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轮胎上花纹的秘密活动目的:1.能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需要。
2.了解生活中汽车轮胎上花纹的用处。
3.初步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4.喜欢了解并探索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轮胎上花纹的秘密》。
2.橡皮泥、泥工板、玩具小汽车。
3.大小不同的轮胎若干,并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我们和轮胎一起做游戏,说说你们都玩了些什么?那你们玩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轮胎都是一样的吗?(出示大小不一的轮胎,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小结:轮胎都是圆圆的,会滚动。
但它的大小和花纹都有不同。
二、讨论活动:轮胎为什么要做成圆圆的?它有什么用处?请幼儿进行实验:有轮子和没有轮子的车哪辆会跑得快?哪辆会获胜。
三、听故事录音第一段,引出讨论的话题: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好看,还是有其他的作用?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花纹有纵向直线型、锯齿形两种)四、续听故事,了解原因。
教师放故事录音第二段,帮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
五、体育游戏《有趣的轮胎》跳过轮胎,练习单、双脚跳。
两人一组对滚车轮,快的一组为胜。
两个幼儿将轮胎举起,其它幼儿玩钻洞的游戏。
边走边唱歌曲《我是汽车小司机》。
配对游戏延伸活动:配对引导幼儿用橡皮泥进行轮胎印画,观察轮胎的花纹并从印纹中寻找与之相配的轮胎。
玩“配对”的游戏。
活动反思幼儿在绘画轮胎花纹的过程中,了解到轮胎上的花纹有锯齿的,条纹的,但是每个孩子的体现都不一样。
有的孩子还能够连轮胎的形状一起画出来,这一点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但是有的孩子还是会理解错误,会画出花花草草来。
艺术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请求,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与同伴共同表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小老鼠打电话视频;图谱一幅;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的方式引入:(一)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怎么样打电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电话的经验,比如要翻电话号码等。
(二)练习有节奏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三)引导语:小朋友会打电话,那你知道小老鼠会不会打电话呢,今天啊,有一只老鼠自己在家,感觉好无聊啊,他也想打电话邀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它会请谁来到它家呢?小朋友们猜猜看。
(幼儿猜想)下面,认真听老师唱首歌你们就知道了。
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幼儿跟念)二、学习唱歌。
(一)老师边弹边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谁打电话?小老鼠请了的朋友是谁?你们说小老鼠本来是像邀请猫吗?为什么它会把猫叫来呢?(二)帮幼儿理解"电话本"、"过家家"等。
(三)幼儿再次听一遍音乐,边看着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问:①小老鼠为什么会打错电话?它打的是什么号码?②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它眼睛看哪儿?小老鼠打电话时是怎么样的心情?③当它看到来的朋友是猫时,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吧。
④小朋友帮小老鼠想想:怎么样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朋友?(四)教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重点念好对白部分。
引导幼儿唱好小老鼠和猫的音色的不同。
增强趣味性。
(五)教幼儿唱一遍歌曲。
(六)看着图谱念歌词。
(七)播放视频,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在唱歌时,注意用诙谐的声音来唱,并唱好角色的对话。
三、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提醒幼儿注意有节奏地演唱,并在演唱时要有适当的语气、表情。
四、品德教育: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活动延伸:下次音乐活动玩《小老鼠打电话》的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小老鼠打电话》本身这个歌曲就非常的轻松活泼、幽默有趣,孩子们一听立刻觉得非常的好奇有趣,学习的欲望一下就涨满怀了。
正因为孩子的兴趣,上课就参与的十分积极,学习起来就非常的主动。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用身体动作模仿打电话,在动觉参与下,让幼儿体验打电话的乐趣;通过图谱帮助幼儿从视觉上了解歌词结构和主要内容;通过听老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从听觉上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
这样子啊听觉、视觉、动觉的多方参与下,幼儿对歌曲就有了全面深刻的印象健康活动:小驼背的苦恼活动目标:1.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懂得姿势正确的重要性。
2.激发爱护自己身体的情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健康.谁最美?》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小驼背的苦恼》提问:为什么小朋友叫聪聪“小驼背”?小驼背的生活有什么不方便?二、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不会变成小驼背?三、引导幼儿观察教育挂图《谁最美?》提问:图中小朋友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怎样才能让姿势正确?四:引导幼儿对照教育挂图《谁最美?》练习正确的坐、立、行姿势,比比谁最美。
活动延伸:生活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及睡觉的姿势,帮助个别幼儿矫正已形成的不良姿势。
(2)开展“谁最美”的评比活动。
游戏活动:以最美的姿势在“小舞台”上进行各种表演。
活动反思:在幼儿的这个年龄阶段,不良的习坐姿骨骼非常容易变形之一。
看着该班的孩子们,一部分孩子都喜欢坐的东倒西歪,不论怎么提醒,他们都坚持不了多久,不一会而又是东倒西歪的。
为此,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讲做《小驼背的苦恼》,孩子们都很聪明一听就能明白。
为什么聪聪会变成小驼背。
大家都会说,我也发现那一部分小朋友喜欢坐得东倒西歪的改正过来了,但是陈学鹏小朋友好像还不明白似得。
科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序数活动目标:1.使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让幼儿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图片:动物之家(设计为6层,每层为10间房,住着各种小动物)猫捉老鼠(设计一幢楼,猫、老鼠分别活动的图片)2.幼儿操作材料:对对卡(画着各种动物的图片)找房子(画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房子10间,并排列整齐)3.背景音乐《动物之歌》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一)出示“动物之家“,引导幼儿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动物的家在哪里?师:你能很快的找出小鸡、小鸭他们的家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间吗?你用的是什么好办法?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幼儿说出:XX动物的家在第几层、第几间。
(二)出示“猫捉老鼠”,组织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师:小动物的房间里住着老鼠呢?我们请小猫来帮忙,抓住它,好不好?不过,我们要告诉小猫,老鼠住在哪里,这样小猫才能很快的捉住老鼠。
引导幼儿找一找老鼠在哪里,猫到哪里捉老鼠,要求幼儿说出第几层,第几间。
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
三、幼儿操作活动(一)玩对对卡游戏,两人结对玩,把若干画有相同物体的卡片打乱,再整齐排成行,上下对齐,每人每次翻两张卡片,如两张卡片相同,可取走;不同,则放回原处(学着记忆第几排、第几张),两人轮流,看谁拿的卡片多。
(二)找房子,让幼儿找找XX颜色的房子或XX的房子在第几间,并用印数字的方式表示出来。
幼儿可自选活动,并交换玩。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讲讲,你是怎么玩的?活动延伸:1.幼儿操作材料继续放置于数字角内,并不断增加难度,提高要求。
如:对对卡的数量增多,提高游戏难度。
2.在日常生活中贯穿10以内序数的学习。
如XXX你排在第几排、第几个?等等。
活动反思对于认识10以内的序数,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
这次活动我结合幼儿的这种感性认识,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设计了看电影,按电影里动物的出场顺序排队,动物躲在树后捉迷藏,按自己的想法给动物下山排队等环节。
让幼儿在这些环节,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老师的引导,把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语言活动:第二块蛋糕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图书,能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
2.幼儿能观察理解狐狸两次抢蛋糕的不同结果,理解故事情节。
3.体验故事所含的意义,知道欺骗别人最终会得到应有的下场。
活动重点:喜欢阅读图书,能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
活动难点:仔细观察狐狸两次抢蛋糕时小动物的不同表情。
活动准备:蛋糕图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第二块蛋糕》活动过程:一、聊聊蛋糕:1、(出示蛋糕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呀?2、你们吃过蛋糕吗?你们吃过的蛋糕是怎么样的,什么味道的啊?二、讲述故事前半部分,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一)出示教育挂图《第二块蛋糕》1、2,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图一、图二,教师边放边解说:“加上巧克力、放上葡萄干、拌上白糖,小猪、小猫、小兔在做蛋糕。
蛋糕烤熟了,喷喷香。
大家坐下来准备痛痛快快的吃个饱。
突然......)教师提示:边看边想,发生了什么事?1、看完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2、你们说小狐狸抢走了蛋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小动物的表情怎么样?会说什么?(快还给我们,这是我们的蛋糕)它们为什么很着急?(因为这是小动物自己做的蛋糕,被狐狸偷走了。
)4、狐狸把蛋糕给了谁?5、老虎拿到蛋糕后觉得蛋糕好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老虎会表扬狐狸吗?6、他还会对狐狸说什么呀?听(好吃、好吃!再给我做一块蛋糕,给我吃第二块蛋糕。
)7、这下狐狸怎么样了?(狐狸不会做蛋糕,有点发愁了)小结并过渡:是啊,狐狸不会做蛋糕,所以发愁了,你们猜猜狐狸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猜测)你们各有各的说法,那结果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继续看图片吧。
三、讲述故事后半部分,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一)狐狸第二次偷蛋糕是从哪幅图上看出来的?(二)小动物的表情怎么样?它们为什么在笑呢?(因为蛋糕里面加的不是巧克力而是烂泥巴)(幼儿猜测)(三)狐狸第二次抢了蛋糕给老虎,这回老虎吃了怎么样?(四)老虎第一次吃蛋糕吃的津津有味,为什么这一次却皱起了眉头,火冒三丈呢?(幼儿大胆猜测)(五)第二次,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泥巴蛋糕呢?(小动物知道狐狸肯定还会再来抢蛋糕,所以就想好了办法,让狐狸上当。
)(六)你们猜,这时狐狸的心里是怎么样的?(七)最后,老虎是怎么样对狐狸的?小结过渡:狐狸还蒙在鼓里呢,挨了老虎的揍。
看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聪明的小动物,狐狸啊狐狸,你可不能再抢别人的东西,要改邪归正了。
老师再把这个故事讲一遍,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组织幼儿进一步讨论(一)师幼再次交流讨论:蛋糕是从哪来的?狐狸两次抢蛋糕时小动物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第二块蛋糕里有什么秘密?(二)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翻到相应的画面,与幼儿共同阅读、分享故事。
重点引导幼儿说说狐狸两次抢蛋糕时小动物的表情为什么不一样?抢第二块蛋糕时小动物们为什么不追,反而还站在旁边笑?(三)小结讨论:小动物们真的是很聪明,如果你是小动物,狐狸来抢你的第二块蛋糕时,你要怎么办?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把握的不是很好,如:第一次上的时候把狐狸两次抢蛋糕的两幅图片放在最后让孩子讲述,好像起不了作用,经过讨论后把此环节提前,效果也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