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洪救灾工作总结

抗洪救灾工作总结

抗洪救灾工作总结
连日来的暴雨,我国多地出现洪涝灾害,政府紧急投入抗洪救灾工作当中。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洪救灾工作总结》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x年x月x日至20:30至7月17日凌晨3:00,镇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36mm,街区积水达米,河流、塘堰、稻田一片汪洋。

全镇3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全部溢洪告急,松立矿业尾矿坝出现严重险情。

全镇遭受巨大损失,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4400万元以上。

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抗洪救灾。

镇党委书记、镇长黎争光,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秦水平等领导亲临现场,日夜座阵指挥,镇国家干部组成7个抗洪小分队,分赴全镇39个村,全力抗洪抢险。

一、全镇主要受灾情况
镇地处广水市西部,与先觉庙水库接壤,总人口人,耕地面积45166亩,其中水田36661亩,旱地9505亩,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9座,大小机电泵站32座,塘堰4725口,河坝83处。

(一)农业损失:全镇39个村的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受损面积14000多亩。

其中水稻水打沙压,冲毁、绝收面积达8200余亩,棉花达3000余亩,芝麻、花生、玉米
等2800余亩;冲倒猪舍72间,养鸡大棚1个,死亡牲猪121头,小鸡XX只,耕牛2头,淹没玉米饲料11吨,围垦冲断7处;处毁树苗7亩,农业经济损失达3510万元。

(二)基础设施损失:道路塌方,冲毁达58公里,其中通村水泥公路公里。

嵩山寺围墙倒塌、邓畈河堤漫水达2米高,造成镇至松立矿业道路中断4个小时;损坏人行桥11个;冲毁河坝25处、塘堰386处;淹没机电泵站房7处;渠道溃口20余处;经济损失达516万余元。

(三)企业与民房损失;松立矿业抽水一级泵站淹没,200专变及160电机被毁,泵屋、配电房被冲,损失达50余万元,农户倒塌房屋363间,街沿河住房全部进水,大部分商铺被淹,中百仓储一楼全部被淹,经济损失达362万余元。

二、抗洪救灾工作情况
沉着应对。

面对灾情,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及时启动防讯救灾预案。

XX年7月17日凌晨1:00,接到抗洪警报后,镇党委书记、镇长黎争光同志,连夜率人赶到发生险情的松立矿业,查看尾矿坝状况,并及时通知全镇干部,迅速组织抢险。

当夜组织干部群众800多人,投入编织袋4000余只,编织布10600立方米,出动力型机械16台,控土石方2万多方,对松立矿业尾坝进行抢险。

投入编织袋1240条、编织布2026立方米对五一村回龙寺水库坝埂脱坡进行抢险,
投入编织袋2160条、编织布3560立方米对马安大凉水沟水库进行抢险,经过干部一夜的奋战,松立矿业尾坝、回龙寺水库、大凉水沟水库险情排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

面对与此同时,当日夜晚嵩山寺倒塌的围墙,造成的交通堵塞得以清理畅通。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
县赈灾救灾办公室
今年7月15日、7月26日,因受第4号“碧利斯”风暴和第5号“格美”台风的影响,我县在短短的、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遭受洪涝灾害,全县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其中“”洪灾,是我县有气象记载历史以来遭受的一次“受灾范围最广、基础设施损毁最严重、被困和死亡群众最多、抢险难度最大”五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果断采取系列强有力措施,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洪灾发生,县委、县政府坚持不等不靠,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始终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尽最大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尽快恢复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将我县抗洪救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县洪灾基本情况
在“”、“”洪灾中,全县2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48万,其中死亡46人、失踪5人、因灾受伤239人,县内农业、工矿企业和水利、交通、电力、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均遭受严重破坏,39多户、12万多人因灾缺粮,直接济损失达12亿以上,其中樟树、金龟、香梅、黄泥、城关、城郊、塘门口、碧塘、湘阴渡、油市、高亭、复和、马田、大布江等乡镇受灾最为严重。

一是灾民房屋受损严重。

全县共有6262户房屋因灾被损毁,其中全倒户3286户。

因洪灾引发地质灾害,造成地质灾害隐患户1732户。

二是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水利水电设施方面,全县54座水库不同程度遭受破坏,3多口山塘和鱼池被冲垮,3725处万米渠道被冲毁;XX一级、XX二级等45座电站被洪水淹没或机房进水,县内输供电设施损毁严重,共冲倒电杆228根,毁坏电线427公里,全县25个乡镇的大部分供电台区供电中断;县自来水一厂、二厂供水设施均遭受破坏,县城供水全面中断。

交通设施方面,共冲毁公路52处公里,毁坏较大桥梁19座。

全县主要交通干线都不同程度受损,17国道、S212省道、京广铁路XX段及鲤七、鲤大、永塘、金香公路等县乡主要公路全部中断,有相当部分村组公路被损,县城主要街道被淹,全县公路交通瘫痪。

广电、通讯设施方面,共冲倒电话
电杆317根,毁坏通讯光缆38公里,22个移动通讯基站不同程度被损坏;县乡广电光缆联网和刚刚建成的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网络遭到重创,直接损失173万元。

三是农业受损严重。

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5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水毁沙压耕地面积万亩。

县种子公司杂交稻制种生产基地316亩制种因灾失收;8541亩未收摘完的烟田受损;冲垮栏舍万平方米,冲走或淹死大家畜51头、家禽2万羽、成鱼5913吨、鱼种3多万尾。

四是工矿企业和学校、医院受损严重。

全县2所学校因滑坡或泥石流受损,冲毁校舍11间65平方米损坏校舍17处。

全县95个煤矿被淹,36个煤矿发生山体滑坡,直接经济损失达亿。

商业系统工程14家企业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直接经济损失6多万元。

12个县属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受灾造成各类企业损失亿。

全县卫生系统有数家医院进水,部分基础设施受损,17台件医疗设备被毁坏,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二、全县抗灾救灾工作工作开展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千方百计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确保了全县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

1月3日,省委书记张春贤到我县视察灾后重建工作,对我县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紧急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灾情发生后,我县立即启动了抗洪救灾应急预案,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扎实有效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奔赴抗洪救灾一线,组织1多名机关干部和全体乡镇、村干部深入到受灾一线,及时组织转移、疏散群众,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共先后紧急转移群众万人,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一道解救被困群众7963名。

(二)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洪灾发生后,我县迅速组织力量,紧急拨付11万元资金,调运1顶帐逢,采取投亲靠友、搭建帐逢、临时租房等办法,及时对6多户房屋损毁户进行了临时性安置,并按照每人每天1斤大米和2-3元生活补助的标准,向需要救济的灾民发放了救济粮食和款物。

截止12月12日,全县已发放生活补助资金45万元;发放衣物48668件、棉被1床、大米52吨、面条2364斤、饼干1328斤、食用油1986桶,其他用品若干,总价值约3万元。

春节前的15万元生活费,即将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

为确保全县倒房户住房重建工作在XX年12月1日前全部完成,XX年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我县采取了系列非常措施,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截至12月12日,全县6212户房屋损毁户,其中3286户全倒户除683户通过租购房等形式安置外,其余全部建成一层
以上;其余房屋损坏户已全部修建好。

目前,全县25个乡镇已全部通过县住房重建验收工作组验收合格。

为了切实改善灾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我县在开展灾后住房重建过程中,按照中央及省、市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36个灾民住房集中安置点。

目前,城关镇“金鹰家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