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真题

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真题

精心整理2017年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真题一、多选1.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

(多选) A 推出环保合作倡议B 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C 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D 以上都对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

(多选) A 加强学校教育B 开展在职培训C 网络媒体宣传D 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3.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

(多选)A 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 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D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

(多选)A 厄尔尼诺B 干旱C 洪涝D 雷暴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D6.A 7D 8.9.调整10.11.12.善环境13.低碳或14B 15.(BCD A 16.D 强化性17.的矛盾18.19.D 生态经济20.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

(多选)A 制定碳排放标准B 开放碳交易市场C 设立碳排放税制D 发展低碳能源体系21.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

(多选) A 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 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 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 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22.富营养化是由于(CD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多选)A 氢B 氧C 氮D 磷 23.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C )。

A 生产的低碳化B 分配的低碳化C 消费的低碳化D 投资的低碳化24.“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

(多选)A 经济系统B 社会系统C 生态系统D 环境系统 25.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 ”,包括(abcd )。

(多选)A 认知性B 可行性C 可操作性D 可承受性26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bcd)。

(多选)A水电B生物质能C太阳能D风能27.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多选)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28.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多选)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29.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多选) 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多选)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D完善科技法规31.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ABC)。

(多选)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32.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ABCD)。

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33.(BCDA34.D碳排放35363738.执法D 参与39.40.执法D 参与41.A42.D腐43..台风D 寒潮44.45..D产业密集型46.47.D48.49.D50.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多选)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51.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B)等方面入手。

(多选)A设计B运行C经营D管理52.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CD)。

(多选)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53..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ABCD)。

(多选)A恒温消费B安全消费C可持续消费D经济消费54.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C)。

(多选)A生产领域B转移领域C消费领域D出售领域5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

(多选)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56..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多选)A政府B企业C高等院校D科研院所57.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三高”是指(ABC)。

(多选)A高起点B高要求C高效益D高效率58.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多选)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59..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

(多选)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60.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BCD)。

(多选)A长江B滇池C巢湖D太湖二、判断1.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2.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4.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5.“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正确6.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7.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8.9.正确10.11.202012.13.14.15.正确16.17.200718.19.排放,即20.21.2223.24.25.2627.28.,发展29.湿等基本特征。

正确30.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31.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误3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33.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确34.20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

正确35.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

错误36.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误37.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38.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正确3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正确40.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正确41.“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正确42.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正确错误4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44.“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正确)45.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46.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错误)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正确)60.61.62.“3+l(正确)63.(正确)64.,同时也65.66.67.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误)68.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69..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70.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正确)71.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72.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正确)73.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正确)74.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误)75.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76.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错误)77.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正确)78.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79.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正确)80.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正确)81.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正确)6.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正确)82.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正确)83.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正确)84.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85.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86.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可持续消费)。

(单选)87.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88.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89.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误)90.91.(正确)92.93.94.的。

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趋势。

(105.106.107.(正确) 108.109110.111.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正确)112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正确)113.能源利用指标中,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