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5届 )题目: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系(部):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秘、专升本)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合作导师:职称(学位):完成时间: 2015年月日池州学院教务处制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2015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3)(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3)(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及方法 (4)(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5)二、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6)(一)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6)(二)档案信息化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现状 (7)三、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7)(一)档案信息化受到体制机制制约 (7)(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完善 (8)(三)档案管理资金投入有限 (8)(四)档案信息远程共享还未建立 (8)四、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瓶颈问题的方案 (8)(一)巩固和完善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 (8)(二)规划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 (9)(三)整合完善统一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体系 (10)(四)推动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远程查阅共享体系 (10)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摘要电子档案作为电子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了档案管理当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纵观我国的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虽然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在前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等进行概述,然后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包括档案信息化的概念、档案信息化的原则及方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

接着重点分析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策略。

经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档案信息化受到体制机制制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完善、档案管理资金投入有限以及档案信息远程共享还未建立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巩固和完善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规划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整合完善统一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体系、推动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远程查阅共享体系等策略进行解决。

关键词:电子档案;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AbstractElectronic record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records management among.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cords management, although the current file information achieved some succ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Based 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electronic records and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were studied. Firstly, in the preface to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such as an overview, and then fil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verview,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archive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chives main content etc. analysis. Then it focuse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issues raised for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After analysis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on file information mainly constrained by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imperfect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and archival information limited funding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remote sharing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 unified file system information 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mechanism for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of complete unified technical support and financial security system,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unified remote access to archiv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resolved.Keywords: electronic archives; file inform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当中,提高了行业工作效率以及发展速度。

档案信息化是当前的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的重要突破。

当然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当中,信息化技术一方面为档案管理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

基于此本文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等信息进行收集、考察、分析和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现象和状态进行调查,为本文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资料。

从而得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内部和外部现有的各种文字信息、情报资料、媒体的宣传报道和历史资料。

然后具体结合当前的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针对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等信息,分析当前我国的档案信息化面临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改善的措施,从而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很多省市机关以及企业都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进行具体的研究之前,本文首先对电子档案的概念、档案信息化的概念、档案信息化建设原则和方法以及主要的内容等进行分析:(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把人类从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带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信息社会,即由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期间的转变过程,人们称之为“信息化”。

信息化表现为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西方社会进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等概念。

我国于1997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实现信息化要构筑和完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等六个要素,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又增加了信息安全要素。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及方法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一是坚持政务主导。

和其他领域的电子政务建设一样,事实上的建设模式上无非是技术主导和政务主导两种。

以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为代表的电子政务领先国家大都采用“业务”主导的建设模式。

而在我国,无论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理念,还是提出的“需求主导”、“应用主导”建设模式,都昭示着技术对政务的渴望,核心是技术主导,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电子政务发展的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等“四重四轻”现象和“信息孤岛”问题存在的根源。

坚持政务主导,即是强化政务统筹协调推动作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由单纯的“外力推动”向“内力趋动”转变,进而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工作以及其他部门业务工作的一个环节,成为全部档案工作人员以及全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之一。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之所以会存在“档案数字化”这项工作,一方面在于存量档案的传统载体需要进行异质,另一方面则在于现行的增量档案在源头没有进行数字化工作或者工作不规范。

如果说第一方面情况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那么后一方面情况则应尽早改变以免其成为新的“历史因素”。

档案数字化这项工作不仅是一种“新补救”举措,浪费资源,还在于档案数字化过程的“非源头性”特点导致的档案“非原件化”造成数字化产品失效。

因此,应尽快改变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建设、应用主体缺位、越位、易位现象,以“人”这个“事”的载体为中心开展工作。

三是坚持突出应用。

突出应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需要审时度势,客观分析需求所在和关键应用内容,冷静判断技术发展状况、人员应用能力和档案应用效力,自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置于法制、技术、区域环境背景之下,在大局下行动,在实效上下功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