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 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 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 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
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
于 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量。
当时只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概率统计方向含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内, 年已开始招收概率统计方向的研究生。
1999
业并招生。
统计专业经过十年的建设成效显著, 统计方法的教学方面,力求结合统计方法在金融、 高了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究、相依数据的统计模型、不完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领域,得到了一系统的研究成果, 受到了国内外统计学界的关注。
已毕业的学生有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
也有很多学生在金融、
保险、经济管理、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行业成为骨干。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二、 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学士。
三、 基本学分要求
四、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以统计方法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
培养具备良好的基础数学与概率论基础,
掌握
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
了解某一
相关应用领域(如保险、经济、金融等)知识的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 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及金融、保险、医药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 据分析、风险决策、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或在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樅。
五、 专业培养标准 表1 :专业标准
万面 内容
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
张国隆、陆振邦等一 1980年,(应用)数
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
并且1980 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同济大学
统计学”专
专业排名已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统计理论和 保
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提 在统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如半参数统计模型的研
知识与智力能力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国内外)
终身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现场工作能力实验室工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身心健康
道德修养
民族精神
理想信念
国际视野
人际交往
团队合作
5、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国内
外知名教授的专题讲座等。
6、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修养,通过建模比赛、
集体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7、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大学生创新项
目、建模竞赛等活动来实现。
表2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万面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1. 数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习题课、课后练习、上机 运算等
方式进行教与学。
2. 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实验、习题课、作业 练习进
行教与学。
3. 人文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讲座、大型作业、读 书报告
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4、 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讲授、习题课、一般作业、大型 作业、
讨论班、上机运算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5、 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班交流、 上机
实验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6、 当代知识通过邀请国内外及本系教授进行专题讲 座,并布
置涉及查阅文献资料的作业等进行教与学。
通过专业课教学
(少量课程内容交给学生自学等)逐 步提高学习能力,并通过毕业论文,进行文献的检索 与综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表达能力通过课程作业中设置口头报告、 书面报告 以及答
辩来实现。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全国和上海市的 大学
生创新行动计划、国内外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竞赛及其他学科的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领 导和管理能力。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达到国 家规定
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 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通过体育课、思想政治课、班会、人文教育和专题讲 座等来加强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3、 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通过举办集体活动, 包括参加 各种比
赛等来加强。
4、 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国际视野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讲座 来
知 识 与 智 力 能 力
1、 数学知识
2、 自然科学知识
3、 人文科学知识
4、 专业知识
5、 为专业服务的其他
知识
6、 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终身学习能力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现场工作能力 实验室工作能力 表达、交流能力 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 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 等)
8、组织、领导和管理
能力
身心健康 道德修养 民族精神 理想信念 国际视野
6、 人际交往
7、 团队合作
六、主干学科
统计学。
七、核心课程
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理)、统计学、统计计算与软件、抽样调查、应
用随机过程、运筹学(理)、实用回归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多元统计分析(理)、保险精算等。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東。
八、教学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一。
九、实践环节安排表
见附表二。
十、课外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三。
十一、有关说明
1.公共基础课中的有3门计算机课程,其中在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
术基础、Web技术基础和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门课程中应至少选修1门。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2.培养方案中打*的课程为研究生阶段设置的课程,供要求较高的学生选修。
3.各类选修课要求与建议:
本专业学生在如下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14学分。
运筹学(理)、统计预测与决策、保险精算、多元统计分析(理)、非参数统计、金融统计、金
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最优化理论、矩阵分析(研)*、李群与李代数(研)*、偏微分方程(研)*、有限元方法(研)*、运筹学通论(研)*、图论及其应用(研)*、有限差分方法与谱方法(研)*、泛函分析(研广、抽象代数(研)*、微分流形*。
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课程的先修课程。
已经
取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建议选修打*的10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中的相关课程。
彈贸摄尔霁毙攬
砖卤庑诒尔肤。
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课程任选,其中至少要有一门艺术类课程。
附表一
统计学专业四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
续前表
附表二
实践环节安排表
注:1、课内上机时数51学时,课内实验时数118学时。
附表三课外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