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幼儿园环境创设

经典: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环境与课程互相生成
环境并非局限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 的许多因素,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课程的主 题也不是凭空产生,它是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产 生的。如《好玩的气球》,幼儿与节日环境相互作用产生
的。《秋天的树》,也是幼儿在观察秋天的环境中产生的 。
当一个主题活动进行时,教师可以及时将幼 儿对事物的观察所得,或者幼儿的作品与课程相 关的内容布置于环境之中。如,主题活动“春天真美
(三)自主性原则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也是幼 儿园一切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服 务对象。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尊 重幼儿在环境中的设计、支配、 管理的主体地位以及幼儿在环境 创设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 性。
(四)丰富性原则
幼儿园要为全体幼儿提供足 够的、多种多样的可供获取丰富 的知识信息、情感体验以及活动 技能等富含教育价值的物质条件。 做到“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 实现立体的空间利用、创造多样 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活动材 料。
丽”,可以把幼儿的美术作品“美丽的花朵”贴到墙上。
(二)环境是有生命的
留意幼儿园的环境,就能“阅读”到其中蕴含 的各种信息。
幼儿园的入口处,师幼制作的作品布置的环境;幼儿 的一日食谱;全体教师的照片,每个年龄班教师的照片等 。
班级门口,有家长园地(近期班级以及幼儿园的活动 内容,提醒家长近期应当注意的问题);幼儿表现或者趣 事的图画、照片或者文字记录;还有家长对幼儿园或者班 级的评价、意见和要求等。
安全的幼儿园环境是适 合幼儿发展的必备条件,只 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的 生命健康才能获得保障,才 能有可能获得自由、快乐的 发展
(二)适宜性原则
“发展”是幼儿阶段的第一要务, 幼儿园的所有物质条件都要从保 障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出发, 要与幼儿发展水平、年龄特点、 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相互匹配、 同步、协调,要能满足幼儿全面 发展的需要。
三、幼儿园环境包括的内容
环境:指围绕人类的外部世界。比如:大气 、水、土地、草原等。 幼儿园环境:指的是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 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 和。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1)人文环境:
幼儿园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指的是教 育观念和保教水平。包括幼儿园的传统和幼 儿园的园风园貌;办园指导思想;教职工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幼儿和幼儿的 关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等等。是人们身临 其中能够体会的一种氛围,看不见的,也称 为隐形环境。
班级的墙面,展示幼儿活动的照片、绘画作品等。 幼儿园的门厅、走廊或者窗户悬挂幼儿的手工作品。 每个班级的活动区域,摆放着师幼制作的各种玩具... 一目了然、形象生动,反映教师和幼儿的成长,幼儿 参与其中,也会重视劳动成果,也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园和 幼儿情况。
(三)尊重身处环境中的个体
幼儿。创设的环境要符合幼儿 的年龄特点。我们把幼儿园的大空 间分隔成小空间,营造家庭的氛围 ,让幼儿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七)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以最小的 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换取 最大的产出。体现空间使用的多 功能性和材料使用的多功能性。
(五)动态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具有“过程 性”、“变化性”和“生成性”。随 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而调整,随幼儿 兴趣热点的转移而调整,随活动主题 经验的拓展而调整,随幼儿认知能力 的提高而调整,随幼儿同伴互动的丰 富而调整。
(六)开放性原则
幼儿园物质环境应该在 空间、内容和参与者等方面 体现出开放的理念,形成开 放的理念,形成开放的幼儿 园环境系统,让幼儿在开放 的“生活世界”中自由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
“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 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 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
——蒙台梭利
一、《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要求
• 幼儿园环境教育宜引入“互动式”教育理念,以儿童为本, 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是我们开展环境教育实践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放 在首位,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动态性、灵活 性和开放性。积极提倡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 师幼与环境之间、幼儿与家长、社区之间的互动,重视幼儿 作为“资源人”的利用和价值,鼓励实践和创新,坚持融环 境教育的综合性,多样性,活动性,趣味性于一体采用自然 民主的方法,通过集中和分组、集体和个人、室内和户外, 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等多方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形成全新 的、立体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环境是幼儿园的第一眼
1、促进认知发展(如:自然角,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促进社会性发展(如:同伴互动游戏) 3、促进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隐性课程。 4、教师实施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 5、影响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集体氛围 活动气氛 园风 师幼关系 教师人格及风格
2)物质环境:幼儿园内所有室内外的活动
设施设备。包括房舍、庭院、运动游戏场、 绿地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幼儿园走廊、门 厅、活动室、午睡室、多功能室等的墙面、 窗户的装饰和布置;活动区域的设置。(可 见,也称为“显性环境”)
墙饰:教师和幼儿在幼儿园活动室、寝室、走廊、 围廊等墙面上进行的符合幼儿生活的游戏和学习的 装饰和布置。
(四)注重环境之间的共融
幼儿园环境身处于社区环境以 及整个社会的大的文化背景之中, 同时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教育资源 的一部分,与幼儿园的课程也是相 辅相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抛开文化 、社区以及课程等环境因素。
五、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安全性 适宜性 自主性 丰富性原则
区域: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幼儿的游戏和 学习活动,创设设计多种职能领域的区域。(语言 表达区、艺术表现区、玩沙玩水区等)教师提供相 关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和学习的区域。 如小班的娃娃家、医院,自然角,图书角。
四、当代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
(一)环境与课程互相生成 (二)环境是有生命的 (三)尊重身处环境中的个体 (四)注重环境之间的共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