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用维勃时间(s)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 土拌合物稠度,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 定,维勃时间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
2 术语、符号
2.1.3 塑性混凝土 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 流动性混凝土 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标准修订背景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及之 前几版,对我国混凝土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该标准 始终没有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按照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来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当前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土木工程界公认 的首要问题,很多工程的破坏和失效,不是由于混凝土强 度不够,而是由于混凝土在各种严酷环境下因耐久性不足 而引起的破坏,因此,以往只根据水灰比定则按照强度要 求进行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使得实际工程的混凝土难以 满足耐久性和长期性能要求,有些工程在验收时为优质工 程,但使用几年以后就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报废失效。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3 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及其它力学性能、拌合物性 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的规定。
(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 技术领域已被普遍接受。 )
2.1.13 水胶比 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国内外已经普遍采用水胶比取代水灰比。 )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 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1水胶比 5.2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5.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5.4砂率 5.5粗、细骨料用量 6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和确定 6.1试配 6.2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7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1抗渗混凝土 7.2抗冻混凝土 7.3高强混凝土 7.4泵送混凝土 7.5大体积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解析与研讨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公告 第 991 号
现批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为行业标准, 编号为JGJ 55-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2.5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同时废止。
2.1.5 大流动性混凝土 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用坍落度可以合理表示具有塑性或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坍落度等级划分应符合 表2.1.3~2.1.5的规定。 )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 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10 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 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未注明尺寸)
2 术语、符号
2.1.11 胶凝材料 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 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7 抗冻混凝土 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 高强混凝土 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 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 凝土。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4月22日
标准修订背景
混凝土作为一种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建 筑结构材料,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和发 展,各种混凝土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混凝土技术正在向着提高强度、耐久性、 工作性和节省资源、能源的绿色高性能混 凝土方向发展,混凝土标准规范是对这种 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集中体现。
1 总则
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 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 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 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关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方法,是混凝
土生产、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 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 术语、符号
2.1.1 普通混凝土 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 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 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 混凝土。
只有将按照强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和按照耐久性要求 设计配合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工程的可持 续发展。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与2000年以后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2、增加并突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规定; 3、修订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 4、修订了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的胶砂强度取值以及回归 系数αa和αb; 5、增加了高强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 6、增加了高强混凝土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