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施工安全方案

涵洞施工安全方案

涵洞施工安全方案1、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第三标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xx);5、其它相关规范;6、本项目部技术装备及施工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A3标段起点为江阳区分水岭乡板栗湾,顺接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北段(起点桩号K263+000)上跨国家高速公路网成渝地区环线合江~纳溪段高速公路,经狮子凼、合龙溪、苦竹溪,止于九支镇凤林园K293+280赤水河大桥,全长30、3km。

沿线经过江阳区、合江县的分水岭、佛荫、尧坝、二里、九支、等乡镇。

工程有特大桥426m/1座、大桥3347、5m/17座、中桥663m/11座、小桥152m/5座、涵洞89道、通道50道,互通立交3处,互通连接线0、81km、匝道8、86km,服务区1处、分离立交6处,天桥渡槽7座。

2、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整体式24、5m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地震烈度:VI度3、项目环境(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位于泸州地区地形起伏稍大,河谷地呈“U”型谷,微地貌属于山间河谷侵蚀堆积区。

(2)地层岩性全线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的粉质粘土,基岩为侏罗系沙漠庙组上段(J22S)砂岩、泥岩。

覆盖层较薄,局部斜坡或陡坡处基岩出露。

基岩产状为200∠12,地层较平缓,未发现地层褶曲。

钻孔揭露资料也未见破碎带,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

处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影响相对较弱地带,未发现影响场区稳定性的地质构造。

钻孔揭露深度内,上部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粉质黏土及素填土。

下部基岩为侏罗系沙漠庙组上段(J22S)砂岩、泥岩。

主要岩土层性质如下:②1粉质黏土,红褐色,可塑,表层含植物根系。

④1b强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理构造,层理面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岩芯以短柱状为主;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350kPa,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140kPa。

④2b强风化泥质砂岩,红褐色,粉砂结构,层理构造,有少量垂直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350kPa,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140kPa。

④2b中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理构造,层理面较平缓,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芯呈柱状。

建议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600kPa,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180kPa。

4、工程特点:1、工期紧,任务重。

2、涵洞所处位置大部分在谷底沟渠,不便于施工。

3、基础底软基处理量大。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型号本合同段涵洞类型有¢1、5m管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2m*2m、1-4m*3m、1-4m*4m几种。

二、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1基础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检查合格后,铺筑碎石垫层,小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5%以上。

基础混凝土在管节安装前后分两次浇筑,重点控制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及时进行养护。

1、2涵身施工涵管由定点厂家预制,检验合格后运至工地后,准确计算管涵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端墙的准确位置,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安装,每节涵管紧密相贴于已铺好的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

管节装卸、运输、安装过程中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涵管装卸、安装机具及存放场地必须得到经监理工程师的许可,安装时严格按规范规定操作。

1、3接缝按设计要求安设接口橡胶圈并用M10砂浆填塞接缝抹角,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cm,接口处要平整。

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

1、4台背、涵顶填土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进行回填土,回填土要符合质量要求,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填筑、夯(压)实。

用机械填土时,除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1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且在使用震动压路机碾压时,禁止开动震动源。

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要合格,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回填土的分层厚度为0、1~0、2m。

压实度全部要达到95%。

2、钢筋混凝土箱涵2、1基础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前注意做好防排水设施,开挖按变形缝设置跳槽开挖,必要时做好临时支护工作。

基底须整平夯实,并做基底承载力检测,若达不到150Kpa,则需换填碎石或砂砾。

基底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后,按设计要求立模施作混凝土垫层。

2、2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并画出钢筋布置大样及立模边线,然后绑扎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侧墙钢筋时在外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支架以防钢筋笼变形。

钢筋主筋保护层为3㎝(墙身钢筋靠内模侧绑双峰式垫块),底板下层筋保护层为4㎝,钢筋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2d,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不大于25%。

2、3内支撑及内模施工内支撑采用φ50钢管搭设,纵横向布距不大于1m,竖向布距不大于1、2 m,顶部用可调托撑顶纵梁,纵梁上布置横梁,横梁上为顶模。

内支撑的横向钢管应与内侧模在横竖带节点处用钢管卡子连接(内外模的横竖带均采用双根钢管),起到横向内支撑作用。

内模采用1、5㎡的大平面模板制作,表面要求光洁无错台,模板接缝加贴密封胶条。

2、4绑扎顶板钢筋、立外模顶板钢筋底垫双峰式垫块,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

外模采用普通钢模板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φ16拉杆内外对拉,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

2、5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灌注入仓采用吊车配合下料漏斗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

2、6变形缝处理箱涵涵身每隔10~18米设变形缝一圈(包括基础),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以及地基填挖交界处,均设置变形缝,缝宽2~3㎝。

变形缝橡胶止水带采用QZ52000)要求的构架形式支撑。

(3)门架用于盖板模板支撑时,门架间距与门架跨距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门架可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水平加固杆;盖板模板支撑较高时,门架可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

3、8 拆除模板的一般安全要求(1)拆模作业时,必须设警戒区,严禁下方有人进入。

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平稳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失稳坠落。

(2)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必要时应戴安全带。

(3)拆下的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应及时清理。

脚手架边缘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4)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5)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撬,以致使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

用起重机吊运拆除的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牢,才可吊运。

(6)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

4、混凝土浇注4、1 做好灌注前准备工作,配电箱、吊车、捣鼓棒等,有漏电保护,作业人员要带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工作平台要稳定牢固。

4、2吊装混凝土要有专人指挥,指挥要明确、规范、果断。

4、3 混凝土每层厚度不要超过30cm,上面层要在下面层初凝前浇筑,捣鼓要快进慢出,均匀分布,间距不大于50cm,到没有气泡出现,表面泛金属光泽为宜。

4、4 要有备用电源,尽量不在高温、雨中、夜晚浇筑,合理安排时间,做好防雨、夜间作业准备,备好备用捣鼓棒、灯具、篷布。

4、5 在超过2米高的支架上施工,要按高空作业要求,做好高空安全防护工作,佩戴安全绳,作业面用5cm厚松木板或竹跳板铺垫,便于作业人员活动。

4、6 灌注混凝土前要进行模板检查,检查尺寸、位置、稳定性,灌注时要有人及时堵漏、观察,防止爆模、漏浆。

5、钢筋5、1 使用切断机、弯曲机等钢筋机械必须执行安全规程。

5、2钢筋焊接要由执证人员进行作业,经抽检合格后方可验收钢筋分项工程。

5、3 保护层垫块要能保证钢筋的平稳、有足够的强度,绑扎要牢固、扎丝尾部要向内,为保证钢筋的稳定,要进行部分点焊。

5、4 要按设计及规范设置预埋长度及搭接长度,同一截面位置搭接数量不能超过25%。

6 防火、安全警示等措施6、1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周围设防护栏,人员走动要小心,严禁患有恐高症、心脏病,近视眼的人进行高空作业。

6、2加强现场治安防护工作,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汛、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的要求。

6、3 在基坑周围要设置安全警示牌、警示带等标志,防止机械靠近导致危险,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4现场设置的照明灯具、护栏、围栏、警告标志要经常维护,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并在有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警示标牌。

第六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1、灌注时间尽量不要安排在夜间作业,减少对群众休息的影响。

2、挖除的多余土石方要妥善处理,不能乱丢乱放,更不能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过,不能占用未征用土地。

3、混凝土施工要做到工完料尽,防止混凝土污染。

4、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不得乱堆乱放,做到堆放整齐、有序、稳固。

5、达到回填条件,要及时回填,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6、施工完毕,要设置安全警示、围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涵洞,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7、及时清理作业区及周边各类垃圾,不得周边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