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 选修 北京的春节(老舍)(共33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选修 北京的春节(老舍)(共33张PPT)优秀课件


扫 尘:举行过灶祭后,便
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从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 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 日”,也叫“扫尘日”,也就是 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 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 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 渠暗沟。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 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北 京 的 春 节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 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 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 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 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 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 “元日”、“元旦”。辛亥革命 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 节。
歌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 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 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 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同 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人民过春节的习俗 是不一样的,能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一些 风俗吗?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 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吧!
——老舍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 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 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 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话剧《龙须沟》 《茶馆》等。作品收在 《老舍文集》里。


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 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 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 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 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文章主旨
通过对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的描写, 反映了北京市民生活与风尚。
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 留下深刻印象的?
元宵:
因为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 像是办喜事,火红而美丽。
思考:作家抓住一个“灯”字做足了文章,请问
他是从哪些方面写灯的?
作家抓住一个“灯”字做文章。围绕“灯”, 先写“灯展”,再写“观灯”。写灯展,先写哪些 地方有灯: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再写灯的用材:有名的老店的灯常常有几百盏,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是纱灯” 。
思考:作家采用什么手法说明元宵节是“新年的高
潮”?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通过与元旦的对比:“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 有月光。”先肯定除夕的热闹,再跟元宵节比,说 出它的缺陷。因为除夕没有月光,元宵节则是“明 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可是它还不够 美”,作者先说元旦好,因为元旦“家家门前贴着 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尽管如此,元旦 还不够美,由此可见元宵节是何等美丽。
腊八节: 因为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还要泡
腊八蒜为过年包饺子用。
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 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 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 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 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 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 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
春联:起源于桃符,
明代才改称“春联”。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 始。帝都金陵,除夕前 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 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 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 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 他还亲自题春联。经明 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 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 直流传至今。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是我国
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 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 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 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 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 们的共鸣。
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
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 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 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 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文中写了哪些春节的饮食?
与粥 各是

种用 干各

果种 熬蒜泡的色 如翡翠,醋也 有了些辣味, 色味双美,使 人忍不住要多 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 时,家家吃饺 子。
饺子
你有什么体会???
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开心在哪里呢?
大人: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包饺子、准 备年货、大扫除、贴对联和年画、 放爆竹,拜年、接客、逛庙会
小孩:
买杂拌、买爆竹、买各种玩意 吃糖、穿新衣、逛庙会、买玩具
你有过这样的乐趣吗?
品读体会,感受民俗
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你最喜欢的日子, 并说说理由。
一、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春节
二、有详有略
腊月→ 除夕→ 初一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知识拓展
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
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一般民家 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 五日举行祭灶。灶王龛大都设在 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 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 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 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 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 奶奶”。
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热闹 忙乱
喜庆
团圆
交流讨论,感受年味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 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 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 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
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文中哪些地方写到爆竹?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 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 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 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 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 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 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 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 光地玩耍。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作者写了哪些重要 日子的活动。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

正月初一
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 腊八 腊月十九 二十三 除夕
元旦
元宵
主要事例 腊八粥,腊八蒜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放鞭炮 大扫除 准备年货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 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 逛庙会 悬灯结彩,放花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