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全球化首先是指(B )。
A.政治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C.军事全球化 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多项选择题3.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ABCD )A.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持续的互动名词解释4、社区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5、社区问题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6、简述社区的定义和基本要素答:社区定义: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基本要素: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7、简述社区问题的内容答:社区问题内容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区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论述题8、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的功能答:当代城市社区功能(1)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的融合(2)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选择(3)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弱化(4)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强大(5 )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的外部依赖(6)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多元化9、论述社区的社区问题解决机制答:社区化社区问题解决机制:(1)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2)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3)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作业二单项选择题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B)。
A.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B.城市基层群众居民组织C.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D.城市最基层政权形式2.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B )。
A.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B.乡(行政)管理体制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D.乡政村管理体制3.1989年,(C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联合国开发署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世界银行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项选择题4.法国学者玛丽-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 )。
A.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B.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C.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D.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5.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ABCD )。
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名词解释:6、社区组织是指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表现形式7、社区服务是指以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为主,以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外援为辅,以服务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目的,以居民的互助、互利为手段的向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简述题8、简述社区问题的内容答: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社区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它是指社区中存在的部分群体主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过程导致的群体对社区主流的价值、利益和行为方式的偏离和越轨行为。
(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主要指社区中存在的对少数群体的孤立和社会排斥、把他们限制在主流生活之外的现象。
(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
(4)社区环境问题。
它是指社区的物质环境污染、肮脏,社区治安环境的混乱,社区经济环境的萧条,社区的社会环境孤立矛盾等现象。
(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
(6)社会解组问题。
它是指社区组织严重的分解、社区秩序剧烈变动、社会行为严重对抗、社会生活的破坏等问题。
9、在社会学中,关于社区问题的归属有几种理论模式?答:在社会学中,关于社区问题的归因理论有:(1)社会病态论。
认为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分健康的状态和不正常的病态状况,社会问题就是一种病态表现。
(2)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就是失去规则,解组有三种形式,即:无规则;文化冲突;崩溃,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
(3)价值冲突论。
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所以对同一问题的价值观点和立场就不同,这就会对某一类社会行为进行争论和冲突。
(4)行为偏差论。
认为社会问题是某类行为或状况违背了社会规范的期望,是一种偏差行为。
(5)标签理论。
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所在,至于行为和社会现象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
(6)社会构建论。
强调社会问题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7)社会冲突论。
把社会问题归因为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阶级黎以冲突,必须通过经济制度改变来调整阶级关系,进而调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10、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点有哪些?答:(1)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
统治的权威中心:一定是政府机关治理的权威中心:不一定是政府机关;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治理的主体: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即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公私合办的机构;治理是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
(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统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治理:多元的、可以互动的。
(3)管理的范围不同:统治: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治理:可以是特定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
(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统治: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以强制为主,可以使用暴力手段;治理: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以自愿为主,靠的是体现着共同目标的主动精神。
论述题11、论述社区问题解决机制答:一般来说,社区问题的解决需要这几个因素的配合:(1)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
民居参与是社区发展的灵魂,如果没有居民参与,单靠外部援助和国家计划干预来提升社区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不能带来持久的社会问题的解决。
(2)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
倚重社区内在资源优势,发挥社区传统的力量,造福社区居民的利益,这是社区发展的根本所在。
(3)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12、论述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历史的改革过程。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强制性导入新的制度安排,对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进行了强有力的彻底改造。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58年以前实行的是乡管理体制,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家开始在区、县之下设立乡或者行政村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管理组织。
乡或者行政村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乡或行政村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需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任命,其主要职责是上传下达。
乡(行政村)建立后,继续引导农民由互助合作组转向农业生产合作社,接着又转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鼓励农民进行互助合作。
2)1958—1983年实行公社管理体制。
1958年以前实行的乡管理体制及合作社的发展为人民公社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958年,中共决定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升级为大规模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将国家行政权力与乡村社会的经济组织结合在一起,行驶乡镇政权职能,形成了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体系,人民公社是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真正实现了政社合一。
其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给我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灾难。
3)1984年以后,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新体制开始重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的使有权交给农民,对农村政治和社会领域形成巨大的冲击,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1983年,政社分离,重建乡政府的同时,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开始设立。
建立在村民自治基础上、以乡政村治为特点的乡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其特点是:乡镇成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组织的同时,其下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作业三单项选择题1、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B )。
A.标签化理论B.正常性理论C.人道主义理论D.社会关系网络2、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B )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3、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B )选举产生。
A. 村民代表会议B. 村民直接C. 村民代表会议D. 村民小组代表会议多项选择题4、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ABC )选举产生。
A.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B.每居民户派代表C.居民小组推选代表D.全体居民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ABC )选举产生。
A.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B.每居民户派代表C.居民小组推选代表D.全体居民6、我国城乡社区民主自治的基本方式是(ABCD)A. 民主选举B. 民主决策C. 民主管理D. 民主监督7、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BCD)A. 民间调解B. 法制教育C. 流动人口D. 社会矫正名词解释8、社区党建:是以街道中国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社区共产党组织为主体,由社区居委会等自治组织配合由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内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加的区域性党建工作。
9、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社区实行村民自治的组织,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实施机构。
10、社会服务:是指以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为主,以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外援为辅,以服务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目的,以居民的互助、互利为手段的向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
简答题11、社区党建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什么?答: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1)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2)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3)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
(4)采取各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管理。
12、简述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内容方式。
答:(1)民主选举是指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除此之外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指定、委派村民委员会成员。
(2)民主决策是指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事项和村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按多数人的意见办理。
(3)民主管理是指对村内的社会事务、经济建设、个人行为等的管理要遵循村民的意见,在管理过程中吸收村民参加,并认真听取村民的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