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疹1PPT课件
13
14
【临床表现】
(一) 典型麻疹 1. 潜伏期: 10~14天 2.前驱期:发热 3~4天 3. 出疹期: 皮疹特点 4. 恢复期: 留有色素沉着
15
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10~14天 2.前驱期:发热 3~4天
16
Koplik spots
17
18
出 疹 期 ( 第 2 天 )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沉着,7~10天痊愈
24
25
非典型麻疹 轻型 重型
无疹型 异型 成人麻疹
接受被动免疫 高热、惊厥、昏迷、黏膜出血 (黑麻疹)、循环不良 已注减毒活疫苗 接种灭活疫苗 胃肠症状,关节—肌肉痛,
Koplik斑持久(7天)
26
【并发症】
病毒损害、免疫功能改变、继发感染、 营养障碍 1.呼吸道感染
喉、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间质性、支气管性) 2.心肌炎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 0.25ml/kg 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
初种年龄 8个月
病毒无变异 仅一种血清型 有效疫苗
32
出疹性疾病
麻 疹 Ⅰ 麻疹病毒 副粘液病毒
风 疹 Ⅱ 风疹病毒 囊膜病毒
猩红热 Ⅲ 乙型溶血链球菌
传染性红斑Ⅴ 微小病毒
B19
1995 4.8/10万 下降 98%
4
5
【病因】
麻疹病毒 属副粘病毒科 不耐热 低温下长期保存
6
7
【流行病学】
唯一传染源 麻疹患者 传染性 接触后7天~出疹后5天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8
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失去以往每2~3年流行一次特征,多为散发 成人发病率↑ 成人占麻疹住院比例↑
58~59 0.89% 78~79 31% 88~89 48%
恢复期 糠屑样脱皮,色素沉着
ELISA法 麻疹抗体(SIg M)
29
【治疗】
护理 居室 饮食 眼、口腔、皮肤护理 补充营养 易消化富有营养 不忌口
Vtt A 补充(WHO)
<1岁 10万单位/日 ×2
年长儿 20万单位/日 对症处理 高热 烦躁 咳嗽
30
【预防】
隔离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儿
(measles, rubeola) 中山一院儿科 李晓瑜
1
主要内容
麻疹 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并发症
治疗、预防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
大西洋法罗岛1946
四川理塘1950
北京门头沟1952
3
【概述】
临床特征 1965年 麻疹疫苗预防 发病率 1978 400/10万
6个月内婴儿麻疹↑(最小1.5月)
9
易感者
◆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儿童\免疫失败的 儿童\青少年 ★ 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被消灭的传 染病
10
【发病机制】
飞沫
呼吸道粘膜
血液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
血液
皮肤和粘膜
(传染性最强,临床前驱期)
11
12
【病理】
网状内皮系统、呼吸系统明显 多核巨细胞 单核细胞增生 核内包涵体
27
3.神经系统 麻疹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Guillain-Barre’ Syndrome
4.结核病恶化 5.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
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消耗↑、 不恰当饮食
28
【诊断与鉴别诊断】
潜伏期 流行病学史、接触史
前驱期 发热 +3C+Koplik spots
多核巨细胞
+ 流行病学
出疹期 皮疹的特点
19
出 疹 期
20
出 疹 期
( 第 3 天 )
21
3.出疹期 体温升高, 全身症状加重
皮疹特点 1) 皮疹顺序
从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 手掌、足底。 第3天手心、足心 2) 红色斑丘疹,鲜荔枝壳色
22
23
4. 恢复期 出疹3~4天后消退,顺序同上 疹退后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
幼儿急疹 Ⅵ 人疱疹病毒6型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 小RNA病毒
水痘
人类疱疹病毒3型(DNA病毒)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