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蛋白质的翻译

第5章 蛋白质的翻译

思考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遗传信息传递的 中心法则
生物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储 存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 酸排列顺序。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 通过DNA复制把亲代细胞所含的遗传 信息忠实地传递给两个子代细胞。在 子代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遗 传 信 息 通 过 转 录 传 递 给 RNA, 再 由 RNA通过翻译转变成相应的蛋白质多 肽链上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由蛋白质 执行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使后代 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特征。后来 人们又发现,在宿主细胞中一些RNA 病毒能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复制出新 的病毒RNA,还有一些RNA病毒能以 其RNA为模板合成DNA,称为逆转录 这是中心法则的补充。
tRNA的三级结构
(1)tRNA的三维结构是和个"倒L形"。 (2)氨基酸接受臂CCA序列和反密码子处于 倒L的两端,二者相距70A。 (3)D环和TψC环形成了倒L的角。 (4)许多三维结构的氢键形成涉及的都是固 定碱基,说明tRNA具有相同的三维或三级 结构。 (5)绝大多数形成的三级结构的氢键涉及的 碱基种类不同于标准的A-U和G-C碱基对;少 数三级结构反应涉及核糖体-磷酸骨架中的 基团,包括核糖的2‘OH基。 (6)几乎所有的碱基均是定向排列的,以致 成摞(stacking),因此在它们疏水平面之 间有最大反应。 (7)只有少数几个三级结构氢键把的密码茎 固定于分子的其它部位,因此反密码子区 的相对方向,在蛋白质生物合成期间可以 改变。
Poly U 为模板,产生的多肽链为Poly Phe Poly C 为模板,产生的多肽链为Poly Pro Poly A 为模板,产生的多肽链为Poly Lys
类似的实验不能证明GGG是何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因为 polyG产生牢固的氢键结合,形成三股螺旋,而不与核 糖体结合。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硝酸纤维滤膜过滤
分析留在滤膜上的核糖体-AA-tRNA
确定与核糖体结合的AA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遗传密码的性质
1、密码是无标点符号的且相邻密码子互不重叠。 2、密码的简并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 现象称为简并性( degeneracy),对应于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 称为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密码的简并性可以减少 有害突变 。 3、密码的摆动性(变偶性):密码的专一性主要是由第一 第二个碱基所决定,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配对 时,密码子的第一、二位碱基是严格的,第三位碱基可以有一 定的变动。Crick称这一为变偶性(wobble).
第五章
蛋白质的翻译
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是合成出具有特
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种以mR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
息,到多肽链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就好象以一种语 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的情形相似,所以称以mRNA为模
板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mRNA、tRNA、rRNA和多 种蛋白因子参与。在此过程中mRNA为合成的模板,tRNA 为运输氨基酸工具,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 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的方向为N—C端。
范树国
以特定的共聚物为模板指导多肽的合成
(1)以多聚二核苷酸作模板可合成由2个氨基 酸组成的多肽 ,如以Poly UG 为模板,合成产物 为Poly Lys-Val。 (2)以多聚三核苷酸作为模板,可得三种氨基 酸组成的多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核糖体结合技术
技术要点:以人工合成的三核苷酸为模板+核糖体+AA-tRNA 保温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三联体密码的破译
1954年Gamov确认核酸分子中三个碱基决定一 个氨基酸 1961年Crick 等用遗传学方法也证实三联体密码 子学说是正确的 Nirenberg以均聚物共聚物为模板指导多肽的合 成,寻找到了破译遗传密码的途径 Khorana以共聚物指导多肽的合成,加快了破译 遗传密码的步伐
插入顺序 先导区 插入顺序 末端顺序
特点
① 半衰期短 ② 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
③ AUG作为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被称为SD序列
的保守区,16S rRNA3’-端反向互补而使mRNA与核糖体结合。
真核细胞mRNA的结构特点
Poly(A)尾巴的功能 ① 是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所必需的形式 ② 它大大提高了mRNA在细胞质 中的稳定性
复制
DNA
转录
逆转录
RNA 复制 蛋白质
翻译
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揭示遗传的分子基础,不仅使人 们对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 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
遗 传 信 息 流 动 示 意 图
DNA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比较
遗 传 密 码
遗传密码: DNA(或mRNA)中的核苷酸序 列与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 遗传密码。 密码子(codon):mRNA上每3个相邻的核苷 酸编码蛋白质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 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
遗传密码字典 遗传密码的破译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人线粒体中变异的密码子
密码子 UGA
正常情况下编码 终止信号
线粒体DNA编码 Trp
AUA
AGA AGG
Ile
Arg Arg
Met
终止信号 终止信号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原核细胞mRNA的结构特点
SD区 顺反子 顺反子 顺反子

AGGAGGU

范树国
1966年Crick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 (1)mRNA上的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与tRNA 上的反密码子相应的碱基形成强的配对;密码的专一 性主要是由这两个碱基对的 作用。 (2)有些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按5-3 )决定了 该tRNA识别密码子的数目。 (3)当一种氨基酸有几个密码子时,只要他们的第一 和第二个碱基中有一个不同,则需要不同的tRNA 来识别。
(1)3‘ 端 含 CCA-OH 序 列 。
(2)TψC环(TψC loop)。
(3)额外环或可变环(extro variable loop)。
(4)反密码子环(anticodon loop)。
(5)二氢尿嘧啶环(dihydr-U loop或 D-loop) (6)上述的TψC环,反密码子环, 和二氢尿嘧啶分别连接在由4或5 个碱基组成的螺旋区上,依次称 为TψC茎,反密码子茎和二氢尿 嘧啶茎。此外,15-16个固定碱基 几乎全部位于这些环上。
然而,de Duve认为第二套密码系统存在于aaRS结构中,并假定 仅仅是辅密码子与aaRS-aa-AMP或aa-aaRS复合物的一个简单反 应。酶是一种蛋白质,而蛋白质怎么能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载 体呢?aaRS上的某些区域含有一些残基可与辅密码子的核苷酸反 应,但无法把所有氨基酸侧链与tRNA的核苷酸匹配起来。一些 科学家提出RNA在原始时代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携带信息,催化 活性和转移信息。在进化过程中,才形成分工负责,即RNA将携 带信息的功能交给DNA,催化活性由酶(蛋白质)承担,RNA本身 仅保留转递信息功能。至今上述三种功能仍不同程度残留于RNA 的事实是对上述分子进化的强有力支持。据此认为:第二套密码 系统存在于tRNA分子本身,而不应存在于aaRS结构中。
密 码 子 与 反 密 码 子 的 配 对 关 系
3
5
tRNA
反密码子
5
mRNA
AU C 1 2 3
密码子
3
H2N
Glu
GAG(Glu) 第一个突变:由于 DNA突变使mRNA分 子中GAG变为UAG UAG(终止密码)
COOH
基 因 间 的 校 正 突 变
H2N
第二个突变: tRNA Tyr 的反密码子GUA突变成 CUA
mRNA
核糖体
tRNA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 第二节 蛋白质合成的机理 第三节 肽链合成后的折叠与加工 第四节 蛋白质定位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
一、mRNA和遗传密码
二、tRNA 三、核糖体
四、辅助因子
mRNA
mRNA (messenger 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直接 指令氨基酸掺入的模板,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OOH
突变tRNATyr可以将终止密 码 UAG读作Tyr
H2N
TyrCOOHFra bibliotek3-A-U-C- 5
突变tRNA Tyr 的反密码子(正常时应为3-A-U-G- 5) 此终止密码被读作Tyr
5-U-A-G- 3
核 糖 体
核糖体 是 由 rRNA ( 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和多种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一种大的核糖核 蛋白颗粒,蛋白质肽键的合成就是在这种核糖 体上进行的。
1、核糖体的结构和组成
2、核糖体的功能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范树国
核 糖 体 的 组 成
原核生物核 糖体的组成
23S RNA 5S RNA
50S subunit
34 protein 50S subunit 30S subunit 70S ribosome 30S subunit
16S RNA
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示意图
21 protein
RNA和蛋白质的分布相对集中,RNA主要定位于核 糖体中央,蛋白质在颗粒外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