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园规划设计文本
第五章 绿化规划 一.树种选择 ……………………………………………………… 7 二 .规划原则 ……………………………………………………… 7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一.公园入口规划 ………………………………………………… 7 二 .公园道路骨架 ………………………………………………… 7 三.停车场规划 …………………………………………………… 8
.
第二部分 图纸部分 1.规划总平面图 2.植物规划图 3.竖向分析图 4.交通分析图 5.景观视点分析图 6.功能分析图
精品文档
铜梁县人民公园总体规划
说明书
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铜梁人民公园是位于铜梁县新城中部,东西最长 839 米,南北宽为 291 米,总 规划面积 24.4hm2。公园地形总体上讲,东高西低,用地范围内最高海拔 282.40
4、湿度 :公园内雨量丰富,风速较小,故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多,潮湿度大, 多年相对湿度平均值为 82%,各月平均值在 76%—87%之间。如果高压控制公园 上空时,连晴高温,少雨干旱天气增多,相对湿度则小于 50%;当处于冷峰低压 槽控制下低温连雨时,相对湿度增大,甚至达到 100%。
5、风:公园境内风一般较小,静风居多,累年平均风速为 1.4 米/秒。风向 夏半年( 4—10 月)偏南风居多,冬半年( 10 月至次年 3 月)偏北风(西北风) 为主,全年最大风向频率也以偏北风占的比例最大。大风多出现在 7、8、9 月, 而以 8 月最多。境内大风分为两类, 一是雷雨大风, 出现在 8 月最多,占年 28%;
二、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 :突出生态性规划理念,在规划与建设中强调顺应地形,最
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形形态,随形造景。坚持植物造景为主,营造自然的植物群 落结构和最大的生态绿量,创造人与绿地和谐共处的生态游憩环境。
2、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底蕴、是特色。发掘铜梁县的历史文化,对地方文 化和乡土艺术进行提炼、概括,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融于游息之中,体现公园文化 特色;开拓有时代特色的活动项目,带动公园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述 一 .公园概述 ……………………………………………………… 2 二 .自然地理条件 ………………………………………………… 2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 指导思想 …………………………………………………… 3 二.规划原则 ……………………………………………………… 3 三.规划依据 ……………………………………………………… 3
2、降雨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11.6毫米,夜间降雨量高过 74%,白天 降雨量仅占 26%弱。降雨量夏季最多,占年降雨量的 51%,冬季最少,占年降雨 量的 5%,春季占降雨量的 18%,秋季占降雨量的 26%。
3、日照 :公园日照条件差,年日照数为 1282 小时。各月日照时数最多为 8 月份 ,平均为 219.4 小时。 12 月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 39.8 小时。从日照时数的 年变化来看, 3—9 月都大于 100 小时, 7—8 月日照较为充足,都在 200 小时以 上。从季节变化来看,以夏季最多,平均为 646.2 小时,占全年的 52%;冬季最 少,占全年的 10%,春秋季分别占全年的 25%和 13%。
公园现有的用地上为农耕开垦良好的山头和汇水面开阔的水田。
二、自然地理条件
( 一) 地质地貌与土壤条件
公园地貌为浅丘地貌,由七个小山丘、四条冲沟和一块坡地组成,公园内 最低海拔高程 266.02 米,最高海拔高程 282.40 米,最大相对高差 16.38 米。丘陵
起伏不大,地势相对平坦。公园内有多处汇水面开阔的水田。山顶、山坡土质比
米,最低海拔 264.88 米;规划用地范围内土质较好,有利于植物景观的营造。
( 二) 、公园现状
铜梁人民公园交通便利,北面香滨路,南临迎宾路,西面景观大道,东面蜇
龙路,广龙路将公园分成东西两块用地。周边地段为医院和住宅区。
公园西区地块已建有体育馆,并将拟建青少年科技中心楼,东区拟建政府办
公大楼,园内将建成三大主建筑。
另一类是寒潮大风, 3—5 月出现最多,占 31%。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在铜梁县城市总规的前提下, 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
导,理顺公园景观建设与城市居民的游赏、休闲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突出公园地 域文化和景观特色。规划中以铜梁县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总体思想按建筑规划及 以上基本思想 ------- 俩轴 ,俩山 ,一区 ,九园的景观理念。 创造富有浓厚文化底蕴、 良 好生态环境的城市户外休息空间;提高城市景观文化层次,促进公园、城市、社 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进步。两轴分别是滨水的景观道路组成的轴线和中心文化 广场的轴线。两山分别是位于两个安静休息区的清风山麓和柳韵山麓。一区是中 心文化区,包括铜梁龙文化、人文景观。九园分别是位于安静休息区和自然生态 区的紫竹苑、画舫廊及其围合部分、雅心阁、樱花道及平台围合部分、鱼趣平台 及其围合部分、问蝶双亭及其围合部分、文墨斋、泉沁台。位于石文化广场的山 石园。
第三章 公园性质和环境容量 一.公园性质 ……………………………………………………… 4 二.环境容量 ……………………………………………………… 4
第四章 规划构思及景区规划 一.规划布局与构思 ……………………………………………… 5 二.景区规划及景点规划 ………………………………………… 5
较肥沃,肥力水平高,有碳酸盐反应,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二)气候候特征
.
精品文档
冷空气活动频繁,回暖早,但不稳定:初夏和秋季气温升降快,常有低温连 阴雨出现;盛夏,气温高,多伏旱;冬季较暖,无霜期长,甚至全年无霜。风速 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
1、温度 :四季气温、地温变化不大。 年平均温度为 17.7°C,最高年为 18. 6° C,最低年为 17°C。最热月为 7 月、8 月,最冷月为 1 月。极端最高温为 39.9° C,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3.4°C 以下。全年稳定通过 0°C 的年总积温为 648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