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规模化育苗技术
孙国荣
前言:山杏抗逆性、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造林成活率。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山杏的大面积推广对于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三北、天保、退耕等工程的大面积实施,立地条件好的地块越来越少,造林工程不得不向土少石头多的干旱阳坡延伸。
山杏因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恰好适宜于阳坡造林,是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
其次,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树种受比例的制约,造林面积相对较少,这对于农民8年后的收入来源有一定影响。
山杏作为一个兼用树种,因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可解决这一难题。
从1993年起,宁武县林业部门承担了原林业部杏树品种园等项目,在多年的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总结了一套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适用于高寒山区的山杏育苗技术,现奉献给读者,期望对广大林业工作者、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有所裨益。
山杏,蔷薇科樱属。
生物学特性: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小枝褐色或红褐色,有刺:冬芽卵圆形;花粉红色,先
花后叶;果近卵形,具缝合线及柔毛;花期3—5月,果6—7月成熟。
喜光、抗寒、耐低温,耐旱,抗盐碱性较强。
种子、嫁接、根蘖繁殖。
分布及适生条件:华北、西北、内蒙古,海拔200—2200米的阳坡,丘陵、山地、草原,绝对最低温底—40℃以上地区。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可在荒山、沙荒地、水土流失地造林,也耐粘质土壤,但不耐水湿。
经济价值:杏树心材可为美术用材;种仁含油约50%,入药有润肺止咳、平喘、滑肠之效,还可以用于加工食品、饮料、榨油等;杏叶是牲畜的好饲料。
如人工种植山杏林每年每亩可采收杏核100斤,收入200元。
山杏既可直播造林也可植苗造林。
但是直播造林在发芽前这段时间易遭受鼠害,表现为鼠类将杏核咬开约豌豆大一小孔,然后将杏仁吃光,严重时可毁掉约50%的种粒。
群众概括出“直播造林、鼠害无穷,植苗造林、绿树成荫”。
所以我们提倡植苗造林。
山杏育苗,须主要把握如下几个环节。
1、种子的采集及品质鉴定。
山杏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成熟,当果皮由绿变黄或变红用手一捍即可开裂时,种子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后堆放5—7天,使果皮进一步软化,脱离种子,然后将果皮脱掉,将纯净的种子进一步晾干,当含水率达到10%以下时,装入
麻袋,放在避光通风的仓库中贮藏。
成熟的山杏种子一般外表呈黄褐色,砸开后种仁饱满无褶皱,颜色新鲜,子叶呈白色,种子的出仁率可达35%以上,而抢青采摘的山杏种子外表呈白色或黄白色,砸开后,种仁较扁,褶皱较多,出仁率一般在30%以下,而晾晒及贮藏不好发霉的种子,砸开后可以发现绿色或黑色的菌丝,子叶呈黄白色、黄色,甚至个别种仁呈黑色。
由于山杏种子具有很长的休眠期,因此无法通过发芽试验来检验其发芽能力,但可以用化学试剂染色测定其生命力。
2、苗圃地选择。
山杏适应能力强,对土壤水肥要求不高,一般选择结构疏松、透水性好、地表径流少,避风、向阳、土温较高的轻壤作为育苗地最好,地形以3—5℃的向阳坡为好,既有利于排水,又有利于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地温。
山杏属强阳性树种,切忌选择低洼地、沼泽地、不透光的小块林中空地及粘土地进行育苗。
苗圃地要特别注意选择有水利条件的地块。
3、种子处理。
首先是种子分捡。
种子的好坏,是培养优良、健壮苗木的重要环节。
从外观看,选择表面鲜亮、核壳坚硬、种仁饱满,充分成熟的种核。
大面积育苗简单有效的分拴方法是水漂法,即将杏核倒入足量水中去掉漂在上面
的瘪粒、空粒、杂质。
然后是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多种,如沙藏层积催芽、水浸催芽、马粪催芽,效果都不如雪藏催芽好。
方法是:选择通风、背阴、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1.5米宽1米,长度根据种子贮量而定的催芽池。
将种子用水浸泡约48小时以上,捞出后,拌入1—3倍体积的雪(或冰)混合均匀后放入挖好的池子中。
种子混合物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米,上面再用草覆盖并遮荫。
处理时间3个月左右。
播种前要经常检查种子萌发情况,临近播种时有60—70%的种粒裂嘴“吐白”即可进行播种。
如未到播种日,种子已萌发,可将种子移到背阴处,温度保持5℃左右,减缓发芽。
另一种情况是,播前15天,大部分种子未裂嘴,即可取出种子放于温室内或向阳处,每天上下翻动,并保持一定湿度,早晚盖上草帘以保温保湿,直到60—70%裂嘴时即可播种。
种子消毒可用0.5%的敌克松进行。
4、整地。
根据苗圃地的灌溉条件和地表平整状况,可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
有喷灌设施的整平地表即可,其它情况下采用畦作法。
畦的长宽根据圃地情况而定,一般畦宽2—3米为宜。
5、播种。
春季土壤解冻后,用经过催芽的种子,在整
好的圃地上开沟点播或撒播。
播深6—8cm。
一般用宽窄行播种,窄行20cm左右,宽行40cm左右,苗距约10cm。
播前浇足底水,播种量视种子千粒重及质量而定,一般每亩播3万粒左右。
6、施肥。
播种时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000斤左右,10—10公斤磷酸二铵,速生期追施尿素和钾肥料1—28次。
7、田间管理。
山杏生长快,抗性强,出苗后只要保证水肥的供应,无需特殊的管理措施,其间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及时松土、除草,促进苗木生长,间除生长过密苗、弱苗、病苗,每亩保留健壮苗木1万株左右。
(2)山杏耐旱,不喜湿,出苗后不宜过多过勤地浇水,注意做好排涝工作,否则将会引起根腐病的发生。
(3)做好病虫鼠害防治工作。
虫鼠害的防治主要是播时用杀虫剂拌种或直接将毒土施入播种沟。
病害防治主要是幼苗初期,如土壤透气及排水不良,易得根腐病,可用60%五氯硝基苯加40%敌克松拌土后撒入苗床,然后浇水灌根,中、后期易得叶斑病和烂皮病,可喷70%的百菌清0.25%溶液防治,发病前可喷农药波尔多液或75%的代森锰锌0.2%的溶液防治。
(4)切根。
山杏属深根性树种,5月中下旬主根已长
到30多厘米,此时应进行1次切根,保留主根长15—20厘米,促进侧根的生长,有利于起苗和提高造林成活率。
(5)根据工程需要,山杏苗既可直接用于荒山造林,也可进行嫁接,培育经济树种。
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两种。
芽接一般在8月份进行,成活率不如枝接高。
枝接在第二年萌芽前,约4月上中旬进行,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6)传统认为山杏育苗不能连作,必须换茬,而且间隔时间最少要在5年以上,否则不但苗木生长不良,还会发生严重的病害,导致育苗失败。
这样必将影响到固定苗圃的规模化连续育苗。
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到导致连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根腐传染,一般表现为生长缓慢,参差不齐,严重时大面积死苗。
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作法是:1、起后将土壤深翻曝晒;2、上冻前灌足底墒水;3、播种前用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等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4、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
整个育苗技术可概括如下:深翻细整地,标准刮畦堰,种子用药拌;播时施基肥,播前浇一水,播后早耙磨,种子处理好,幼苗出土早;出齐苗后间、定苗,适期中耕勤锄草,控制杂草是关键。
浇水、追肥相结合,开沟追肥效果好,微肥、尿素、生根粉,叶面喷施不可少。
苗高40(cm)要打
顶,前促后控促壮苗。
病、虫更要综合治,时常观察苗长势,发现病虫早防治,既防病虫又经济。
苗木嫁接后,除萌抹芽要抓紧,一米之内剪分枝。
田间管理都抓好,苗木质量一定高。
(作者简介:孙国荣,男,宁武县林业局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
)
200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