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备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Building Engineering 课程属性:选修课学时:学分:2.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
力学B 后续课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
学
适用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一、课程简介
建筑设备是建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建筑设备课程包括了暖通空调、给排水与电气等专业知识,是三个专业的部分知识的糅合。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备的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是由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通讯等相关工程所构成的综合体。
建筑设备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信息畅通的生活与生产环境而开设的一门建筑技术类专业课程。
建筑设备是房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及生产设备的相互协调,一个房屋从规划设计施工,必须综合地、协调得进行,以求建筑物达到使用的标准,使其功能完善并协调一致。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既具建筑节能的意识能力,又具有工程意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是系统地介绍建筑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等方面的设计计算,设备系统形式、工作原理、设备布置及选用等内容。
本课程理论授课采取“演绎法”、“归纳法”、“案例导入式” 等教学方法大班授课。
通过课堂学习,具有综合考虑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能够合理处理各种管道、设备与建筑之间设计与施工中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设备图纸识别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单元:城镇给水工程(建议学时数: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用水标准与用水量、水源与取水工程、给水管道、配件及设备。
2、能力培养
给水管道、配件及设备。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用水标准与用水量。
【难点】
用水量的计算。
第2单元:建筑给水工程(建议学时数:5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给水管网计算、给水调蓄与增压及设备。
2、能力培养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给水管网计算及布置。
【难点】
给水管网计算。
第3单元:消防给水工程(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能力培养
消火栓系统。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消防系统分类应用。
【难点】
消火栓给水系统原理。
第4单元:建筑排水工程(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排水系统、排水管网计算及布置、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能力培养
排水管网布置。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排水管网计算及布置。
【难点】
排水管网布置。
第5单元:采暖系统与分类(建议学时数: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辐射采暖系统各自的特点和应用类型。
2、能力培养
热水采暖系统。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归纳法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各种采暖系统分类与应用。
【难点】
各种采暖系统分别应用类型。
第6单元:采暖负荷与采暖设备(建议学时数:6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采暖热负荷计算、采暖管道计算、散热器的计算及布置、采暖管网布置。
2、能力培养
采暖管网及散热器布置。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采暖管道计算及散热器的计算。
【难点】
采暖管道计算。
第7单元:建筑通风(建议学时数: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自然通风概述、机械通风形式及选择、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2、能力培养
机械通风形式及选择。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归纳法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通风的基本原理。
【难点】
通风的基本原理。
第8单元:空调(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空调系统的分类、空调房间风口设置及气流组织、空调冷源及制冷机房。
2、能力培养
空调系统的分类。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空调设计的方法。
【难点】
空调设计的方法。
第9单元:建筑防振防火排烟(建议学时数: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建筑防振基本方式、建筑防火设计、建筑排烟设计。
2、能力培养
建筑防火设计。
3、教学方法
演绎法、归纳法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重点】
建筑防火排烟的基本方法。
【难点】
建筑防火排烟的基本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课程的考核方式:出勤(10%)+课堂提问(10%)+平时作业(10%)+ 期末考试(70%)
评分办法:
1.课堂点名出勤情况,每次点名计5分,共计20次;
2.课堂提问是课堂的问题解决表现与表达中的成绩,累积发言次数,一学期发言次数达到5次,计10分;依据发言的质量每次计分,以100分为满分,期末汇总求平均数;次数与质量分加权合计为课堂讨论的总成绩。
3.作业共4次,4次成绩以100分为满分计,期末取平均值。
4.期末考试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满分100分。
最终成绩以四项成绩按上面的比例加权后的成绩。
四、教材及相关资源
1、王继明. 建筑设备(第二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高明远. 建筑设备(第二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赵荣义. 空气调节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五、责任认定
1、大纲执笔人:
2、大纲审定人:
3、制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