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
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
小结 极 地 地 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说一说
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地区 北极 南极
气候
风速
气候寒冷,降 水较丰富
气候严寒,降 水稀少
风速较小 风速很大
代表动物
北极熊 企鹅
主要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 煤、铁等
铜、铁等矿产资 源;淡水资源;
2.《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2)个人行为 低碳生活……
探究活动:
面对世界资源越来越短缺,极地地 区的资源是否要开发利用?
1.海陆分布 独特环境
南极: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酷寒、烈风
2.极地研究 我国科考站
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极:黄河站
丰富的自然资源
3.极地的环境保护
1、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黄河站
保护极地,人人做 起,小事做起
2、丰富自然资源
南极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陆
2000米
南极洲大部分被平均厚度2000多米的冰层覆盖, 地势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地区—“白色沙漠”
资料: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陆中部地
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 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
酷寒
干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烈风
1、丰富自然资源
2、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黄河站
酷寒
烈风 极地环境保护
保护极地,人人做 起,小事做起
探究1: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企鹅先生打算5月份,带家人到海边晒太阳。请看一段vcr,请你帮 助企鹅先生决定5月份是否适合出行呢?为什么?
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 4-10月是寒季(极夜) 11-3月是暖季(极昼) 那北极呢?
。长城站
中山站 。 昆仑站
3.昆仑站:2009年2月
2009年1月建成第三个南极科考站 ——昆仑站(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南极科考站:
沿海 内陆
。长城站
中山站 。 昆仑站
2004年7月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在新奥尔松落成
三、自然资源的大宝库
1.世界最大淡水库
占世界淡水70%
动物
全球变暖
人类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国际合作
1959 年12月,签订了《南极条约》 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2)作为科考人员 将日常垃圾,处理得当,不能 随便扔掉或者烧掉
(3)个人行为 低碳生活……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理一理 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 北极:
酷寒 科学考察极地 烈风 1、科学考察站: 干燥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 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 地区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 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极地科考的价值。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 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 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 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 “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 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 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 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 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 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 地球的历史状况。
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
落成。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 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 昆仑站正式开站。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长城站
想一想: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 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为 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 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中山站 昆仑站
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
黄河站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黄河 站。搜集有关材料,简 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 重要意义。
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形成干燥的“白 色沙漠” 。
极地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
防
雨
寒
衣
衣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探究2:极地大冒险
假设同学们,作为 科考队的一员,将要进行 一次极地冒险活动 ,一 探究竟……
探究2:极地大冒险
团队合作:
1.确定出发日期:A:1-2月 B:5-6月 (第93页) 2.各队在极地地图上找到驻扎地 ,完成各队的任务: (1)长城队: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第92页) (2)中山队:南极有哪些海洋生物?(第94页) (3)昆仑队:南极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第96页) (4)黄河队:北极有哪些能源资源和生物,在北极进行
北极:严寒、降水少
长城站 科学考察的宝地: 中山站
昆仑站
环境保护:保护极地 ,人人有责
谜语: 一个大胖子,身穿黑褂子, 总忘系扣子, 露出白肚子。
(打一种动物)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地区分别由哪些 大洲大洋组成的呢?
陆包洋
洋包陆
理一理
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 北极:
科科学学考考察察极极地地
2000米
南极洲大部分被平均厚度2000多米的冰层覆盖, 地势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
资料: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陆中部地
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 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
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形成干燥的“白 色沙漠” 。
理一理 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 北极:
科学考察极地
酷寒
干燥
烈风
1、丰富自然资源
2、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黄河站
酷寒
烈风 极地环境保护
保护极地,人人做 起,小事做起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
北极因纽特人
酷 寒
南极科考人员
海象
极地地区
南极:地势高、严寒、干燥 独特的自然环境:
了哪些研究工作?(第97页)
大陆漂移假说
南极的“绅士”—企鹅
海豹 海象
磷虾
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
钻取冰岩芯的方法,得到 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 料,进而了解远古环境,解开 地球上的未解之谜。
冰雪中酣睡的北极熊
美丽的北极狐
北极的爱斯基摩人
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
深 海 取 样
采 取 雪 样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
14级台风的风速:45米/秒 南极最大风速:100米/秒
合作学习
完成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比较表
地地区区 北北极极
平年均平气均温 气温
-18℃
南南极极
-50℃
平平均均风风速速 10m/s
17~18m/s
年年平平均均 降降水水量量 100~ 250mm
55mm
南极地区:严寒、烈风、干燥 北极地区:严寒、烈风
形态 海洋
平年均平气均温 气温 -18℃
代表 动物 北极熊
陆地 -50℃ 企 鹅
平均风速 10m/s
17~18m/s
年平均 降水量 100~ 250mm
55mm
活动:说说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1.读南、北极地区图,说 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 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 大洲的名称。
2.读图10.5,比较南、北 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 极端最低气温。
酷寒 烈风
极地环境保护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黄河站
保护极地,人人做 起,小事做起
2、丰富自然资源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臭氧层是保护地球,过 滤来自宇宙的太阳的辐射。 但是由于近现代严重的空气 污染,特别像有氟利昂的冰 箱的使用,氟利昂可以破坏 大气的臭氧层,出现了南极 黑洞。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
。长城站
1985 年2月我国建成首个南极科考站 ——长城站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
。长城站
2.中山站:1989年2月
中山站
1989年1月建成第二个南极科考站 ——中山站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南极科考站: 1.长城站:1985年2月 2.中山站:1989年2月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 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 气、煤、铁等资源的发 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 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也越来越频繁。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 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 地上。 ◎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 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 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 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 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极地地区
一、极地的海陆位置 二、极地地区的环境、科研考察、自然资源 三、极地地区环境的保护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地区的范围 和海陆位置?
北美洲
印度洋
北冰洋
南极洲
大西洋
陆包洋
洋包陆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
观察南极、 北极气温
南极比北极 气温要低的多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南极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陆
16个人、机动雪橇3台、19匹小马 挪威 弗雷门号 船长阿蒙森及船员 8个人、99只狗 故事: 成为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 比赛结果: 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赢了。
极地景观
对于我国,北极地区和我国的环境变化影响是相当大的; 尤其全球变暖对北半球来说,将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