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部分章节资料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部分章节资料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部分章节资料以下是我去年考试前总结的一部分资料,当时我和朋友分头总结的,现在只能找到这些章节的电子版的了,大家做个参考吧!第四章企业产值统计是企业统计最基本的内容,对于企业开展综合经济统计分析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有效的综合反映。

其次,企业产值是企业考核经济效益,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的基本依据。

而且,企业产值是企业编制计划和检查计划的依据。

此外,企业产值是计算本部门和全社会有关产值指标的基础。

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c,v,m c代表物化劳动移行价值,其中又分为c1和c2.C1为劳动手段折旧值,c2为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v为必要劳动价值,m为剩余劳动价值。

总产值(总产初)SNA总产出增加值(追加值)净产值(生产净值)包括(MPS净产值SNA生产净值)社会净产值在MPS又称之为国民收入。

在SNA,除了增加值以外,与MPS产值指标相对应,也有总产值和净产值两个指标。

其核算内容,包括劳务加之在内。

包括企业劳务工作量在内的企业总产值指标,称之企业总产出。

全社会增加值——企业增加值和非企业的增加值的总和,称之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计算内容上的平衡原则。

(二)核算方法上的主体原则,又称对象原则。

可以分为三种:产品法、企业法、工厂法。

(三)计算时空范围上的统一原则。

遵守规定的时间标准,遵守规定的空间标准。

(国土原则)企业工业总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最终有效成果的价值总和。

企业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企业法)。

工厂法是以整个企业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产的最终有效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进行加总计算。

企业工业总产值只计算企业最终成果。

企业内部不许重复计算。

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从全社会加总的角度来看,这部分产品的价值就发生了重复计算。

企业总产值包括如下几大部分:产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成品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一)成品价值:本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经检验合格并已包装入库,或者虽未入库,单已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称之成品。

作为成品,不管是否已经售出,也不管是自备原材料生产的,还是来料加工生产的,都应安全价计入总产值。

准备出售和已经出售的半成品,视同成品看待,亦按全价计入总产值。

企业自产自用设备和非生产用的产品价值,企业发外加工的成品价值,亦既定或者来料加工的成品价值。

(二)本期完成的工作性作业价值: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应按加工价值(包括工费和料费)计入总产值,不包括加工件本身的价值。

企业自行完成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大修理作业价值也包括在内。

(三)半成品、在职聘期末期初结存量的差额价值。

生产周期在半年以上的计算以上数额。

一般企业通常略而不计,是对一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加以计算。

SNA包括废品。

(一)(二)(三)项相加,即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按“工厂法”计算企业工业总产值指标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企业工业总产值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第二,企业工业总产值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第三,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不利于发挥企业增加前期生产工序的积极性。

作用:一是可以用来大只表明企业在报告期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二是可以反映企业时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反映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三是可以计算其他经济指标提供依据;四是可以变质投入产出表提供资料。

工业总产值—转移价值=企业工业净产值=v+m企业工业增加值构成为c1+v+m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别采用瑟汉发活分配法。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沿用mps口径。

用mps口径计算工业增加值,只需将工业总产值扣除工业物质消耗的价值。

我国要求按sna口径计算工业增加值。

(一)生产法——从工业总铲除中扣除工业物质消耗的外购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量的余额,其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消耗工业总产出=现价工业总产值(包括在制品、半成品起初差额)+废品、废料销售值工业中间消耗=工业中间物质消耗+工业中间劳务消耗工业中间物质消耗=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定货者来料价值+其他物质消耗价值工业中间劳务消耗=支付给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费用+利息支出物质消耗包括实物消耗和其他物质消耗劳务消耗包括非物质消耗和利息支出MPS 包括工业总产值(工厂法 c+v+m)分为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二)分配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即包括增值税也包括上缴财政的各种费用。

SNA (c+v+m)包括工业总产出——中间投入包括物质消耗(原材料,燃料)、劳务消耗和工业增加额(生产法)企业工业生产净值(v+m)=工业总产值—转移价值工业商品产值是指本期生产的可供销售并能取得经济收入的产品价值总和,其价值构成与工业总产值相同为c+v+m,是工业总产值中的可供销售的部分。

内容包括:(1)用本企业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2)用定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即产品价值扣除定货者来料的价值;(3)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工具模型和水电气的价值;(4)对外企业已经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从商品产值的构成内容看,它和总产值的口径基本相同,但是存在一些差别,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工业总产值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和工具模型价值期初期末的差额,而商品产值则不包括;其二是工业总产值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商品产值则不包括。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工业产品总值。

企业为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以及自制设备也应视同销售,这本们也作为销售统计。

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自己算上的基本区别在于:工业销售产值计算的基础是产品销售量,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机基础是工业产品生产总量。

企业农业总产值:就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农产品总量。

它是反映企业反映报告时期农业生产总产量的重要指标。

农业总产值采用“生产法”计算。

统计农业总产值,首先要明确计算范围。

我国农业泛指农、林、牧、副、渔五业。

农业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农业作物的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副业产值和渔业产值的总和。

企业农业总产量=∑(农产品实际产量*该种农产品价格)企业产值的具体计算方法:(一)种植业产值的计算,具体分为6大类:(1)粮食作物产值(2)经济作物产值(3)蔬菜及瓜类产值(4)茶叶、桑叶和果类产值(5)饲料、绿色作物产值(6)其他作物产值(二)林业产值的计算,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产值:(1)人造林木生长量的产值(2)林产品产值:指从人工栽培竹木生长的不经过看法竹木本身而采集到的各种林产品产值,要注意的是野生林木产品产值应列入副业产值内。

(3)采伐竹木产值(三)牧业产值的计算,具体包括如下四个部分产值。

(1)大小家畜的繁殖、增长、和增重产值(2)家禽繁殖、增长增重产值(3)活禽、禽产品产值:指不经屠宰而获得的各种畜禽产品产值。

(4)饲养其他动物的产值(四)副业产品的计算(五)渔业产品的计算企业农增加值=企业农业总产值—中间投入计算农业企业增加值,也可以收入法又叫成本法。

企业农业生产净值也可以用农业生产增加值扣除农生产性固定资产在报告时期的折旧额求得。

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又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

(一)计算企业生产净值的生产法:用生产法计算农生产净值,首先应计算农业总产值,然后从中扣除农业生产的物耗价值和农业生产劳务消耗。

(二)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分配法;就是依据农业生产净值的生产要素项目计算。

企业建筑总产值,又叫简直工作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净值产品总量。

在计算企业建筑总产量时,应注意如下四个特点:1. 建筑总产量的计算采用的是“产品法”。

2. 建筑施工活动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产品生产过程常常存在跨期现象,因此,建筑总产值的计算必须与本期投入劳动消耗相适应。

3. 与工业产品一样,建筑产品也具有实物和生产性作业两种形态。

但对建筑物的威胁和对某些生产设备的安装,则只计算器安装作业价值,不包括设备本身价值。

4. 建筑产品是企业进行建筑安装生产活动的有效成果。

按原预算工作量计算实际完成的产品价值量。

企业建筑总产值的计算:为简化计算,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只在年中进行一次性调整,而在平时则不考虑慈祥价值。

企业的建筑工作量分为自行完成工作量,委托外单位完成工作量,两者之和称为城建工程工作总量。

企业建筑增加值与生产净值:企业建筑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

利用收入法计算建筑增加值,和工业、农业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一样,都是从总产值中扣除中间消耗。

建筑企业计算物耗可以利用建筑安装工厂成本报表的资料。

在该报表中列出了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两大类。

企业的建筑生产净值,是企业在报告时期的建筑安装施工活动中心创造的价值,可以由企业建筑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求得 .企业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值统计:现阶段商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

企业的批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总产量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批发零售贸易、餐饮活动成果的货币表现,是企业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产品上的价值量。

企业批发零售贸易总产量=企业按销售价格计算的本期已售商品总额—按购进计算的本期售商品的总额(或)=企业本期商品流通费用+本期应纳税金+本期应得利润—本期对外支付的运费、邮电费。

企业批发零售总产量中不包括对外支付的运费和邮电费,是因为这两部分价值应记入运输业产值和邮电业产值。

餐饮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它同时从事餐饮加工和商业转售活动。

餐饮业总产值的计算必须分类进行;对饮食加工部分,应视同实物产品的生产处理,按销售产的全价记入产值,对食品、副食品、酒类、的转售部分。

则应视为商业活动,按批发零售贸易总产值的方法只计算转售商品的追加价值。

餐饮业总产值就是上述俩昂各方面的产值之和。

企业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生产净值,也可以分别采用“生产法”或“分配法”进行计算。

企业批发零售贸易增加值=企业批发零售贸易省净值+本企业经营性固定资产折旧企业交通运输产值: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量部分。

企业从事旅客运输,在SNA中也视同为生产性的经营活动,作为服务业的成果计算来无价值。

企业货运总产值统计:企业在报告期通过货物运输追加到物质产品中去的价值。

企业邮电产值:邮电企业主要从事两类业务:一是邮件传递,报刊发行和汇兑等邮政业务;二是电话,电报等电信业务。

从理论上来说,其增加值的计算也分为生产法和分配法(常用经营收入发)。

企业服务产值:国民经济可分为两大部门,即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非物质生产部门可以分为两类:即盈利性单位和非盈利性单位。

服务企业是指的是其中盈利性的经营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