窦充血,乏力等。
总之,生物制剂具有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克服了传统药物的不足,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示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美好前景,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要在临床上推广生物制剂还要做大量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红,周澜华.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24):862-864.
[2]满萧勇,郑敏.银屑病的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74-177.
[3]金亮,张国柱.生物制剂与银屑病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