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及各类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及各类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及各类应急预案
为确保门诊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成立门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
组长:11111
副组长:111111111
成员:1111
(二)突发事件类别及风险分级
突发事件主要为停电、停水、火警、病情变化、医疗投诉与纠纷、日常生活意外(烫伤、摔倒、坠床)等方面。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人数以及不良结果的程度,将突发事件风险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
1.患方投诉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2.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丢失钱财报案投诉的。

4.发生日常生活意外。

5.小围停电、停水。

6.病人出现晕厥等情形。

以上情况经耐心解释及简单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

二级风险:
1.患方来门诊投诉人数少于10人,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方对门诊科室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行为。

3.出现停电、小面积起火影响门诊工作的正常开展。

4.日常生活意外造成较严重后果。

三级风险:
1.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重大火灾、触电身亡等。

2.患方来院投诉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院工作。

3.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

4.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门诊大厅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等行为。

5.患方在门诊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等情形。

(三)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及报告制度
1.发生一级风险的突发事件由当事人或科室报告科室负责人,责任科室首先进行协调沟通,能够当场协调处理的,应该尽量当场协调解决,不能协调处理的必要时引导到相关部门处理。

2.发生二级风险的突发事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
分管部门。

属一般医疗纠纷与投诉方面的以门诊部、投诉管理办公室为主进行沟通协商,治安方面则由保卫部协调处理,其他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

3.发生或估计会发生三级风险的突发事件,门诊办公室、保卫科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处理。

迅速组织足够力量保安人员,再向分管院长报告的同时,向110、119或所属派出所报警(情况紧急时,门诊工作人员直接报警),了解情况后并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

4.发生突发事件后,当事人或第一责任人(首先发现情况者)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包括停电、停水、火警、病情变化、医疗投诉与纠纷、日常生活意外等,启动相关预案。

(1)门诊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工作等相关部门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2)门诊办公室、有关科室和保卫科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如实向院领导报告有关情况,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3)保卫部工作人员,应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门诊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

负责三级风险突发事件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患方人员闹事的证据。

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
1.门诊就诊患者晕厥应急预案
(1)门诊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患者,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发现患者在诊区晕厥,立即判断患者意识情况,通过触摸颈动脉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心跳,并查看胸廓起伏判断呼吸,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自始至终不能离开患者,同时上报门诊部并联系门诊服务台(1),责任科室组织现场抢救。

如患者心跳呼吸正常,将患者移送至急诊科;如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在抢救过程中,门诊工作人员、导医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维持现场秩序,避免人群围观,贻误救治。

(4)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2.门诊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病人时的应急预案
(1)门诊发现甲类、乙类传染病类,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领导及门诊办公室、医务科等部门。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保护其他就诊的病人免受传染,如为甲类传染病,应将密切接触者留院隔离观察,避免疫源扩散。

(4)病人使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5)病人转出后,应按传染源性质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3.门诊纠纷应急预案
(1)门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与我院医护人员发生纠纷时,诊区分诊护士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及时通知门诊办公室,必要时通知保卫科。

(2)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稳定患者情绪,详细了解发生纠纷的原因,如无法现场解决,主动引导到投诉接待室投诉,协调处理。

4.门诊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遇信息系统故障,挂号收费、门诊工作站停运时,收款处、各分诊台第一时间通知门诊办公室、信息管理办公室。

(2)门诊办公室联系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现场办公,抽调精干技术力量抢修。

(3)挂号收费处正常受理挂号、收费,做好书面登记,发放纸质病历。

收款员需指导患者填写病历封面基本信息,并加盖收费印章。

(4)病人凭病历到相应诊区候诊,医生接诊,手写病历并开具手写处方或检查单。

(5)系统恢复运行后,挂号收费处、药房根据书面登记,补打票据,并做好工作量的统计和上报。

5、火灾的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积极参加保卫组织的理论培训及现场消防演习,要求人人参与。

(2)工作人员熟悉消防设施灭火器的放置地点及使用
方法,清楚各楼层的电源总闸、安全出口位置。

(3)配合保卫处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灭火器的有效时间。

(4)注意用电安全、用氧安全及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5)设立消防责任人,并制定明确职责。

2、程序
(1)切断电源,打开消防通道,立即报告保卫科、行政值班。

(2)发现火情无法扑救,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3)管好邻近房间的门窗,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室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

(4)嘱病人及家属用湿毛巾盖住口鼻,经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3、流程
做好安全管理—→消除隐患—→积极扑救—→通知保卫处和行政值班—→紧急疏散患者—→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火情无法扑灭立即拨打“119“—→告知准确方位。

6、停水的应急预案
1、程序
(1)接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

(2)大量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3)可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行政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4)尽量协助病人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2、流程
(1)接到停水通知—→做好停水准备—→储备水源。

(2)突然停水—→与总务科或行政值班联系—→查询原因—→向患者做好解释。

7、泛水的应急预案
1、程序
(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2)如不能解决,立即找水管班值班人员。

(3)将物品、器械搬离泛水处,并协助将水排净。

(4)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

2、流程
寻找泛水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通知总务科或行政值班—→撤离物品、器械-→协助维修人员—→保持环境清洁—→告诫患者—→防止跌倒。

8、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程序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

并开启应急灯火点蜡烛照明等。

(3)与电工班联系,晚间通知电工班或行政值班,查询原因。

(4)加强巡视,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2.流程
(1)接到停电通知—→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准备动力电器应急方案。

(2)突然停电—→开启应急灯—→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行—→通知电工班、行政值班—→查询停电原因—→安抚患者—→防火防盗。

9、患者发生跌倒时的应急预案
1、程序
(1)病人入院时加强安全防。

(2)不慎跌倒,立即通知医生。

(3)在医生检查后,再搬动患者。

(4)进行必要的检查,如X线检查等,及时治疗。

(5)向上级领导回报。

2、流程
积极采取防措施—→发生跌倒—→通知医师—→协助检查—→上报门诊部办公室。

10、病人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
(1)发现病人猝死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急救中心及相关专业科室医师立到场,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

(2)通知家属或单位领导到场,并及时向病人家属通报病情。

(3)向院总值班室或医务部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如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再通知将尸体接走,如有纠纷,应在医院组织协商后再行处理。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其他病人进行保护,维护诊疗秩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