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
超声波提取在中药制剂质量检测中(药检系统)已广泛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应用超声波处理的有232个品种,且呈日渐增多的趋势。
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超声波技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中药制剂取工艺的一种新技术,超声波提取具有广阔的前景。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生物有效成分。
1、提取原理(1)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播,这就是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一种辐射压强,沿声波方向传播,对物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使细胞组织变形,植物蛋白质变性;同时,它还可以给予介质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且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悬浮体分子的运动速度。
从而在两者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力可使生物分子解聚,使细胞壁上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溶解于溶剂之中。
(2)空化效应通常情况下,介质内部或多或少地溶解了一些微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由于定向扩散(rectieddiffvsion)而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突然闭合,这就是超声波的空化效应。
这种气泡在闭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形成微激波,它可造成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裂过程在瞬间完成,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3)热效应和其它物理波一样,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即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其声能不断被介质的质点吸收,介质将所吸收的能量全部或大部分转变成热能,从而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度的升高,增大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速度。
由于这种吸收声能引起的药物组织内部温度的升高是瞬间的,因此可以使被提取的成分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这些作用也促进了植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溶解,促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介质,并于介质充分混合,加快了提取过程的进行,并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超声波提取的特点(1)超声波提取时不需加热,避免了中药常规煎煮法、回流法长时间加热对有效成分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对热敏物质的提取;同时,由于其不需加热,因而也节省了能源。
(2)超声波提取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了原料药材,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溶剂用量少,节约了溶剂。
(4)超声波提取是一个物理过程,在整个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不影响大多数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
(5)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有利于进一步精制。
3、超声波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应用与水煎煮法对比,采用超声波法对黄芩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与常规煎煮法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黄芩苷的提取率升高;超声波提取10、20、40、60min均比煎煮法提取3h的提取率高。
应用超声波法对槐米中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槐米30min所得芦丁的提取率比热碱法提取率高47.56%,与浸泡法相比,超声波提取40min,芦丁得率为22.53%,而浸泡48h得率只有12.23%。
超声波提取植物中的苷类成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节省原料的30—40%。
从萝芙木属植物的根中提取生物碱,常规浸渍法需43h,而超声波法只需15min,且可将生物碱全部提出。
常规法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生物碱需5h,超声波法至多30min就可完成。
常规法提取曼陀罗叶中的曼陀罗碱需3h,超声波法只需30min。
煎煮法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需3h,超声波法只需10min,且得率高。
总之,超声波提取具有节时、节能、节料、得率高的特点。
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
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的正负压强交变周期,在正相位时,对介质分子产生挤压,增加介质原来的密度;负相位时,介质分子稀疏、离散,介质密度减小。
也就是说,超声波并不能使样品内的分子产生极化,而是在溶剂和样品之间产生声波空化作用,导致溶液内气泡的形成、增长和爆破压缩,从而使固体样品分散,增大样品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目标物从固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速率。
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超声波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是一种非常成熟且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超声波萃取的原理超声波萃取中药材的优越性,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
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
(1)加速介质质点运动。
高于20 KHz声波频率的超声波的连续介质(例如水)中传播时,根据惠更斯波动原理,在其传播的波阵面上将引起介质质点(包括药材重要效成分的质点)的运动,使介质质点运动获行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
质点的加速度经计算一般可达重力加速度的二千倍以上。
由于介质质点将超声波能量作用于药材中药效成分质点上而使之获得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迅速逸出药材基体而游离于水中。
(2)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特殊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内部压力达到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爆破”产生微观上的强大冲击波作用在中药材上,使其中药材成分物质被“轰击”逸出,并使得药材基体被不断剥蚀,其中不属于植物结构的药效成分不断被分离出来。
加速植物有效成份的浸出提取。
((3)超声波的振动匀化(Sonication)使样品介质内各点受到的作用一致,使整个样品萃取更均匀。
综上所述,中药材中的药效物质在超声波场作用下不但作为介质质点获得自身的巨大加速度和动能,而且通过“空化效应”获得强大的外力冲击,所以能高效率并充分分离出来。
超声波萃取的特点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萃取,是中药制药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煮醇沉萃取方法的新方法、新工艺。
与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超声波萃取具有如下突出特点:(1)无需高温。
在40℃-50℃水温F超声波强化萃取,无水煮高温,不破坏中药材中某些具有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特性的药效成份。
超声波能促使植物细胞地破壁,提高中药的疗效。
(2)常压萃取,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易行,维护保养方便。
(3)萃取效率高。
超声波强化萃取20~40分钟即可获最佳提取率,萃取时间仅为水煮、醇沉法的三分之一或更少。
萃取充分,萃取量是传统方法的二倍以上。
据统计,超声波在65~70ºC工作效率非常高。
而温度在65ºC度内中草药植物的有效成份基本没有受到破坏。
加入超声波后(在65度条件下),植物有效成份提取时间约40分钟。
而蒸煮法的蒸煮时间往往需要两到三小时,是超声波提取时间的3倍以上时间。
(4)具有广谱性。
适用性广,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各类成份均可超声萃取。
(5)超声波萃取对溶剂和目标萃取物的性质(如极性)关系不大。
因此,可供选择的萃取溶剂种类多、目标萃取物范围广泛。
(6)减少能耗。
由于超声萃取无需加热或加热温度低,萃取时间短,因此大大降低能耗。
(7)药材原料处理量大,成倍或数倍提高,且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净化。
(8)萃取工艺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超声波提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方面的研究进展2009-06-21 16:32:05 作者:中冠健业摘要:超声波提取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提取物物理提取方法,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
本文主要综述了超声波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以及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等技术在色素、黄酮、多糖、生物碱等物质提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天然产物许多天然产物在保健及治疗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由于传统提取方法的许多弊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在提取方面需要更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提取方法,以其快速高效及对营养价值影响较小,正受到人们的关注。
超声波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一种震动频率高于声波(20kHz)的机械波,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给予媒质(如固体小颗粒或团聚体)极大的加速度。
当颗粒内部接受的能量足以克服结构的束缚能时,固体颗粒(或团聚体)被破碎(或解聚),从而促使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溶出:这种能量作用于液体,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液体会撕裂成很小的空穴,这些空穴一瞬间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十个大气压的瞬间压力,即称为空化现象。
这种孔穴现象可细化各种物质以及制造乳溶液,加速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溶出。
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震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扩散释放并使其充分与溶剂混合,便于提取。
现在就超声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作以下概述。
1 黄酮郭青枝等[1]用正交试验对苦瓜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传统提取法进行了比较。
选取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了3 个水平,由方差分析得出超声波功率的改变对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和料液比。
综合考虑各因素得出苦瓜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以90%的乙醇提取,超声波功率为80W,提取20min,料液比为1:30(g:ml,下同),与传统提取方法对比提取量为传统方法的1.36 倍,提取时间为传统提取方法的1/9。
兰昌云等[2]做了超声波法提取槐花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出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60%乙醇,在温度75℃,料液比1:15 条件下提取30min,连续提取2 次,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99.84%,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最优的提取工艺,并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优于常规热回流提取法。
黄锁义等[3]利用超声波提取九里香中的总黄酮。
用95%乙醇为提取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0128mg/ml,回收率为102.5%。
利用超声波提取、纯化方法而得到的黄酮类物质,其纯度较高。
牛立新等[4]研究了超声波提法提取卷丹鳞茎中总黄酮的工艺。
以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在80%乙醇,80℃, 1:30 料液比下,超声提取40min,单次总黄酮相对提取率达到92.32%,连续两次达到99.25%,而且相对于传统方法节省了大量时间,是一种研究及利用百合科植物可参考的方法。
时新刚等[5]利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毛白杨雄花序中的总黄酮,分别对超声波功率、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液浓度的选择做了试验,得到了浸提时间、料液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料液比比例的加大,得率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黄酮的得率,逐渐下降;在一定的超声波功率范围内,得率随功率增加而提高,但当达到一定功率后,得率则不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