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计划学情分析:1、经过上学期的音乐学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唱歌、视听练耳、音乐欣赏、综合训练等相关内容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学生的音乐欣赏、视唱等能力,特别是视唱能力差异较大,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训练。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环境,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评价机制使课堂教学更符合现代课改的精神。
教学目标:1、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质得到整合发展。
2、用欢乐、优美的歌声来表现课本中的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和科学发展。
3、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熟悉了解中外名曲和名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措施:1、转变教师角色和形象,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2、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如:游戏竞赛、动手动脑、听听想想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3、积极发挥师生共同资源,使音乐课堂真正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并在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
4、发挥网络环境优势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服务。
教学进度一览表:1-2周:第一单元明天的太阳更美丽3-4周:第二单元浪漫的旋律5-6周:第三单元闪亮的心7-8周:第四单元军营飞歌9-10周:第五单元美丽的彩霞11-12周:第六单元小小故事会13-14周:第七单元戏曲园地15-16周:第八单元中国功夫17-18周:期末音乐测评教案第一单元《明天的太阳更美丽》教学内容:《毕业歌》《明天的太阳更美丽》《凤凰展翅》《共同走向未来》教学目标:1、欣赏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以节奏练习的方式,准确解决歌曲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3、通过欣赏该乐曲,使学生认识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笙。
4、通过学唱感受歌曲轻快流畅的旋律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以节奏练习的方式,准确解决歌曲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时间安排:二学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一听《毕业歌》《明天的太阳更美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授:听一听《毕业歌》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2、歌曲简介:这首歌曲表现了一群健康活泼的小学生在即将告别小学升向初中时的快乐情景,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爱国热情和长大以后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3、节奏练习。
(复习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休止符。
)2/4 o x xx │x.x xx │ x x x │x xx │x - ‖①画出拍线.②分小组熟读节奏.③找出此条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并试着唱一唱旋律。
4、读读歌词节奏。
5、引导学生复听全曲,感受进行曲风格。
6、课后练习(创编上下行乐句)1=C 2/4s’ f’ m’ r’ | d’ l | s l t r’ | d’— || 注:也可自行创编,并唱一唱。
三、听一听《明天的太阳更美丽》1、完整聆听全曲,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说说你对音乐的感受3、课后练习:改变旋律,比较不同。
①比较拍号的不同,说说两条旋律有何相同不同点。
②引导学生说出只改变拍号和小节数。
节奏、音高不变。
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一听《凤凰展翅》玩一玩《共同走向未来》。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听一听《凤凰展翅》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2、介绍乐器——笙笙,又称“芦笙”,由笙簧、笙苗和笙斗三部分组成,以笙片震动发音。
是中国古老的民间吹奏乐器,是世界上先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笙的演奏技巧有各种吐音、打音、花舌音、颤音、滑音等,但是没有笛子那样灵活。
演奏多声部音乐是笙的特点,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优美、丰满,容易与其他吹奏乐器音响混合一体,是民间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3、再听:体会和了解由笙演奏的乐曲的音乐特征和音乐特点。
笙的音色:甜美、柔润。
巴乌的音色:丰满、厚实、柔美。
三、玩一玩《共同走向未来》1、初听,回忆C大调音阶。
2、视唱歌曲旋律。
3、熟读歌词节奏。
4、自学歌曲。
5、全班齐唱。
四、小结、下课。
第二单元浪漫的旋律教学内容:《阿瓦日古丽》《小狗圆舞曲》《花之圆舞曲》《溜冰圆舞曲》教学目标:《阿瓦日古丽》1 、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维吾尔族歌唱风格。
2 、通过学唱《阿瓦日古丽》,了解商调式结构特点。
《小狗圆舞曲》1 、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2 、让学生初步了解肖邦的音乐。
《花之圆舞曲》欣赏和了解柴可夫斯基舞剧作品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溜冰圆舞曲》1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
2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该乐曲所具有的典型的圆舞曲风格。
3 、学习划分乐段,并用不同德色彩表现出来。
4 、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想象力。
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单元教学内容:《阿瓦日古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教学1. 播放维吾尔族民风民俗的音乐视频。
2. 学生初听《阿瓦日古丽》的音乐,讨论听后感。
3. 教师范唱,通过节奏练习引导学生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4. 听音乐学唱歌曲。
5. 教唱重难点。
三.结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狗圆舞曲》《花之圆舞曲》:《溜冰圆舞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处理三.欣赏教学《小狗圆舞曲》小狗是人们喜爱的宠物,这是一首以狗命名的带有童话色彩的钢琴作品。
乐曲表达的内容就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德国牧羊犬,它经常在阳光下嬉戏,并在身体快速转圈的同时追咬自己的尾巴。
《花之圆舞曲》1. 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地欣赏音乐,听唱主题,介绍舞剧《胡桃夹子》剧情。
2. 根据舞曲所表现的内容及情绪,自编自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质。
3. 带领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表现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中美好的意境。
《溜冰圆舞曲》1. 聆听音乐并启发学生随着音乐晃动身体,感受乐曲中圆舞曲的风格。
2. 为乐曲划分段落,分段欣赏,说说情绪是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
四.结束第三单元闪亮的心教学内容:《雨天等妈妈》《我们的心愿》《美丽的心灵》《萤火虫》教学目标:《雨天等妈妈》1.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有类似的体验。
2.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并表演《雨天等妈妈》。
《我们的心愿》1. 学唱歌曲《我们的心愿》,对比感受前后两个乐段音乐的效果。
2. 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方法,并能尝试运用模进手法进行创编。
《美丽的心灵》1. 接触形式不同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了解艺术与劳动者的关系。
2.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
《萤火虫》1. 能自己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音乐综合能力。
2. 用分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雨天等妈妈》《我们的心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教学1. 导入教学,设计有关在家如何关心父母的问题导入。
2. 教师范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3.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歌词,并让学生评价,然后全体一起朗读。
4. 分男女组演唱歌曲。
5. 学生完整唱歌曲。
三.欣赏《我们的心愿》1. 引导学生以聆听为主熟悉全曲,体验歌曲模进的过程。
2. 分段提炼难点节奏。
3. 指导学生完整听歌曲。
四.结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美丽的心灵》《萤火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教学《美丽的心灵》1. 训练:讲解难点节奏。
2. 采用击掌,分声部敲击节奏的方法跟唱旋律。
3. 在学生对歌曲节奏有了初步认识以后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讲解和声小调的特点。
《萤火虫》1. 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制的打击乐器。
2. 让学生先自学歌曲,在分组用打击乐器配乐。
3. 学生表演。
三.结束第四单元军营飞歌教学内容:《军营男子汉》《骑兵进行曲》《真是乐死人》《爱舰爱岛爱海洋》教学目标:《军营男子汉》《骑兵进行曲》《真是乐死人》1. 欣赏和了解同时代的军旅歌曲的特点,体会这些歌曲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
2. 通过这些军乐曲,感受军乐曲雄壮威武的气势,增强学生保家卫国,为祖国奋斗的爱国情感。
《爱舰爱岛爱海洋》1. 感受部队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 集体创编节奏。
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军营男子汉》《骑兵进行曲》《真是乐死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教学1. 这3首歌曲创作的年代相隔较远,具有不同的时代气息,表现了不同时代的军人风貌。
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以时代风貌为主线,达到了解不同时代军旅歌曲的特点的目的,内容还可以扩展至其他军队有关的歌曲或乐曲。
2. 整体欣赏,增强学生保家为国,为祖国努力奋斗的爱国情感。
三.结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爱舰爱岛爱海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玩一玩1. 听歌曲,边听边踏步,感受进行曲的速度。
2. 揭示课题,提问:表现部队生活的歌曲,适合用什么乐器演奏?3. 请学生自己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4. 在熟悉歌曲后,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结束。
第五单元美丽的彩霞教学内容:《彩霞告诉我》《夕阳箫鼓》《渔舟唱晚》《飞越彩虹》教学目标:《彩霞告诉我》1. 学唱这首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清新、秀美的音乐主题以及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2. 了解羽调式歌曲的情绪特点,掌握调式中主音属音的唱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构成要素等方面的概念。
《夕阳箫鼓》1. 通过欣赏此曲,使学生对我们民族音乐的表现词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2. 立足于此曲,让学生贵我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及表现力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渔舟唱晚》1. 能够背出乐曲的主要旋律。
2. 通过欣赏此曲,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飞越彩虹》1. 感受歌曲优美动人的旋律,能用亲切的语调、清晰的吐字、饱满的气息延长此歌。
2. 为歌曲划分乐段,并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来。
3. 拓展课堂知识进行音乐的积累。
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彩霞告诉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教学1. 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
2. 视唱教学,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羽调性作用。
3. 歌曲教学时,运用奥尔夫节奏律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调性、曲式结构特点,帮助学生更便捷的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
4. 歌曲的合唱教学中,可放慢速度,运用声部间音量对比的教法进行适应性的二声部视唱。
5. 教唱歌谱,学唱歌曲。
三.结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夕阳箫鼓》《渔舟唱晚》《飞越彩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教学《夕阳箫鼓》1. 首先让学生描绘钟声、江上渔火的情景,再聆听音乐对这些情景的描绘,将两者进行对比,加深印象和感受。
2. 说说乐曲表现的情景。
《渔舟唱晚》1. 能够背出乐曲的主要旋律。
2.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飞越彩虹》1. 感受歌曲动人的旋律,能用亲切的语调、清晰的吐字、饱满的气息演唱此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