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妇科干化学检测技术

新型妇科干化学检测技术

粘附抑制
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因素
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内分泌变化(月经、
妊娠、绝经)、性伴侣、滥用抗生素、 宫内节育器、阴道冲洗以及不洁的性生
活等。
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机理
致病因素
乳杆菌
阴 道 菌 群 失 调
数量减少
产H2O2 加德纳菌/类杆菌等数量
功能减退
产乳酸
阴道内源性感染
BV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特征
其他实验室检查
• • • • 淋病奈瑟菌 其他细菌检查 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查 病毒检查:(单纯疱疹病毒 、人巨细胞 病毒 、人乳头状病毒) • 病理检查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

Amsel 等经多年来的研究及临床观察,提出新的四 项临床指标作为诊断BV的依据 。习惯上叫做Amsel法, 公认为是诊断BV的金标准。一般具备下列4条中3条者 即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失调
阴道乳杆菌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是维持阴 道微生态平衡的前提和基础
条件致病菌 乳杆菌 内源性感染
致 病 菌 外 源 性 感 染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
产H2O2乳杆菌的生理作用
产生乳酸,降低阴道 PH值,抑制致病菌
的生长繁殖 产生H2O2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防治外
籍菌侵入引起的感染
詹森乳杆菌以及发酵乳杆菌等),在乳杆 菌中占绝对优势,而其他不产H2O2的乳杆 菌只占10%左右。
正常阴道菌群作用
维持酸性环境
乳酸杆菌产生的乳酸使阴 道分泌物维持酸性环境;
形成保护性菌膜
在阴道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菌膜, 防止入侵微生物在阴道粘膜上定植
乳酸杆菌 阴道微生态 平衡的核心:
乳酸杆菌产生的H2O2 可抑制CA、细菌等条 件致病菌的增殖。。。 抑制HIV、HPV、支原 体、衣原体的增殖。
抑制微生物增殖
维持乳酸菌特 别是H2O2LB 在阴道菌群中 的优势地位!
阴道内各种微生物群之间 , 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保持微生态平
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就会导致疾
病的发生。
BV时的阴道微生态改变
乳杆菌不仅数量上减少, 特别是产H2O2的乳杆菌
减少 加德纳菌及厌氧菌增加 厌氧菌可增加上千倍,厌氧菌与需氧菌之比由原 来的5∶1,增加到100∶1至1000∶1。
优势菌。
妇女阴道主要正常菌群
乳杆菌 原籍菌
其它菌群: 共生、拮抗
消化球菌
棒状杆菌
粪链球菌
表皮葡球菌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
梭状杆菌
类杆菌
妇女阴道常见过路微生物
滴虫
金葡菌
肠杆菌
丙酸杆菌 韦荣球菌
消化链球菌
加德纳菌
阴道粘膜上皮细胞
(过路菌)
是由同种属不同 宿主个体传来的
乳杆菌(原籍菌)
是其自身宿主个体对其 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 是宿主个体固有的菌群
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过程
3
白细胞的数量与采样部位、涂 片均匀程度、月经周期有关
致病菌增殖指标
阴性
唾液酸苷酶 活性的意义
阳性
无引发BV 的细菌繁殖
Text
BV等致病性 厌氧菌增加
Text
了解有无引发BV病原体的进居和增殖
NAG检测临床意义
N-乙酰基-β-氨基半乳糖苷酶是白色念珠菌、阴 道毛滴虫等阴道常见致病菌分泌的酶,能够破 坏阴道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粘蛋白屏障,正 常阴道分泌物中不含NAG,只有在此类病原菌 感染时才能检测到此酶的存在。若NAG阳性, 即提示阴道保护性粘蛋白屏障被破坏,阴道粘 膜处于易感状态或已被此类病原菌感染。
(条件致病菌)
是由不同种属 的宿主传来的
纵切面示意图
乳杆菌——阴道原籍菌
在正常菌群中数量最多,可达8x107 / ml,功能最重要
5%
95%
éÈÈ È ú ÈÈÈÈÈÈÈ ú
乳酸杆菌是阴道的原籍菌在阴道的正常菌
群中其数量可达8×107个/ml,从正常妇女 阴道内可分离出16种左右乳杆菌,其中有
几种能产生H2O2的乳杆菌(如卷曲乳杆菌、
细菌性阴道病
• 健康妇女阴道微生物群中常住菌除乳酸 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棒 状杆菌、B族链球菌、粪链球菌、支原体、 消化球菌及类杆菌等。正常菌群中厌氧 菌与需氧菌之比为5:1。
正常的阴道菌群及微生态平衡
正常阴道内的微生物群主要有细菌、
真菌、原虫及病毒等。菌群的组成 菌中兼性厌氧乳杆菌是正常阴道的
(预示白色念珠菌感染)
OA(氧化酶) -
(淋球菌初筛的重要指标)
检查结果的参考解释
1
3.8~4.5 ﹢~ ﹢﹢﹢﹢
-~﹢﹢ ﹢﹢~ ﹢﹢﹢﹢ -

2
>4.5 ﹢﹢ -~﹢ 月经期,阴道 冲洗后,阴道 生态平衡破坏
3
>4.5 ﹢
﹢﹢ ﹢ ﹢ BV感染早期,并 可能伴有其他感染, 如宫颈炎
4
<4.5 ﹢﹢~ ﹢﹢﹢﹢ ﹢ -
白带常规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pH值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 霉菌与滴虫
一般性状检查
• 正常白带: • 白带异常可表现为色、质、量的改变:

1 . 大量无色透明粘稠白带常见于应用雌激素 药物后及卵巢颗粒细胞瘤时。 2 . 脓性白带 3 . 豆腐渣样白带 4 . 血性白带 5 . 黄色水样白带

pH值检查
• 正常pH值为4.5左右。阴道内呈弱酸性,这是 阴道的自净作用,可以防止致病菌繁殖。如果 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pH值上升, 可大于5~6。
白带清洁度检查
• 白带涂片镜检,根据所见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 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数量进行判断,并划分清洁度: 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为不清洁。 判断标准
细菌性阴道病
• BV主要与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不孕 症、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及妇科肿瘤有关。 • 患BV孕妇胎膜感染的比例是健康者的3倍; 发 生胎膜早破及早产的机会是健康者的2到5倍 • 在BV者中常可检出常见的性病病原体 ,BV与性 传播性疾病关系密切,细菌性阴道病感染HIV 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倍,应引起高度重视 。
传统诊断BV的Amsel’s金标 准易受到显微镜质量、样本采集 情况以及操作者经验等诸多因素 影响。
新型妇科干化学检测技术
检测项目
• pH:阴道生态环境直接指标,正常为≤4.5 • 过氧化(H2O2):阴道乳酸杆菌的标志物 • 乳酸(LA):阴道乳酸杆菌的标志物 • 白细胞酯酶(LEU):炎性细胞的标志物,表示白细胞 多少 • 唾液酸苷酶(SA):细菌性阴道病(BV)致病菌的标 志物
1.阴道分泌物异常,为均质稀薄的白带。
2.阴道分泌物pH>4.5。
3.氨臭味实验阳性。
4.线索细胞阳性。
细菌性阴道病的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pH检查 阴道分泌物胺试验 阴道分泌物找线索细胞 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试验 阴道分泌物脯氨酸氨肽酶试验
胺试验
检查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 白带加一滴10%氢氧化钾,如 发出鱼腥味, 即胺试验阳 性 。
清洁度 Ⅰ Ⅱ Ⅲ 杆菌 ++++ ++ 上皮细胞 ++++ ++ 白细胞 0~5 5~15 15~30 杂菌 ++ 意义 正常 正常 提示炎症

-
-
﹥30
++++ 严重阴道炎
霉菌和滴虫检查
• 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有 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均用 “+”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你已经 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感染的严 重程度。
5
>4.5 ﹢﹢~ ﹢﹢﹢﹢ ﹢~ ﹢﹢﹢﹢ 滴虫感染可 能,具体结 合镜检
6
>4.5 -
7
>4.5 -
O2
U
﹢﹢~ ﹢﹢~ ﹢﹢﹢﹢ ﹢﹢﹢﹢ ﹢~ ﹢﹢﹢﹢ -
(乳


酶)
G
﹢~ ﹢﹢﹢﹢
﹢~ ﹢﹢﹢﹢ 白色念珠菌 感染可能, 具体结合镜 检
P
﹢~ ﹢~ ﹢﹢﹢﹢ ﹢﹢﹢﹢ ﹢~ ﹢﹢﹢﹢
淋球菌感 染可能, 具体结合 其他实验
八项妇科干化学检查的参考值
项目
pH(酸碱度) (乳酸杆菌分解糖原) H2O2(过氧化氢)
(乳酸杆菌产物)
1
3.8~4.5 +~++++ - ~ ++ ++~++++ -
LEU(白细胞脂酶) (白细胞产物) LA(乳酸)
(乳酸杆菌产物)
SA(唾液酸苷酶)
( BV致病菌的标志物)
PIP(脯氨酸氨肽酶) (提示BV、白色念珠菌和滴虫感染) NAG(N-乙酰-β-D-氨基半乳糖苷酶)
线索细胞
• 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指细菌性阴道 炎患者有许多杆菌凝聚在阴道上皮细 胞边缘,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 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 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 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
乳酸杆菌
正常乳酸杆菌形态
加德纳菌图
不同染色条件下线索细胞形态
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
BV对非孕妇女的影响
发生宫颈上非典型增生的危险性增加
宫内膜炎、附件炎的发生增加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增加
阴道分泌物检查
•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 主要由阴道粘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 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俗称 “白带”。 • 检查目的:用于检查生殖系统病变、感 染、滴虫、念珠菌,同时还可确定阴道 清洁度。
机体反应性指标
正常
Text Tex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