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1年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全书)单元检测题全集

(人教版)2021年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全书)单元检测题全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单元检测题全集单元综合测试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菌和病毒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细胞壁C.有无细胞结构D.有无遗传物质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答案:C2.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山上的松树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种群结构层次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生命系统中的高等植物无系统层次;山上的松树不是同一物种,故不属于种群这一结构层次;生命系统中各生物组成、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答案:C3.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 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命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他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细胞并非一切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但有些生命活动如反射必须依赖多个细胞的合作才能完成,不是每个细胞都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 本题易把“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误解为细胞内可以进行一切生命活动而做错.答案:C4.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分化的各类细胞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析:本题考查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利用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所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B5.下列关于生命系统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从生物圈到细胞,各种生态系统,大大小小的种群、个体、个体以下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细胞D.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解析:分子和原子没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D6.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解析: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从而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细胞这一微观领域. 19世纪30年代,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也就是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答案:C7.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A.是直接联系的B.是没有联系的C.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密切联系,各层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解析:生命系统富有层次性,个体水平以上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而个体水平以下又包括系统、器官、组织,直至细胞. 总之,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C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与细胞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人体发育的基础B.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子代可以获得亲本的遗传物质C.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的生长必然导致人体的生长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分别由父母体细胞经减数分裂方式形成,其中必然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子女和父母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 人的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但是由有核的细胞分裂分化而来,还应属于真核细胞.答案:D9.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解析:低倍镜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大.答案:D10.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C.像病毒这样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现象不依赖于细胞结构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之上解析:无论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胞生物还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毒,都必须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D11.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时,可以观察到核糖体等结构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异物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解析:视野变暗,则亮度不够,应首先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神经细胞的核糖体等结构;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应滴加生理盐水.答案:C12.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解析:显微镜成倒像,物像旋转180°即为物体的实际方位.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和观察的问题.(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___________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2)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________,待物像清晰后,将需要放大观察的目标移到________. 千万注意换高倍镜时不能将________升高.(3)调焦时,在镜筒下降时要使用________准焦螺旋;镜筒上升时使用________准焦螺旋;换上高倍镜后要使用________准焦螺旋.(4)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大小等特点不尽相同,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性;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_________________,这又反映了细胞的________性.答案:(1)物镜与玻片的距离(2)低倍镜视野中央镜筒(3)粗粗细(4)多样细胞膜、细胞质统一14.(14分)(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体叫________;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________;由多个器官构成生物体的系统. 在生命系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_,所有种群组成一个__________.(2)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___;由该层次构成的一棵马尾松属________层次;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属________层次.(3)(多选)下列结构中不具有生命的是________.A.脱氧核糖核酸(DNA) B.生物大分子C.独立的SARS病毒D.人体的心肌细胞解析:(1)、(2)两题考查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划分. (3)中DNA是生物大分子,不能繁殖,因此不具有生命. 独立的SARS病毒也没有生命,它只在活细胞内才表现出生命现象.答案:(1)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群落(2)细胞个体种群(3)ABC15.(14分)如图A为蓝藻细胞结构示意图,B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与水绵细胞相比较,蓝藻细胞由于①________上没有________,因而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由于具有[]__________,而属于真核细胞.(2)在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中,它们共有的结构有[]和[]____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_.(3)由于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________生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和统一性. 解答本题的思维流程如下:水绵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水绵中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蓝藻则没有,但二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为它们都有进行光合作用捕获光能的叶绿素,但分布场所不同.答案:(1)拟核核膜⑧细胞核(2)③⑪细胞壁④⑩细胞膜⑤⑥细胞质统一性(3)自养型单元综合测试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中,揭示其化学组成上区别于糖类的主要特点是()A.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分子中C、H原子所占比例较高C.分子中O的数量比C、H多D.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解析:脂肪和糖类主要是由C、H、O组成的有机物,A项不是区别;脂肪虽具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但不属于化学组成上与糖类的区别. 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C、H、O三种元素的比例差异,糖类的C、H之比约为12,脂肪中O的含量远少于糖类,而H的含量远高于糖类.答案:B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依次是()A.纤维素和糖原B.麦芽糖和乳糖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解析: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是淀粉,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是糖原. 纤维素也是多糖,但是很多时候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都是能源物质,但不是储能物质.答案:C3.人体内缺少钠盐时,会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胸闷. 这个事实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结构B.调节细胞的pH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解析:无机盐有多项功能: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但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体内缺少钠盐时,会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胸闷,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答案:C4.下列是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核酸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B.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生物体内化合物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解析:核酸的分子量很大,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核酸是遗传物质,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中没有C元素;水和无机盐在各种生物中结构和功能没有差别.答案:A5.观察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C B.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 C.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A 是蛋白质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解析: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O;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很多,但总量很少,不超过3%.答案:A6.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解析: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DNA;酶是起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同其他催化剂一样,酶在反应前后,分子结构不变;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蛋白质遇到高温、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变性. 故选C.答案:C7.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B.有机物中的糖类、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中含有S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全部来自氨基D.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解析: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高,而不是C;有机物中的糖类、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中不含S;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有些激素是蛋白质,如胰岛素,有些激素属于脂质,如性激素.答案:D8.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B.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元素组成的C.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苏丹Ⅲ染成紫色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碱基种类相同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分别来自氨基和羧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苏丹Ⅲ染液用来鉴定脂肪,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相同,均为C、H、O、N、P五种,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有A、G、C、T四种碱基,RNA中有A、G、C、U四种碱基;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均为C、H、O.答案:B9.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从出生到成年,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8种必需氨基酸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C.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实际上破坏的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和二硫键D.凡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都是蛋白质解析:婴儿所需的9种必需氨基酸和成人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只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甘氨酸的R 基是—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没有破坏肽键. 多肽含有肽键,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答案:B10.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C.固醇类物质对生物体正常的代谢和生殖过程起调节作用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解析: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的膜结构上;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糖原,乳糖为二糖;固醇类中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对生物体正常的代谢和生殖过程起调节作用;动植物细胞都含有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答案:B1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B.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的不同有关C.低温和高温都可能使蛋白质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解析: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低温条件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答案:C12.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生物大分子又以碳链为骨架. 正是由于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得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原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以上事实说明() A.碳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B.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最多C.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但碳元素一定是共同具有的元素D.碳元素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解析:“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但碳不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含量并不是最多;生物体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不大,但含量有很大的差异.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下图是真核生物体内某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构成示意图,已知M和N为大分子物质,A和B分别是两者的组成单位.请完成下列问题:(1)X、Y元素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2)M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3)A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连接A形成M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4)化合物N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5)M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两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N是核酸,M是蛋白质. 可以判断出X 元素是氮,Y元素是磷;M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化合物N是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碱基. 蛋白质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包括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催化作用(如酶)、结构组成(如细胞膜蛋白)、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运动作用(如肌动蛋白)等.答案:(1)氮、磷(2)氨基酸(3)肽键(—NH—CO—)(4)磷酸五碳糖(或“脱氧核糖”“核糖”)碱基(5)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催化作用,如酶结构组成,如细胞膜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如抗体(五种功能中任选两个,并举例)14.(15分)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 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 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 请回答:(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 容器中的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__.(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种子.(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____________.(4)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中的含水量,这是因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各地规定的入库粮食的含水量标准不尽相同,其原因是_____.解析:有机化合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由于含有的亲水(疏水)基团的不同,表现为易溶于水和不溶于水,亲水基团与水结合后,自由水量减少,反之则多. 种子含水量可以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一是可以消耗有机物,二是可以产生热量,从而使种子的温度过高而发生霉变、发芽,所以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中的含水量. 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的不同,所以各地规定的入库粮食的含水量标准不尽相同.答案:(1)少(2)花生(3)多(4)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因分解而损失过多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放出热量多,温度增高,种子易发芽、霉变(5)气候不同,特别是湿度、温度不同,所以各地规定的入库粮食的含水量标准不尽相同15.(15分)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 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实验思路.(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 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容器内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 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沙性土壤的容器中(沙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实验组浇以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沙性土壤的容器中(沙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解析:判定某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通常用溶液培养法,即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生长发育的状况:如果除去某种矿质元素之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然正常,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之后,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添加该种矿质元素之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这是设计的理念,设计时要注意对照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并注意无土栽培时要不断地泵入空气,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及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作用.作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由于缺乏该种矿质元素,植物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它的生活史.(2)除去该种矿质元素后,植物体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而且这种缺素症是可以利用该种矿质元素进行预防和恢复的.(3)该种矿质元素在植物营养上表现的效果是直接的,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答案:(1)不能. 因为蒸馏水和镁盐溶液均缺乏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而使两组植物生长均不正常(2)不能. 因为两组容器内的沙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3)不能. 因为两组容器内的沙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4)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培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 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