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PPT课件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PPT课件


哈姆莱特与母后对话
哈姆雷特:请你看看这幅画像,你再看这一幅。这就 是他们兄弟俩的画像。这一幅面貌是多么的风采啊, 一对叱咤风云的眼睛,那体态不活象一位英勇的神 灵刚刚落到摩天山顶,这副十全十美的仪表仿佛天 神特为选出来向全世界恭推这样一位完人--这就 是你的丈夫。你再看这一个--你现在的丈夫像颗 烂谷子就会危害他的同胞,你看看这绝不是爱情啊。 像你这样岁数情欲该不是太旺,该驯服了,该理智 了,而什么样的理智会叫你这么挑的,是什么魔鬼 迷了你的心呢?羞耻啊,你不感到羞耻么?如果半 老女人还要思春,那少女何必再讲贞操呢?
▪ 1616年4月23日在其五十二岁生日那天去世。
创作分期
▪ 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和 诗歌创作时期。
▪ 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和悲喜剧创 作时期,高峰期。
▪ 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创作时期。
创作分类

哈姆莱特的独白(二)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 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 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 哪一个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 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 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 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 了;睡着了也许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 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以后,在那死 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 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 为了这个缘故;
莎士比亚
▪ (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 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世界最伟大的 作家之一。
▪ 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 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 的戏剧天才”。
▪ 西方文学的又一座里程碑!
莎士比亚传奇一生
▪ 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 斯特拉特福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前后思想的转变
▪ 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 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 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 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 气的集合。
▪ 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 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哈姆莱特的独白(一)
▪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 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 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 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 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 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这样好的一个国 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 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 脸。天地呀!我必须记着吗?嘿!她会偎倚在 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 食欲一般;
《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
▪ 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叔侄与仇敌 ▪ 哈姆莱特与乔特鲁德——母子但已有深深的
隔阂与陌生 ▪ 哈姆莱特与奥菲莉娅——恋人与仇敌 ▪ 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朋友与仇敌 ▪ 哈姆莱特与波洛涅斯——君臣与仇敌 ▪ 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最可信赖的朋友
对人的赞颂
▪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 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 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 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 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长!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 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 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 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 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 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 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 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 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 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 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 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 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 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 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 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牲也要悲伤得 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 ,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拉 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留着虚伪之 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 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 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 ,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
四大悲剧
▪ 《哈姆雷特》(英:Hamlet) ▪ 《奥赛罗》(英:Othello) ▪ 《李尔王》(英:King Lear) ▪ 《麦克白》(英:Mac Beth)
《哈姆莱特》思想内容
▪ 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 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 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 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 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 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 14岁辍学,1587年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 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 院股东;1588年开始写作。
▪ 1603年,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常常 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 会各界。
▪ 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 直呆在斯特拉特福。他在1612年回归故里。
▪ 喜剧(10部):《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第十二夜》等。
▪ 悲剧(10部):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 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 悲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 ▪ 传奇剧(4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等。 ▪ 154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