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音乐课堂的多元化

浅谈音乐课堂的多元化

浅谈音乐课堂的多元化
发表时间:2012-04-05T10:59:57.6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4月总第96期供稿作者:陈海龙
[导读]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陈海龙山东省齐河县马集镇中心小学25110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教学在中小学中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的同时,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线教师,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经历了“音乐课=唱歌课”、“音乐课=唱歌+技能训练课”,以及“音乐课=唱歌+听歌(欣赏)课”等几种教学模式,渐渐地体会出音乐课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

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的主体,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就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信息化课堂
如今,科技高速发展,在许多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已电脑联网,再加上生活中的影视、广播等许多领域都扩大了人们音乐信息量的接受,增加了我们感受多种音乐风格的机会。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年龄阶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设备扩大上课的信息量,充实课堂的容量。

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广告《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它是以《茉莉花》为背景音乐的),学生在熟悉的画面与旋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对我们北方人来说,茉莉花较生疏,多媒体又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在学生初听全曲时,我用多媒体出示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感受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如同茉莉花一样,有着淡雅的清香。

在学会唱此歌曲后,我再用多媒体播放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与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并欣赏了解在张艺谋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巧妙地运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还用多媒体展示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女孩演唱《茉莉花》的图片,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前不久在悉尼演唱会上演唱这首歌的图片,歌剧《图兰多》的图片,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大了课堂的容量。

信息化的音乐课堂,使世界近在咫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注意力。

二、表演化课堂
由于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表演的特点,特别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

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例如,歌曲《小毛驴》描述的是主人翁骑着小毛驴,因太高兴,而不小心从毛驴上摔下来沾了一身泥的过程。

教学时,我边演唱歌曲,边形象、生动、有趣的在学生面前表演出来,并且分析了歌曲是通过什么样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主人翁的高兴、骄傲的心情和从毛驴上摔下来的狼狈情形的。

并让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来演唱歌曲。

学生们开心积极地唱着、表演着,大大提高了对乐曲的兴趣。

这种即兴表演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

表演化的音乐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创编式课堂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教学中,我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迁移。

我们经常说,一首歌就是一首诗,有的歌词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韵律感;有的歌词就像在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

歌词是经过词作家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的物质基础。

就小学音乐课本来讲,其歌词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富有儿童情趣。

那么,我们的小学生能不能为歌曲作词,也当一个词作家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能。

在低中年级我进行了歌词创编的尝试。

例如,一年级教材《小动物唱歌》,两段歌词表明了两种动物的歌声:狗(汪汪汪汪),猫(喵—喵—)。

让学生创编歌词时,我引导学生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歌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小鸟的歌声(叽叽叽叽),喜鹊的歌声(喳喳喳喳),公鸡的歌声(喔喔喔喔),鸭子的歌声(嘎—嘎—),黄牛的歌声(哞—哞—),青蛙的歌声(呱—呱—)……这时,我启发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歌声大声唱出来吧!于是,一个个词作家诞生了,不仅歌词形象、趣味,而且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音乐教育。

四、绘画式课堂
音乐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要感受并理解音乐,必然伴随着人的想象活动。

音乐和绘画是姐妹艺术,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可以用图画表达;许多让学生难以想象的事物,可以靠图画再现。

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另外,教师用生动的、形象的简笔画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歌曲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会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

也可鼓励学生用简笔画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来,同学们把美妙的音乐变成了流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一幅幅充满稚气却又不乏创造力的画从他们手中随着歌声与音乐流淌出来。

绘画式的课堂教学,让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让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

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

综上所述,我认为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教学,使音乐课焕发了勃勃生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十分高涨,使课改之路越走越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