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娱乐方式1
提高成 绩 人数/人 50
家长要 求 9
老师要 求 9
学习兴 趣 8
打发时 间 5
从众心 理 4
课外知 识
19
2
时间/小时
9、高中生每周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条形统计图
43—48 35—42 29—35 22—28 15—21 8—14 0—7 0 10 20 30 12 28 39 人数/人 40 1 1 18 5
外出调查 我们全组在11月19日放学 后分别在楼梯口、操场上和校门口 对高中生进行了随机抽查,发放调 查问卷共104份。
11
1、高中生是否感到学习压力过大人数扇形统计图
36, 35% 是 否 68, 65%
在接受调查的104名高中生中,感到 学习压力过大的有68人,约占总人数 的65%。
12
2、高中生是否感到学习困难较大人数扇形统计图
23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8题,约有57%高中 生上课外班的原因是为了提高成绩,所以 分数是学习压力大的一个成因。 但是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4题和第 5题,约有39%的高中生并不害怕考试, 约有79%的高中生没有感到家长对学习要 求过于严格说明考试和家长实际上没有造 成较大的学习压力。 另外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10题, 在接受调查的104名高中生中,甚至有15 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高中生的 兴趣爱好种类也不是很多,这也从侧面证 明了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的确实过大的。
0—7 人数/人 39
8—14 28
15—21 12
22—28 18
29—35 1
35—42 1
43—48
20
5
种类
10、高中生兴趣爱好条形统计图
无 15 36 14 17 19 14 31 10 20 30 人数/人 40
其他 上网 听音乐 阅读 游戏 运动 0
运动 人数/人 31
游戏 14
阅读 19
47, 45% 是 否 57, 55%
在接受调查的104名高中生中,感到 学习困难较大的有57人,约占总人数 的55%。
13
3、高中生是否感到作业过多人数扇形统计图
42, 40% 是 否 62, 60%
在接受调查的104名高中生中,感到作 业过多的有62人,约占总人数的60%。
14
4、高中生是否害怕考试人数扇形统计图
3
目的和意义
如今,高中生有太多繁重的课业,几乎 没有时间来自由支配。过度繁重的课业 以及考试和考试分数,都使高中生有很 大的压力,而所谓的兴趣班也成为了各 大主科的预习班、补课班和提高班,更 是压缩了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我 们却没有时间来缓解压力,因为学习占 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更没有时间来 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渐渐失去了 对于兴趣爱好的热忱。于是我们决定研 究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情况。
41, 39% 是 否 63, 61%
在接受调查的104名高中生中,害怕考 试的有41人,约占总人数的39%。
15
5、高中生是否感到家长对学习 要求过于严格人数扇形统计图
22, 21% 是 否 82, 79%
在接受调查的104名高中生中,感到家长对 学习要求过于严格的有22人,约占总人数 的21%。
22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2题,约有55%的高中 生认为学习困难较大,所以学习难度较大 是学习压力大的一个成因。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3题,约有60 %的高中生认为作业过多,可以说作业过 多是学习压力大的一个成因。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7题,约有94 %的高中生所上课外班是主科的课外班, 但根据第10题,仅约有2%的高中生兴趣爱 好为学习,所以上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 外班是学习压力大的一个成因。
组长:陶钰 组员:郝梦蝶 周永超
汪鹏祥
李坤
杨奇凡 徐文飞 马江涛 庞敏 张华坤 雍少鹏 徐伟 吴疆城
2
研究背景
如今,高中生有太多繁重的课业,几乎没 有时间来自由支配。过度繁重的课业以及考 试和考试分数,都使高中生有很大的压力, 而所谓的兴趣班也成为了各大主科的预习班、 补课班和提高班,更是压缩了我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但是我们却没有时间来缓解压力, 因为学习占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我们更没有 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渐渐失去 了对于兴趣爱好的热忱。于是我们决定研究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情况。
27
29
30
31
研究性学习活动感受
高二(15)班 杨奇凡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 自开学到现在,全班每个组都已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 和全新的感受。 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我们选择了似简单却又 挺麻烦的课题— 。说它简单,其实也就是查资料而已。但是,真是搞 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的资料,还必须有针对性,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 但是它也转变了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 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 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 其次,促进同学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 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 程中反映出来。我们的组长,虽然有时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但是在犯了错误后敢于认 错,并且接受组员的建议,有这样的组长是我们成功的一大因素。我想,组长不仅仅是 一种责任,还有组员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 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 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 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 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其他 化学 物理 英语 数学 语文 0 20 40 60 65 人数/人 80 71 27 60 63 78
语文 人数/人 65
数学 71
英语 78
物理 63
化学 60
其他 27
18
原因
8、高中生上课外班原因条形统计图
课外知识 从众心理 打发时间 学习兴趣 老师要求 家长要求 提高成绩 0 10 20 30 40 2 4 5 8 9 9 50 人数/人 50
听音乐 17
上网 14
其他 36
无 15
21
研究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中的第1题,约有65%的高中生认 为学习压力过大。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第6题的计算,可以 得出高中生每周上课外班的平均时间约为6个小 时。再通过对高中生每周上课和写作业时间的 计算,可以得出高中生每周的学习时间约为53 个小时。而根据对调查问卷中第9题的计算,可 以得出高中生每周休息和娱乐时间约为14个小 时。这两个数值的比约为3.8,也就是说高中生 每周学习时间约为休息和娱乐时间的3.8倍。所 以学习时间过长而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较少是学 习压力大的一个成因。
4
成员分工
问卷调查:全体组员 数据整理:张华坤 庞敏 杨奇凡 雍少鹏 周永超 幻灯片制作:陶钰 徐文飞 摄影:徐伟
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 主要针对高中生自我对 压力的感受、学习时间、休息和 娱乐时间以及上课外班的情况进 行研究,最终得出高中生压力的 总体情况。
6
研究内容
二 子课题 (1)高中生对学习压力的感受 (2)高中生对学习困难的感受 (3)高中生对作业量的感受 (4)高中生对考试的感受 (5)高中生对家长学习要求的感受 (6)高中生每周上课外班的时间 (7)高中生所上课外班的科目 (8)高中生上课外班的原因 (9)高中生每周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10)高中生的兴趣爱好种类
7
8
一:是否认为当今学习压力过大 A是 B否 C一般 二:是否感到学习困难 A是 B否 C一般 三:是否感到作业过多 A是 B否 C一般 四:是否害怕考试 A是 B否 C一般 五:是否感觉家长对学习要求过于严格 A是 B否 C一般 六:每周上课外班时间
A0 B1~3
七:所上课外班科目 A数学 B英语 C物理 D化学 E其它 八:上课外班原因 A提高成绩 B老师要求 C家长要求 D自己兴趣 E打发时间 G从众心理 九:每周休息和娱乐时间 A0~7小时 B8~14小时 C15~21小时 D22~29小时 E30~37 小时 F38~45小时 G45小时以上 十:你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A运动 B听音乐 C看书 D游戏 E其他 F无
郝梦蝶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 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 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 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 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 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 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 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 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 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 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 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 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 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 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 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否则我 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 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 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 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 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 的最大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 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陶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