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资料: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行哪一种所有制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落后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然阻碍生产力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改革以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情况
资料: 1978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状况
注:①②在 GDP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报刊资料整理所得
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形成的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2)建国初期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3)苏联模式的影响
(4)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理论的教条式理解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目前,个体私营工业已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40%左右,占全国商品销售总额和零售总额的60%以上。
加上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一半。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500万―600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
当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已占城镇就业和整个非农就业人数的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