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都地铁一号线1期工程火车北站基坑监测方案
成都地铁一号线1期工程火车北站基坑监测方案
7)、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变形监测:根据施工情况确定
8)、围护结构钢筋应力监测:10个点位
9)、孔隙水压力监测:6个点位
10)、地下土体压力监测:6个点位
4.2监测控制标准
依据工程类别、结构形式,结合有关规定、规程,确定监测管理基准值作为监测控制标准。
1)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地表沉降控制标准一般沉降值为21mm。
1)、围护体定向水平位移监测(侧斜);18孔
2)、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28个点位
3)、钢支撑轴力监测;按规范要求取不低于支撑总数的30%;
4)、地下水位监测:水位井共15口
5)、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共31个点,在火车站商场处加密
6)、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在火车站商场靠近基坑侧布置间距15米
2)、为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使用提供实时数据,是优化设计、施工的主要手段。
3)、为理论验证提供对比数据、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4)、积累区域性设计、施工、监测的经验。
4、监测工作的内容与控制标准
4.1监测内容
根据成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说明,本基坑需进行以下项目的监测。
序号
监测项目
仪器监测精度
量测频率
限值
测点布置
上报频率
备注
1
围护桩顶部水平位移
±0.4mm/Km
基坑开挖期间每天两次,浇注底板后每周两次,浇注完中板后每周一次
25mm
在冠梁施工时埋设监测点
一周一次,达报警值及时上报
2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
±0.4mm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每两天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两次
7.1人员组成
7.2监测组织机构及监测体系
7.3监测数据管理
7.4监测信息反馈
8、观测原则及报警值
8.1观测原则
8.2报警值
9、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成都地铁一号线1期工程
火车北站土建工程监测方案源自1、工程概况1)、地铁火车北站是地铁1号线与规划地铁5号线的换乘站。地铁1号线火车北站位于成都市对外交通枢纽火车北站以南、二环路以北的火车站站前广场东侧,呈北偏东走向;规划地铁5号线火车北站位于广场南侧,呈东西走向。1号线与5号线车站在广场东南角交汇换乘。
成都地铁一号线1期工程火车北站基坑监测方案
成都地铁一号线1期工程火车北站土建工程
基
坑
监
测
方
案
编制:
审核:
铁X局北站地铁项目部
2006年12月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1、工程概况
2、监测方案的依据
3、监测工作的目的
4、监测工作的内容与控制标准
4.1监测内容
4.2监测控制标准
5、监测点的布设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车站基坑总长158米,基坑呈条形,基坑平均深度约16.4米,车站顶板上覆土约2.20m,安全等级为一级。
地铁站区地处川西平原岷江Ⅰ级阶地与Ⅱ级阶地交汇处,仅车站北端少部分位于Ⅱ级阶地上。站区地形平坦。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土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红色碎屑地层。土层厚30.94~36.10m,车站范围内覆盖层均较厚。
采用一级安全等级施工,对车站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高。
2、监测方案的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成都市火车站地铁基坑监测工程设计方案图;
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GBI2897-93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I2897-93
3、监测工作的目的
1)、对基坑施工期间(及支护体)变形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变形、被保护对象以及其他与施工项目有关的内容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全面地反映基坑维护体的变化情况,是基坑维护主体工程实行信息化是施工主要手段,是判断基坑安全和环境安全的主要依据。
本站为双层三跨明挖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由中部公共区及两端设备与管理用房区组成。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由三部分组成,即中部公共区及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区组成。
本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由于地形位置的限制,采用人工挖孔围护桩及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进行开挖。在1号线与5号线换乘节点处预留后期盖挖施做的人工挖孔围护桩及抗拔桩。
一周一次,达报警值及时上报
7
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变形监测
基坑开挖嵌观测初始值,开挖至主体完工期间每两天一次
间接布点法:管线上防10cm左右;直接布点法:露处管线,涌适当方法固定测点钢筋。
一周一次
8
墙体钢筋应力监测
基坑开挖及回筑段一天一次
水平间距30m,竖向内外各设6-8个,桩体至少设两组测点
21mm
按设计图纸,每25米布置一个
一周一次,达报警值及时上报
靠近火车站商场处测点加密
3
地下水位监测
1cm
基坑开挖前每周监测一次,底板浇注后两天一次至主体完工。
观测井均匀布置在基坑两长边外的土体中,间距25m,距围护桩2-3m
一周一次
4
钢支撑轴力监测
≤1/100Fs
基坑开挖期间每天两次。底板浇注厚每轴两次,中板浇注后一轴一次
2)构筑物允许沉降标准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保的各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或有关部门对建筑物沉降的特殊要求为标准,一般围护结构侧向位移25mm。
3)其它监测控制标准
煤气管线控制标准
煤气管线控制允许沉降值为10mm;一般其他管线允许沉降值为20mm。
4.3监控量测工作表(见下页)
基坑监控量测工作表
按规范的规定设计值控制
轴力较大的地方
一周一次,达报警值及时上报
5
地下空隙水压力监测
≤1Pa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两天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两天一次
沿车站纵向每侧布置三个,通一个竖向间距5m
一周一次,达报警值及时上报
6
围护结构侧土压力
≤1/100Fs
施工期间两天一次
沿车站纵向每侧布置三个,通一个竖向间距5m
5.1监测点的布设
5.2监测仪器设备
6、监测方法监测频率
6.1围护墙体定向位移监测(侧斜)
6.2围护桩顶部水平位移
6.3钢支撑轴力监测
6.4地下水位的监测
6.5地下孔隙水压力与土体压力监测
6.6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
6.7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
6.8周围地下管线沉降变形监测
6.9墙体钢筋应力监测
7、监测管理
2)、工程周边环境
地铁车站北侧为候车大楼和火车站行包房,东侧为售票厅和火车站商场,西侧为人民商场北站分场,南端为二环路与人民北路交叉口。
火车北站地区是成都市的对外交通枢纽,周边各类大型综合市场环绕,服务设施齐全,商业发达,交通繁忙,是成都市各类人流、车流、物流的集散中心,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大。该区域内目前的主要交通方式有铁路、公路、公交、出租、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