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模糊集合论的信息融合技术ppt课件

基于模糊集合论的信息融合技术ppt课件


f ( °A为) 的°A映射,是论域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其隶属度为 f(° A)(y)m f(xa) xy{° A(x)}
由扩张原则可知,如果 为f 单值映射,则 与 °A 对f应( 元°A )
素的隶属度保持不变,否则,像的隶属度取原像的隶属度的最大值。
17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6)模糊关系
A{(x,A (x)|x X)}
其中:X称为论域, A ( x ) 称为模糊集A的隶属函
数。
A(Ax()x) 0,1,表 表示 示完 完全 全不 属属 于于 AA 0A(x)1, 表示部分属于A
隶属函数具有主观性,来源于个人感受和表达抽 象概念上的差异,与随机性无关。
基于模糊集合论的信息融合技术
万江文
1
主要内容
1 模糊集合论基础 2 基于扩张原则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3 基于模糊逻辑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4 基于模糊积分的多分类器信息融合 5 基于可能性理论的信息融合
2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1. 模糊数学基础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可把我们身边的现象划分为: 1.确定性现象:如水加温到100摄氏度就沸腾,这种现象的规 律性靠经典数学去刻画;
此外,若 A 为模糊数,则 A [,a即,b模]糊数的截集
为实数轴的一个闭区间。
15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5)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的相互转化
定理1(分解定理):
设 A 为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子集, 为A A 的 截集 , 模糊子集 A为 与 的“A 乘积”, 其隶属函数定义为
A (x)0
(3)向量表示法:
A {A(x1), A(x2 ),..., A(xn )}
7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二)当论域 X 为连续集时:
Zadeh表示法:
A A(x)
xx
式中:Σ 和 ∫ 表示论域U中各个元素u与隶属度μA(x)的对 应关系,并不是求和与积分。
例 设论域为年龄X=[0,200],Zadeh给出了“年青”A
定义1:设 A 为论域U上的模糊子集,对任意 ,[0,的1] A 隶属度达到或超过 的元素的集合(普通集合)为
A { x|x U ,A (x) }
称 为A 的 截A 集。
可以证明,截集满足 ( A U B) A U B
( A I B) A I B
A A (0 1)
这个模糊集表示如下:
A
1
[1 ( x 25)2 ]1 5
x 0 x25
25 x200
x
8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3)模糊集合的运算
两个模糊集合间的运算,实际上是逐点对隶属度作相应 的运算。设A,B,C和 A 都为论域X上的模糊子集。
①相等:A B A (x )B (x ) ②包含:A B A (x )B (x )
2.随机现象:如掷骰子,观看那一面向上,这种现象的规律性 靠概率统计去刻画;
3.模糊现象:如“今天天气很热”,“小伙子很帅”,…等等, 这种现象的规律性靠模糊数学去刻画。
3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风的强弱
模糊现象普遍存在
人的胖瘦
年龄大小
个子高低
4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经典集合理论:一个元素和某一集合之间 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强调 “非此即彼”的关系。
6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2)模糊集合的表达方式
(一)当论域X为有限(可数)集 合{x1,x2,…,xn}时:
(1)Zadeh表示法:
A A (x1) A(x2 ) … A(xn ) n A(xi )
x1
x2
xn
x i 1
i
(2)序偶表示法:
A {(x1, A(x1)),(x2, A(x2 )),..., (xn , A(xn ))}
12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4)隶属函数的参数化
一维隶属函数:
高斯型钟形13来自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钟形隶属函数参数改变对其形状的影响:
bell(x,a,b,c) 1
1 xc 2b
a
调节c和a,可以改变隶属函数的中心 和宽度;用b控制隶属函数交叉点上的 斜率。
14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5)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的相互转化
特点:具有精确的边界,强调精确性。
模糊集合理论:用“隶属度”来表示的;强 调“亦此亦彼”的关系。
特点:具有模糊、平滑的边界,强调模糊性。
经典集合对温度的定义
模糊集合对温度的定义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概念;模糊集合是集合的发展,是模糊数学的基础
5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1)模糊集合
模糊集合:如果X是对象x的集合,则将X的模 糊集合A定义为有序对的集合,即
(xA) (xA)
则 A 可以分解为
A U A [0,1]
16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5)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的相互转化
定义(扩张原则)
设 f :,UA 是论V域U上任一的普通集合,
Bf 的扩f(张A)给 为°定f V论°域f :U°A上 任一f (模°A糊) 子集 ,
°A
10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11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模糊集合的交、并、余运算具有如下性质:
①幂等律
A U A A ;A IA A .
②交换律 ③结合律 ④吸收律
A U B B U A ;A IB B IA . (AUB)UCAU(BUC); (AI B)I CAI (BI C). ( A U B ) IA A ;( A IB ) U A A .
模糊关系表示两个以上集合元素之间关联、交互或互联 存在或不存在的程度。
令X和Y是两个论域,则模糊关系R(X,Y)是X ×Y空间中 的模糊集合,可表示为
R ( X , Y ) { ( ( x ,y ) ,R ( x ,y ) ) |( x ,y ) X Y }
③并: C A U B C (x)m a x (A (x), B (x)) A (x)B (x)
9
4.1 模糊集合论基础
(3)模糊集合的运算(续)
④交:
C A IBC (x)m in (A (x), B (x)) A (x) B (x)
⑤补: A(x)=1-A(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