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话如何发音

广州话如何发音

广州话作为粤语的代表方言,语音上具有以下特点:
1.从发音部位看,北京话有三套塞擦音及擦音声母〔tstss─tt─tt〕,而广州话只有一套〔dztss〕(国际音标为〔tstss〕),香港粤语读得近于舌叶音〔tt〕。

2. 广州话有一套略带圆唇性质的舌根声母〔gw、kw〕。

3.广州话有独特的圆唇母音及以它为主要母音的一系列韵母。

4.含a的韵母与含的的韵母形成长短对立,各有一系列的韵母,但不能单作韵母。

5.有〔i、ik〕韵母和〔、k〕韵母,前者多为文读,如“醒”(清醒)〔si〕,后者多为白读,如“醒”(醒过来)〔s〕。

6.有两个自成音节的辅音韵母和,如“唔”(不)〔、“吴”〔〕。

7. 辅音韵尾发达,保留完整的古韵尾〔m、n、〕和相应的入声韵尾〔p、t、k〕。

如〔-am/-ap、-an/-at、-a/-ak〕。

8.声调较多,共9个。

阴调(来自古清音声母)和阳调(来自古浊音)相配整齐,入声三个:阴入、中入、阳入,长母音配中入,短母音配阴入,如“八”〔bat〕,“笔”〔bt〕。

9. 连读变调不明显,但有丰富的语义变调,如“毛发”〔mou〕→“发毛(发霉)”〔mou〕。

广州话声母共20个(包括零声母)、韵母53个。

下面的音标采用黄锡凌《粤音韵汇》中的语音符号:
b巴百p扒柏m妈脉f花发
d打特t他塔n拿納l拉肋
dz渣摘ts差测s沙塞j也日
g家革k卡級ᵑ牙額h蝦嚇
gw瓜掴kw夸隙w蛙或Ø阿安
a加假ai佳界au交较am三监an山东aᵑ坑猛
ɐi鸡启ɐu勾扣ɐm心渗ɐn身肾ɐᵑ哼肯
Ɔ哥个Ɔi该凯ou高澳Ɔn安岸Ɔᵑ帮港
ɛ些谢ei欺器ɛᵑ颈艇
œ靴朵œy居对œn津论œᵑ香醬
i知意iu腰照im淹点in烟变iᵑ英秉
u乌故ui回会un腕灌uᵑ冬痛
y於主
粤语的声调有9个,其中入声是收-p、-t、-k尾的音节,调值读得短促。

阴平(调值55)诗si1
阴上(调值35)史si2
阴去(调值33)试si3
阳平(调值11)时si4
阳上(调值13)市si5
阳去(调值22)事si6
阴入(调值5)色sik1
中入(调值3)锡sik3
阳入(调值2)食sik6
广州话口语的变调比较复杂。

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习惯性的变调,变调后不改变词义,如“有钱”〔tsin→tsin〕。

另一种变调改变原来的词义,从旧义引申出新义,如“眼眉毛”〔mou〕→“发毛(发霉)”〔mou〕,“发毛”的“毛”指的是“霉菌长出的细毛”。

有时变调也会引起词性的变化,如“钳”〔kim〕多作为动词,读变调的〔kim〕(老虎钳)则是名词;又如“带”读〔dai〕是动词,如“带领”,读变调的〔dai〕则是名词,如“腰带”。

广州话以调值为35(阴上)的变调最为丰富,如上面所举。

还有一些55(阴平)变调,如“尾”(尾巴)〔mei →mei〕(手指尾)、“耐”(久)〔ni→ni〕(冇几耐)。

从变调的位置看,多数在末音节,不过也有部分是前一音节变调的,这种变调在地名、人名(称呼)中较常见,如“何伯”〔h→h〕;少数属于普通名词,如“楼龄”(房子的使用时间)〔lu→lu〕。

广州话的变调还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在形容词、动词重叠式中,变调往往表示程度的减弱或状态的轻微,如“红红哋”(有点红)〔huhudei〕、“似似哋”(有点像)〔tsitsidei〕。

发音不准确和错读字音都是香港人说广州话的主要毛病。

说话带有“懒音”,把字混读、丢音的情况十分普遍,如把n和l声母的字混读为l,“你”〔nei〕、“李”〔lei〕皆读成〔lei〕;把声母丢失读做零声母,如“我”〔〕读〔〕;还有人喜欢将韵尾-读成-n,如“行”〔h〕读〔hn〕。

从正音角度看,都不可取。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交际时若不注意发音清晰,可能造成误解,影响交际效果。

想说话字正腔圆,可参考下面三个秘诀:1.避免“懒音”。

2.碰到不会读的字,不要随意乱读,不要“有边读边”。

3.读准调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