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设备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机械作业的成本,提高设备资产收益,实现设备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增强公司技术装备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集团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1.1 公司机械设备由资产设备部统一协调,各子公司配备相应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1.2资产设备部主要职责:(一)贯彻上级有关方针、条例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二)掌握公司施工固定资产设备数量、分布使用情况和技术状况。

(三)监督检查各子公司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四)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工作,抓好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奖励设备管理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协调各种机械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

(六)按期汇总、上报设备管理工作有关报表。

(七)负责设备的事故处理及上报工作。

1.3 各子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一)贯彻执行公司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度。

(二)负责本单位设备日常保养维护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按期汇总、上报本单位设备管理有关各种业务报表。

(四)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帐,技术档案。

(五)制订本单位设备管理的职责和各类操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六)负责本单位新采购的设备验收工作。

(七)负责本单位各种机械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

第二章设备的购置2.1工程需要购置新设备时,各子公司应当充分考虑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应选择有生产能力并有经营该类设备业务的单位,同时对该单位的售后服务、运输能力、价格等进行对比,择优选用国家定型优质产品。

单项合同价值达到15万元以上的施工机械设备,向公司资产设备部提交申请报告,并写清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价格,经公司资产设备部审核确定,报请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采购。

2.2 公司各子公司购置施工设备达不到15万元的价款,由各单位择优选厂进行采购。

2.3施工设备到达后,由设备所在子公司按照职责规定及时组织验收,设备价款达到2千元以上,应及时填写“机械设备验收单”,并建立机械设备固定资产台帐。

在设备到达十日内将设备资料报公司资产设备部备案。

2.4 对于进口设备的购置,由资产设备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负责选型和考察工作,进口设备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售后维修服务。

验收合格后,及时组织安装、调试和进行操作人员培训,设备投入使用一年内,设备使用单位应做出使用效果评价资料,报公司资产设备部备案,发现问题,应当在索赔期内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索赔。

第三章设备基础管理3.1设备管理的范围是:价值在2千元以上,构成固定资产的机械设备。

3.2机械设备要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

3.3各子公司分管的设备,应设置标识牌,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大型主要设备建立履历表(详细记录设备运转及维修保养情况),做到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标准。

3.4凡停放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建立(棚)库,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对闲置的机械设备具体要求:(一)对闲置的机械设备,必须做到技术状况良好,附件齐全,大型主要机械设备要报公司备案。

(二)闲置的设备,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养,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3.5加强机械设备库(棚)的管理,做到:(一)库(棚)内的设备,应分类整齐停放,支垫牢固,便于作业和保养。

(二)制定安全措施,并建立检查制度,设置消防设施。

3.6 项目施工完成后,各子公司所属项目部,负责组织搞好机械设备的退场与转场工作。

并做到对退场的设备进行技术整修、保养、配套、登记,达到完好状态,机械设备转场时,应周密组织,确保安全。

3.7对长期闲置的机械设备,保持设备完好,资料、附件齐全。

3.8建立健全设备的登记统计制度,固定专人负责,统计人员要及时搜集资料,总结经验,改进工作,认真做好主要施工生产设备利用率、主要设备完好率,设备计划大修完成率,设备动态情况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所属设备部门应及时掌握设备的数量、状况、分布及增减情况;办理有关闲置、报废登记手续,负责建立和及时填写技术挡案,分析使用指标和各种生产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

3.9为全面掌握设备的数量、分布、技术状况和基本情况,各单位要按规定填写各种报表,做到上报及时、准确、定期报表有如下几种: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报表2)年度设备采购计划3)机械事故统计表4)闲置设备季报表5)设备租赁情况季报报表要求:a) 12月20日前,上报明年的设备采购计划;b)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实有、完好、使用情况报表、机械事故统计表、闲置设备季报表和设备租赁情况季报为季报,于次季度10日内上报;c) 子公司设备管理人员应按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报表。

第四章设备的使用与保养4.1设备使用的原则设备使用必须有计划性,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充分利用本公司的现有设备,在满足任务的需要情况下,尽量减少动用台数和少购新设备。

4.2各子公司对调出、调入的机械设备,必需确保设备达到完好状态,资料齐全,并按机械设备调拨单与使用单位履行手续,验收人员要严把质量关,手续关,交接手续清楚、明确。

如发现不履行手续的单位和部门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或罚款。

4.3各子公司对退场的机械设备,要保证设备达到完好状态,设备资料无丢失,无损坏。

对退场的设备要加强保管和管理,经常进行养护和检查,保证设备外观整洁。

4.4 对使用新的或大修的施工设备,必须按使用说明和出厂要求进行磨合,不得乱用,设备不得任意改变性能和拆套使用。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拆卸应按照下列规定办理:a)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拆卸要按照技术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有序地进行。

b) 大型或进口设备的安装、调试、拆卸工作要在设备制造、出租等单位的指导下进行。

在认真研究技术说明书等资料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资料的要求实施,确保其质量、安全,减少损失。

c) 安装、调试工作结束,应及时组织验收。

安装、试运转、验收过程应有记录,妥善保管。

全部安装、调试记录在设备退租时转交设备出租单位。

4.5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有上岗证,并随机操作,使用设备时,必须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

4.6设备实行使用、管理、保养责任制。

个人使用的设备由个人负责,多人或班组使用的要由机(组)长负责。

机具、器材必须统一建帐管理,实行专人专具全班(组)定具责任制。

4.7操作人员必须坚持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

操作人员在开机前、使用停机后,必须按规定的项目和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做好清洁、润滑、调整、紧固和防腐工作,经常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况。

4.8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禁止超负荷、精机粗用与违反性能使用。

各类操作人员都要做到三好(管理好、使用好、养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4.9严格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4.10各子公司应根据本单位工程任务情况及设备保养规定编制设备保养计划,严密组织实施。

第五章设备修理5. 1 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按计划预防的原则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在确定生产计划的同时,编制好设备修理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设备的修理工作。

5.2设备修理分小修、项修、大修,由各子公司自行安排修理。

设备修理要做到计划准确,实施有效。

5.3要建立健全机械修理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竣工后,应及时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验收记录》,将修理情况、主要零部件更换情况等详细记录并保存归档。

5.4 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渣及其它废弃物由维修人员及时清理回收,进行重复利用或交给专业回收部门处理,禁止将污染物直接排放。

第六章设备报废6.1凡属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一)经过预测,继续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二)设备役龄长,大修虽能恢复性能,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者。

(三)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四)按国家及有关部门规定应当淘汰者。

对报废设备处理时,要有三人以上参加报废设备的处理工作,上缴财务的手续要具备本单位领导、设备主管负责人、设备处理经办人在收款收条上签字证明,并交财务科作为收款依据。

6.2 设备报废,首先由使用单位申请机械设备报废报告,上报公司资产设备部,由资产设备部组织鉴定小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领导干部),逐台进行技术鉴定,确定符合报废条件方可申请报废,并由公司资产设备部按分级管理的权限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废。

经批准报废的设备,由公司及时下发设备报废文件通知,各保管设备单位依据报废文件办理固定资产核减手续。

已报废的设备,不得继续使用,要求迅速处理,对能用的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

如继续使用报废的设备,发生事故追究该单位领导的责任。

6.3未到使用年限而提前报废的设备,应附书面情况说明。

对于疏于管理、重使用轻保养、拼设备等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资产提前报废损失,应同时提报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分决定,公司按照损失额度的10%——15%对责任子公司或项目经理部进行罚款。

第七章设备租赁7.1为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完成设备资产的增值保值,各子公司应建立模拟市场的内部设备租赁制度,开展设备资产对内、对外的经营、租赁业务。

7.2公司资产管理部组织编制相应的台班定额、结算办法等,用于指导和规范设备租赁。

7.3 子公司设备资产经营部门是设备租赁的执行部门,负责本单位设备的对内对外租赁。

7.4 对于工程项目需要从外部承租设备的情况,要在租赁之前进行经济分析,从资金占用、折旧、税金抵扣、设备利用率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综合评价承租设备和购置设备的利弊,择优选择。

7.5子公司租赁设备,要签订设备租赁合同,合同必须合法,要采用规范文本,在租赁业务中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和争取自身的权利。

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出租、承租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

为便于根据施工进度随时办理机械退租,提倡租赁合同逐台签订。

7.6机械租赁合同应包含以下主要条款:a) 租赁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管理编号;b) 租赁机械的数量;c) 租赁机械的配置情况及随机附件、工具、资料;d) 租赁机械的使用地点、工程项目和用途;e) 租赁期限、起止日期及租赁时间计算方法;f) 租赁单价、租赁费计算办法、租赁费支付方式;g) 租赁机械操作司机的配备及其工资、劳保、食宿、差旅费承担等项约定;h) 租赁机械租用期间的大(项)修、经常性修理、日常维护保养责任及费用承担的约定;i) 租赁机械租用期间所发生事故的责任划分及处置;j) 租赁机械进出库交接地点、方式,运输方式、经办方及费用承担;k) 技术服务约定;l) 赔偿约定;m) 解决合同纠纷约定。

7.7机械设备进场时,各子公司应与出租单位共同确认租赁机械技术状况,清点随机工具、附机、附件及使用、维修保养技术资料,签认机械交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