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黄土的湿陷性及其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黄土的湿陷性及其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采用 素土 时 , 一般 选用 粉质粘 认 为黄土 中含有 很 多可溶 盐 , 当含 水量 较低 时 , 可溶盐 处 于 晶体 用 。垫层 法一般采用 素土或灰 土 , 其有机质含量不 能大于 5 , % 且不 能含有其 他特殊 性土 ; 用 采 状 态 , 土颗粒起粘 结作 用 ; 当受水 浸湿 后 , 对 而 可溶 盐溶 解 , 粒 土 , 土
1 黄 土 湿 陷性概 述
黄土 的湿陷性主要是指黄土在一 定压力 作用 下 , 水浸 湿后 下 沉 。 受
发生显著 的承 载力 降低 和附加 沉 降现象 。湿陷性 黄 土在 天然 湿 3 黄 土湿 陷性地 基处 理
度 下具有很好 的结构性 , 很高 , 强度 抗压缩 性很好 ; 由于其欠 压密 对湿 陷性 黄土的地基 处理 , 范规定 : 规 甲类 建筑 进行地 基处 性, 一旦受水 浸湿将发生强度骤降和变形 突增 , 常发生基坑下沉、 建 理 , 采取消除地基 全部 湿陷量 、 基础底 面放 置于非 湿 陷性黄 应 将 筑 裂缝等工 程危 害 , 已越来 越 多地 引起 国 内外 工程 师们 的关注 。 土层 、 采用穿透湿 陷性黄 土层 的桩基 三者措 施之 一 ; 乙类建 筑进
一般不 高。随着含水量增 加 , 中粘结水 膜变厚 , 土 隔开 阴 阳离子 , 使土粒 片或局部处理 。该 法地 基处理质量常用压 实系数来 衡量 , 大 于 3m的垫层 , 压实 系数应 大于 9 % ; 5 大于 3m厚 的垫层 , 其压 分开, 产生 湿陷。胶体不足假说 : 认为 当土 中含 有足 量胶体 时 , 由
黄 土地基处理方式 的技术 要求及适用范 围, 并结合实例对孑 内深层 强夯法的应用作 了具体说 明以指导实践 。 L 关键 词 : 湿陷性 黄土 , 垫层 法 , 挤密法 , 强夯法 中图分类号 : U 4 T 44 文献标识码 : A 作用 , 胶凝物质 溶解 , 粒问摩擦 减小 , 使土 的结构 强度 降低 , 产生
黄 土 的 湿 陷 性 及 其 常 用 地 基 处 理 方 法 分 析
王 振 福
( 山西 晨 辉 商 品混 凝 土 配 送 有 限 公 司 , 山西 晋 中 000 3 60)
摘
要: 简要介绍 了黄土湿 陷性 的定义 , 陷性黄 土的分布及黄土 湿陷机理 , 湿 分别 阐述 了垫层 法 , 密法 , 挤 强夯法等 常见 的湿陷性
经济 、 合理 的方法 。 蒸发过程 中 , 土粒 在砂 粒周 围形成 絮凝 结 构 , 支托 砂粒 。当水 进 选用最适宜 、 垫层法 : 垫层法就地取材 、 因地制 宜 , 于浅层地基 处理较 实 对 入土 中时 , 支托被 分散 , 粒 问作 用 削弱 , 土 产生 沉 陷。溶 盐 假说 :
第3 8卷 第 2 4期 20 12 年 8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 TURE
Vo . 8 No 2 13 . 4ຫໍສະໝຸດ A g 2 1 u. 02
・8 ・ 7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2 2 —0 7 0 10 — 8 5 2 1 )4 0 8 . 2
湿陷性黄土分 布非 常广泛 , 在我 国的山西 、 陕西 、 甘肃 、 南、 河 山东 、 行地基处理 , 在非 自重湿 陷性场地 , 湿陷性土层的处理深度不应小 辽 宁、 新疆 、 宁夏等部分地 区均有黄色或褐黄色湿陷性黄土分 布。 于地基压 缩层深度的 2 3 在 自重湿 陷性场地不应小 于湿 陷性 土层 /,
体积配合 比一般 用 2 8或 3 7 土料用 粉质粘 土 , : :, 石灰 用 粘 结作用消失 , 土产 生湿 陷。水膜 楔人假 说 : 为含 水 量较 低 灰 土时 , 黄 认 新鲜 的消 石灰 。该 方法 处理湿陷土层厚度约 lm一 可进行整 3m, 时 , 之间结合水膜很薄 , 颗粒 颗粒之 间静 电 引力 很强 , 土强度 较 黄
2 黄 土湿 陷机 理
引起 黄土湿陷 的两 大基本 条件 是荷 载 和水 。于是很 多 学者
厚度的 2 3 对于丙类建筑 , 照湿陷程度进行不同程度 的处理。 /; 按
处理湿 陷性黄 土除了采用穿 透湿陷性土层 的桩基 外 , 常用垫
挤密法 、 强夯法 、 浸水法 、 单液硅 化或碱液加 固法 、 内深层 孔 从这两方 面出发 , 从物 理 、 化学 、 力学等方 面对湿 陷机 理进行 了解 层法 、 应 释 。毛细管 假说 : 为土粒 聚集 在砂 粒之 间 的孔 隙水 中 , 认 在水 分 强夯法等 。进行地基 处理 时 , 根据 场地 情况及 各方 法 的特点 ,
其他 甲 、 乙类建筑采用挤密法时需进行试验取得 土粒间 可溶盐 析出 , 形成胶体 , 阻碍 了上面 土体 对下 面土体 的 压 不宜采用挤密法 , 必要 的参数再进行 地基 处理 。该方法处理湿陷土层厚度约 5m一 密 作用 , 黄土成 为欠 压 密 结构 。 当受水 浸 湿后 , 使 胶粒 溶 解 , 使 5m, L 采用沉管 、 冲击 、 夯扩 、 爆扩等方法成孔 , 黄 土产生 下陷 。结 构学说 : 为黄 土具有 架空 体系 , 连接 强度 1 可采用三角形 布孑 , 认 其 孔 内再 回填素土或灰 土。填 土压 实系数一般不应小 于 9%。检验 r 7 主要 源 于毛细管力 、 双电层 引力 、 间摩擦 及胶 凝物 质 。当含水 粒 检测孔数不应小于总孔数 的 2 。 % 量 增加 时 , 毛细管 力减 弱 甚至 消失 、 电层 引 力下 降 , 双 由于 水 的 时 ,
7 于其膨胀作用不 会使 土体 产生 湿陷 ; 而胶 体不 足 时 , 导致 湿 陷 实 系数应 大于 9 %。 将 挤 密法 : 一般地基土 的含 水量 大于 2 %、 和度大 于 6 % 时 4 饱 5 发 生。欠压密理论 : 认为在 干旱 、 雨 时 , 土 中水 分蒸 发 , 少 黄 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