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理州中等农机化成人技术学校(农广校)曹德贵摘要:主要介绍自压滴灌特点、自压滴灌模式、自压滴灌系统组成、自压滴灌与一般滴灌的比较以及自压滴灌在宾川的应用。
关键词:自压滴灌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2005年,大理州农机部门根据省州农业部门的安排,针对宾川山地经济作物特点,采用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对柑橘等经济作物进行了灌溉实验研究,在石板箐村建设了13.3公顷的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试验示范项目实施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节水、节肥、降低综合成本和增产增效的良好作用,在得到当地果农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响应的同时,也得到大理州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州政府计划在2007-2010年在宾川投资1000万元实施5万亩山地经济作物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的应用和推广。
1、自压滴灌技术1.1自压滴灌定义和特点: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是利用水源自然落差实现滴灌的一种系统技术,具有水源供给适应性强(通过水窖、水池等供水)、不用电能,安装方便的特点,从而达到节能、节水、节肥、提高品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生态环保的效果。
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的特点是,不需要额外动力,充分利用水源自然的重力落差,通过水压恒定器实现自动衡压调节灌溉,山地不同高度的每棵作物都能获得均匀的供水量,该技术对水源没有特殊要求,通过水窖、水塘、沟渠、山泉等均可供水,从而达到节水、节肥、提高品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效果。
同时能够维持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最佳比例,较之于传统地面灌溉和喷灌能降低空气湿度、保持地温,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环保,高效节能,节省劳力,同时由于成本及运行费用低廉,安装、操作和维修方便,特别适合家庭和小面积种植户安装使用,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高效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用水利技术。
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的应用可节省原用水量50%-70%,节肥20%- 40%;增产20-30%;提高品质10-20%;降低综合管理成本10%;减少病虫害15-20% ;综合增加经济效益30%。
1.2自压滴灌模式通过试验与示范,我们总结并推广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2.1环绕形自压滴灌:通过安装环绕在作物根部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溉方法。
即先把PE管沿等高线作物种植方向安装于作物根部,然后在PE管上接入旁通,再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在旁通上接入装有内置式压力补偿迷宫式滴头的圆柱型整体式滴灌管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可使作物根系周围均匀滴水,根系发展均衡。
1.2.2线形自压滴灌:沿等高线作物种植方向,通过安装在作物根部的线形特制灌水器(自压滴灌管),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溉方法。
即把装有内置式压力补偿迷宫式滴头的圆柱型整体式滴灌管沿等高线作物种植方向安装的方式,具有安装简单的优点。
1.2.3滴头形自压滴灌:沿等高线作物种植方向,通过安装在作物根部的线形特制灌水器(压力补偿滴头),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溉方法。
即先把PE管沿等高线作物种植方向安装于作物根部,再根据作物的株距,在PE管上打孔安装具有压力补偿自清洗钮扣式滴头的方式,该方式可根据作物株距不同,按需打孔布置滴头,实现准确定位滴水灌溉。
1.3自压滴灌系统组成1.3.1 管道系统布置山坡地灌溉工程中,输水渠(管)道均沿等高线布置,布置管道应做到各级互相垂直,具体布置是,从水池引水垂直等高线,即顺坡向下引干管,从干管上平行等高线,再垂直分干管引支管,支管上布置毛管,每条毛管控制一行果树,可在每一棵引出一条短引管绕树一周,其上可根据需要安装多个滴头或使用压力补偿滴灌管。
1.3.2自压滴灌系统:供压装置:根据当地地势条件建立蓄水池或水塔,利用位差供水实现自压滴灌。
自压滴灌所建水窖(池)应建于果园的最高部,如果是平地,应将水池底部建高1-2米,以便形成自然压差。
如水窖(池)随时可充足水源的情况下,水窖(池)的蓄水容积应按每亩7个立方的30%计算,只有间歇性水源的情况下,水窖(池)的蓄水容积原则上应按每亩建7个立方的100%计算。
水池上方用水泥板或石棉瓦等材料覆盖,避免进入灰尘和滋生各种藻类。
水窖(池)底部10公分处预埋外螺纹接口PVC管道出水口,出水口对面紧靠底部装一个排污阀,用于定期排出水窖(池)底部沉淀的杂质。
在水窖(池)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今后的施肥系统,应将施肥池一并建设。
系统首部田间工程:压力补偿自压滴灌节水灌溉系统首部主要采用包括采用控制阀、过滤器,施肥器和水表可根据需要安装,支管与毛管垂直,毛管沿作物种植方向布置,毛管间距应满足果树的灌溉要求。
较大面积的微灌系统,一般都推荐采用分区轮灌。
采用手动控制时,每一轮灌区均应安装球阀、闸阀等阀门。
若采用自动控制,每一轮灌区均应安装一个或几个电磁阀,电磁阀由灌溉控制器控制。
事先根据灌溉制度在控制器上编程,并能根据实际灌溉要求随时修改,满足不同作物种类和不同长生期的需水要求。
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主要由砂石式过滤器、离心分离式和网式或叠片式过滤器组成。
作业中,如发现滤网、密封圈损坏,必须及时修补或更换,否则将会使整个系统严重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据调查,约50%滴灌工程报废就是过滤器故障所致。
配套输水管路:主要由干管、分支管和各种连接管件,以及流量计、压力调节装置、进排气阀等组成。
为减缓老化,所有管道都尽可能有埋于地下。
干支管线均要铺设在土层下,末端设排水口。
每个灌溉周期都要冲法1-2次。
施肥装置:目前多采用压差施式肥技术。
每次施肥前后,应用清水滴一定时间,以免肥液残留在滴灌管内。
为节省投资,施肥罐可在几个小地片轮流使用。
滴灌施肥应控作物种类和生育期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2、自压滴灌与一般滴灌的比较一般滴灌可以节水,提高果实品质、产量,提高肥效,节约劳动力,减少病虫害等,但自压滴灌与一般滴灌更具有优越性。
2.1 自压滴灌成本低。
一般滴灌系统投资、维修、运行费用太高;特别是当灌溉面积较小时,这时尽管常规的加压滴灌系统可以对小面积的耕地进行设计并运行,但由于供水设备及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费用并不随着灌溉面积的减少而成比例地下降,造成系统单位面积的投资比灌溉面积较大时更高,使人望而怯步。
2.2 自压滴灌系统简单。
一般滴灌系统过于复杂、专业化,对于大多数农民一家一户经营,根本无法使用,而自压滴灌通过简单介绍,农户即可以自己安装使用。
2.3自压滴灌运行成本低。
自压滴灌除固定投资外,基本无运行费用。
3、自压滴灌在宾川的应用3.1宾川灌溉现状当前,山地果园灌溉基本上是采用漫灌法,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也使土壤板结,水土大量流失。
在每年冬春干旱季节,季节性缺水仍然是困扰广大山地果园种植户的大问题,如何改变季节性缺水的局面?如何通过科学的精确灌溉方式来增加果树产量,提高水果的品质,降低投入,节水、节肥,提高果园综合效益,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和各级农业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
宾川县的山地水果产业主要靠小水窖蓄水灌溉,大部分果园严重缺水,干旱现象严重。
2005年上旬,云南大部地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间隙性干旱天气。
在大理州范围内,连续40多天无明显降雨过程,其中宾川县的降雨量仅为2.8毫米,给宾川农业种植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宾川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宾川县山地果园灌溉基本上是采用漫灌法,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也使土壤板结,水土大量流失。
近年来,宾川县委及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引洱入宾工程大大缓解宾川县农业灌溉用水的紧张局面,山地果园广泛建设的小水窖,在每年冬春干旱季节,为抵御干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远远不能满足果树灌溉的需要,季节性缺水仍然是困饶宾川县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巨大难题,如何改变宾川县旱季缺水的局面,是各级干部和广大果农共同关心的问题。
3.2推广自压滴灌情况2005年,我们通过对宾川果园灌溉方式进行调查后发现,水量充足时对果园进行漫灌往往造成土壤板结,季节性干旱时,决大部分宾川果园都通过建小水窖进行蓄水,由于小水窖蓄水量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果园灌溉的需要。
当然,通过采用滴灌的方式是可以解决灌溉的问题,但是广大的果园种植户都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少则3-8亩,多则100余亩,如果采用有压滴灌,用电和统一管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解决。
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结合宾川山地果园的特点,我们引进并消化吸收了以色列的重力滴灌技术,结合云南省山地多,每家农户自有果园或其他经济作物3-5亩,大都在地边建有一个小水窖的特点,通过一年的研究和试验,推出一种适合云南山地经济作物新型的“山地经济作物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技术”并编撰了《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规程》,这套系统将世界最先进的灌溉技术与最原始的灌溉条件相结合,使用户在不改变现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不用任何电能,无须增加任何设施,只要利用果园原有的小水窖,安装上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的滴灌,原来远远不能满足漫灌要求的小水窖的蓄水,采用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后,小水窖的蓄水还有剩余,完全可以满足旱季长期缺水时所用灌溉用水,特别适合宾川有小水窖的山地果园进行推广。
为使宾川的广大的果农认识和了解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我们在宾川县金牛镇石板箐村建成柑橘节水滴灌实验示范基地13.3公顷,在近1年的使用过程中,山地经济果林节水增效灌溉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柑橘生长优势明显,平均比未实施自压滴灌的增高30-50厘米,呈现出良好的节水效果和果树生长优势。
根据初步统计,采用压力补偿自压滴灌后,可以节水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用漫灌法浇一亩的水用滴灌法可以浇十亩以上,同时每亩节约漫灌雇佣小工的费用约300元/年,如果按平均增产20-30%计算(一般增产在35-40%),每亩每年预计可增加柑橘果农收入2700多元。
现在已经有多果农自愿报名要求安装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面积达到5000多亩。
3.3宾川推广自压滴灌的优势条件我们认为,目前宾川推广山地果树压力补偿自压滴灌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宾川县推广运用重力滴灌技术发展山地果园,让“水果上山”,既保持水果种植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又有效缓解水果种植与粮食、蔬菜、烤烟种植相互争地的矛盾。
其次,宾川县属中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适宜多种亚热带水果生长,是水果商品生产的较适宜区。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优势,高度重视水果产业的培植,在国家和省州的积极关心与支持下,以柑桔、葡萄、石榴、枣子为主的宾川水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水果生产已经成为宾川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骨干产业。