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初探
积石中学生物组曹朝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理念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那么如何在极有限的课时里实施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呢?围绕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运用认知规律,重视示范与纠错,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是学生在事隔两年后再次使用显微镜,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学生进入实验室,常出现的情况是: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材料、显微镜上或急于观察,甚至动手操作,弱化了教师讲解、示范的效果,教师对实验中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对记录的实验现象如何分析和处理等难以有效贯彻,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结果学生显微镜操作不规范,观察到的细胞影像效果不理想,甚至于一节课下来学生还不会正确的使用显微镜。

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教师的操作示范作用和学生自我纠错作用,把实验中关于高倍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通过教师演示一遍,学生统一观察“蚕豆上表皮细胞”,教师利用学生显微镜进行个别指导和纠错。

有的学生由于之前并没有认真听课而失败,这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激将”,让学生自己与其他成功的同学比较并查找自己失败的原因,使其领悟到错误所在,接着学生一边操作,一边相互之间进
行比较和讨论,成功率会稳步提高,最后将学生观察到的最理想的细胞图像进行展示,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彼此细胞的不同之处,实验效果很好。

通过运用认知规律,重视示范与纠错,学生实验技能得到了训练和强化。

二、变验证为探究,提供多元化探究平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如何让验证性实验变成激发学生思维和自主性的探究实验呢?这就需要教师思维也是要多元化的,大胆的在关键问题上敢于变化,站在学生自身生活实际角度来看待问题,提供探究平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涉及使用化学试剂的分组实验。

在实验之前尽量准备一些学生希望在实验课上进行检测的材料,比如梨汁、苹果汁、土豆汁、豆浆、蛋清、牛奶和一些非生物组织如奶茶等,将实验教学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此实验可以分成4个实验主题:①组“比较同种生物组织中不同有机物的含量差异”;②组“比较不同种生物组织中同种有机物的含量差异”;③组“比较生物组织和非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差异”;
④组“比较同种组织蛋白质检测中双缩脲A液和B液规范操作和不规范操作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不强求学生必做哪个,给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其自主选择一个实验主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分析,做出实验结论,最后每组推选出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并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

由于准备了多元且充分的探究平台,实验课题又是学生自己感兴
趣而确定的,所以短短45分钟的实验课就可以达到生物实验教学和探索的双赢: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又可以锻炼教师的实验课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中引入“实验设计”环节,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引入“实验设计”环节,在单纯照着教材“烹饪”时能创新出新的“菜品”,从新的一个角度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比如教材中的“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实验中,可以新补充“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实验,此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探索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准备好一系列不同浓度(10%、12.5%、15%、20%)的蔗糖溶液及所需的各种物品,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介于引起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两种溶液浓度之间。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维由“封闭”变为“开放”,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创设纯思维情景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思维和精神
新教材的实验教学充分强调过程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在经典生物实验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能从经典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索过程。

“实验探究≠动手操作”,单纯照方抓药的动手操作固然不是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也不一定都要动手操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比如在课本中经常出现“像科学家一样……”就是要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比如
“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围绕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同学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光合作用需要光,主要吸收什么光?怎么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结构怎样?只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这些问题,教师若再“煽动”一下气氛,把学生引入“山洞”般的人类认识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虽然这是一种纯思维式的实验探究,但是学生在此情景中,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体验到在黑暗中摸索看到一丝光明的欣喜感,使得一堂普通的生物课,就仿佛通过“时间机器”回到了科学家的时代随他们一起探索一样。

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的同时也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了智力和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在实验教学中通过重视示范与纠错,提供多元化的探究平台,引入实验设计环节,创设情景的纯思维实验探究,开展第二课堂选做实验等策略的实施成为落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标理念的重要渠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